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將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經濟體將央行數字貨幣主要定位于維護和加固現行貨幣金融體系,是對傳統物理現金的補充,以實現和維持金融普惠目的。從應用基礎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主要取決于:電子支付的普及程度;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度;數字基礎設施的覆蓋面;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近年來,關于數字貨幣的研究和實踐成為經濟金融領域越來越重要的一個熱點問題。一方面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區塊鏈社區私人數字貨幣交易和以天秤幣(LIBRA)、USDC\USDT為代表的以協會組織名義發起的穩定幣所興起的軒然大波,另一方面是以中國、瑞典等國家中央銀行為代表的國家隊發起建設央行數字貨幣體系的熱浪。比特幣從誕生至今已12年時間,盡管尚未進入日常流通領域,成為名副其實的“一般等價物”,但其價格不斷創造奇跡。央行數字貨幣從其概念的出現到實際產生也只有6年左右的時間,目前世界上已經有十數個經濟體尤其是一些大型經濟體高度關注,中國無疑走在前列。本文僅就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動因、數字貨幣的使用環境做簡要分析,試圖在未來加以驗證這種判斷的可信性。
電子支付方式對央行現金支付的擠出效應。
隨著互聯網的普及、電子商務的蓬勃發展,尤其是智能手機的迅速推廣應用,非銀行類支付服務機構乘勢而上,在“中央銀行—商業銀行—社會公眾”支付鏈中插入了第三方支付服務。第三方支付機構由于分享了傳統上只有銀行才具有的資金賬戶開立、維護等特權,使得電子錢包、預付卡、預存賬戶大量涌現,從而促進了貨幣的電子化發展。到這個階段,貨幣的“三位一體”功能發生了大的分離(見表1)。支付手段表現為:中央銀行現金、存款準備金;銀行存款(賬戶);支付賬戶、零錢包;民間數字貨幣;穩定幣之數字券款。記賬單位主要分為法幣、私人加密貨幣。價值儲存功能則相應分為國家信用、銀行信用、企業信用、智能合約(非信用)、法幣準備金。從結算最終性考察,只有央行貨幣和比特幣是終結性的,即貨幣的發行人無義務將持有人持有的此類貨幣兌換成其他資產或錨定物。
Aave 社區發起“推進 V2 在以太坊上遷移至 V3” 的溫度檢查治理討論:4月5日消息,Aave 社區發起關于“推進 V2 在以太坊上遷移至 V3” 的溫度檢查治理討論。討論中提到,遷移的主要目標包括:定義 V3 的資產清單,以及相關的風險參數;在 V3 上進行必要的列表和風險設置以允許流動性遷移;衡量影響并提出新步驟。下一步,基于對此提案的社區討論,社區將按以下方式進行實施:建議以隔離模式在 V3 上線新資產;在 V3 上線穩定幣的提案;建議更新 V3 上當前上線資產的風險參數;更新 V2 的準備金率和利率曲線的提案。[2023/4/5 13:46:05]
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IS)提供的統計數據,2018年中國的非現金零售支付(包括銀行卡和電子現金、支付賬戶等)額與GDP之比達到了840%,比其他所有經濟體同項指標的總和還要高許多。其中,中國的電子貨幣(非現金零售支付中去除銀行卡支付)支付額與GDP之比達231%,其他經濟體的同類指標只有1%左右(見圖1),電子支付的推廣顯然不足。
美國、日本的電子支付所占比重不高,對傳統貨幣流通體系的沖擊有限。在歐洲地區,英國的非現金支付體系比較發達,但金融市場交易支付占主要部分,電子化的零售支付在英國占比也不高。歐元區從2008年推出單一歐元支付區(SEPA)計劃以來,進展不是很順暢,其零售支付領域推行統一支付標準、實現直通式處理面臨的問題復雜,協同難度大。因此,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歐元區的重點還是SEPA計劃的完全落地。德國中央銀行行長Jens Weidmann在2020年9月11日的表態證明這一判斷:“展望未來的支付,消費者的偏好和需求應該是最重要的。公眾需要快速、方便、安全和廉價的支付方式,包括在境外進行支付。然而,這并不一定需要CBDC(中央銀行數字貨幣)??如果我們能夠在私有區塊鏈和現有的支付基礎設施之間架起一座橋梁,那么,基于分布式賬本技術的貿易就可以通過中央銀行資金進行結算??”
ApeCoin DAO社區關于新增投票“棄權”選項的提案已獲通過:2月2日消息,ApeCoin DAO社區關于新增投票“棄權”選項的AIP 200提案以71.76%的支持率獲得投票通過。根據該提案內容,除“贊成”和“反對”之外,添加的“棄權”選項可以讓社區成員積極參與投票而不必偏袒任何一方,從而使更多APE持有者參與DAO治理。一旦通過,ApeCoin DAO將會盡快添加棄權按鈕。[2023/2/2 11:42:47]
從流通中現金的相對分量考察中國、美國、歐盟、日本四大經濟體狀況 (見圖2?圖5)。在最近7?8年,中國的M0無論是與GDP的比值,還是與狹義貨幣M1的比值,都呈現穩步下降的趨勢,降幅較為明顯。其他三大經濟體的情況比較復雜:美國M0與GDP之比在上升,M0/M1很高且較為平穩,現金的增長率也比較高。歐元區M0/GDP呈上升趨勢,而M0/M1卻呈下降趨勢,顯示其經濟衰退和量化寬松貨幣政策的影響。日本M0先降后升,與GDP之比呈上升趨勢,這與其經濟負增長有關,但現金與M1的比值穩步下降,也與其量化寬松的貨幣政策相一致。中、歐、日的M0/M1接近,為14%?15%,美國則達到45%。從2012?2018年英國的數據看,同期M0/M1的數值為4.5%?4.2%,M0/GDP為3.4%?3.5%,一直平穩,非現金支付體系發達。
可以判斷:中國、歐元區、英國非現金支付工具推廣力度大,替代現金效應明顯;美國和日本的現金使用量仍然較大,非現金支付工具的替代作用不明顯或者說進展緩慢。
印度央行副行長:有關加密貨幣的可用數據大都具有誤導性:金色財經報道,印度央行印度儲備銀行 (RBI) 副行長 T Rabi Sankar 表示,有關加密貨幣的可用數據大都具有誤導性,并呼吁必須在清楚了解數字貨幣是什么以及它們應該做什么的基礎上制定所有相關規則。 在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主辦的會議上,T Rabi Sankar 解釋說:“加密數據不可用,可用的數據大都具有誤導性,在缺乏足夠信息的情況下制定法規很可能導致我們最終開出錯誤的處方,因此有必要收集充分、可靠和一致的信息。” T Rabi Sankar 還建議制定一項以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加密資產報告框架為藍本的倡議,以使成員國能夠實時交換信息。(livemint)[2022/12/12 21:37:53]
在除中國以外的金磚四國中,印度的M0/M1基本在65%?67%,M0/GDP在11%?12%。俄羅斯的兩個指標分別是M0/M1為47.7%,M0/GDP為9.9%。巴西的M0/M1從2012年的56.2%上升到2018的64.6%,M0/GDP則一直維持在3.8%?3.9%的水平,反映出巴西經濟衰退導致生活水平降低,銀行存款減少;南非分別是9.4%,3.4%,很穩定。四個國家非現金零售支付中,銀行卡占絕對主體,電子貨幣支付所占比重幾乎可以忽略。這種狀態預示著在近期,四國央行對數字貨幣給予高度重視的可能性也不大。
有中央銀行官員認為,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是既能滿足數字經濟發展的需要,又能加強對貨幣發行和流通管控目的的一種相機抉擇,有利于保留現鈔的優點,維持央行貨幣作為交易媒介的主體地位。因為交易媒介對貨幣流通的監測和掌控至關重要。
比特幣等私人加密貨幣以及穩定幣興起帶來的沖擊效應。
高盛停止運營2007年來最大私募股權基金 規模高達97億美元:9月27日消息,高盛周二表示,已停止運營一支價值97億美元的私募股權基金,這是自2007年以來最大的一筆私募股權基金,該基金的投資標的是價值在7.5億至20億美元之間的企業。該基金隸屬于高盛的資產管理部門,名為“West Street Capital Partners VIII”,平均投資3億美元以持有具控制權股份的金融和商業服務領域的公司。高盛資產管理公司(GASM)全球聯席主管Julian Salisbury在聲明中指出,“這支基金不斷擴大我們的業務,讓我們為廣大投資人提供彈性選擇。”GSAM管理著2.5萬億美元的資產,其中私募股權(PE)占1760億美元。[2022/9/27 5:55:07]
在比特幣的發行掀起數字貨幣熱潮之后,世界上陸續興起各種所謂虛擬數字貨幣的造幣行為,種類有5500多種,總的交易量數千億美元。但其中以比特幣交易為主,占95%以上。以太坊區塊鏈以其可開源而著稱,基于以太坊的以太幣(ETH)在原生數字貨幣中僅次于比特幣。比特幣交易體系中沒有國界限制、交易成本極低,私密性極強。傳統金融體系中的誤操作、不規范行為,在比特幣世界極少發生(分布式、全網記賬)。盡管各主權國家和經濟體對比特幣普遍采取了打壓措施,但每遇到金融風險和金融市場大幅波動,比特幣就如同黃金,成為避險資產。2020年肆虐全球的新冠肺炎疫情使比特幣逆流而上,交易價格創出新的奇跡。
穩定幣(如LIBRA、USDT、USDC)是基于大型科技平臺的、錨定法幣或比特幣的派生加密數字貨幣。2019年6月18日,臉書發布Libra白皮書,提出Libra是基于一籃子貨幣的合成貨幣單位,是與這一籃子貨幣的加權平均匯率掛鉤的超主權貨幣,將在全球范圍內使用,為數十億人賦能。該項目在遭遇監管“打壓”之后,很快于2019年9月,臉書公布Libra貨幣籃子的構成是:美元(USD)50%、歐元(EUR)18%、日元(JPY)14%、英鎊(GBP)11%和新加坡元(SGD)7%。然而以法國為首的歐盟五國聯手抵制Libra進入歐洲市場。于是在2020年4月,Libra協會發布白皮書Libra2.0,將Libra更名為Diem,在Libra支付系統設計方面做了4項重大的改革,積極向監管機構靠攏,旨在通過強調項目的獨立性來重新獲得監管部門的批準。一是增加單一貨幣穩定幣,仍保留一籃子貨幣穩定幣Libra Coin,僅作為補充;二是通過穩定合規框架提高Libra支付系統的安全性,包括反洗錢(AML)、反恐怖融資(CFT)、制裁措施合規和防范非法活動等;三是放棄未來向無許可系統過渡的計劃,但保留其主要經濟特征,并通過市場驅動的、分布式開放的競爭性網絡來實現;四是在Libra法幣儲備池的設計中引入強有力的保護措施。
Shibarium公測版將于2022年第三季度推出:6月24日消息,Shiba Inu(SHIB)的第二層擴展解決方案Shibarium測試網預計將在 2022 年第三季度進行。據作者介紹,Shibarium Public Beta TestNet 將允許用戶和開發人員最終測試和評估項目,包括驗證過程。(U.today)[2022/6/24 1:29:57]
此外,USDC實現每秒1000次交易,費用僅為0.05美分。USDC是基于由Centre Consortium 開發的開放標準和治理架構以實現完全抵押美元的穩定幣。
在比特幣誕生以來的同一時期,全球金融危機的影響遠未散去。美國、歐盟、日本等發達經濟體以及部分新興經濟體普遍推行的量化寬松貨幣政策還在繼續,負利率政策并未帶來明顯的價格回升,經濟結構、產業結構、收入分配結構的嚴重失衡和負反饋,使得增加的流動性未能構成對實體經濟的有效需求,而是進入無效投資和股票期貨市場,后者的盈利來自更多的資金流入。這似乎證明,中央銀行通過調控貨幣供求影響就業、通貨膨脹、經濟增長的傳統手段,效率越來越低。而央行貨幣作為支付手段、價值尺度(記賬單位)、價值儲存手段三位一體功能的背離和漸行漸遠,助長了經濟金融體系中貨幣運行的失序和低效率。
全球貨幣金融體系的動蕩促使一些學者、官員思考尋找國際貿易和國際金融中穩定的貨幣錨,如e-SDR。2019年底爆發的新冠肺炎疫情的巨大影響也驅動不少經濟體考慮發行數字貨幣,用于發放救助性資金。
增強(至少維持)主權貨幣國際競爭力的考慮。
在我國,有的學者、官員認為,發行央行數字貨幣有利于推動人民幣的國際化進程,更多體現為應對國際上的關切。但推動央行數字貨幣的國際化,有諸多需要權衡的因素:一是在國際上已經使用某種法幣的場合才有可能接受該種貨幣的數字形式,這與法幣在國際貿易、結算、儲備中的份額相關。如果對外開放程度不足,特別是存在外匯管制、資本項目未實現可兌換等,則會影響境外市場主體對主權貨幣的信心和信任。二是電子支付的習慣。電子支付作為非現金支付的高級形式,一般通過互聯網絡、移動終端、加密通信完成,是數字貨幣發行和傳播的基礎。試圖越過這一階段推行數字貨幣是不現實的。三是相關基礎設施的支持。央行數字貨幣在境外流通必須得到注冊,申請數字錢包,且數字貨幣與境外貨幣實現可兌換或交易,這要求具備相關交易網絡和平臺,或基于互聯網的傳播渠道以及相關運營機構已經有一定延伸。?
綜合以上三點,本文可以得出的基本判斷是: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將經歷一個漫長的過程;各經濟體將央行數字貨幣主要定位于維護和加固現行貨幣金融體系,是對傳統物理現金的補充,以實現和維持金融普惠目的。從應用基礎看,央行數字貨幣的推廣主要取決于:電子支付的普及程度;數字經濟的發展程度;數字基礎設施的覆蓋面;監管體系的建立和完善。
央行數字貨幣是作用等同于央行發行的物理現金(紙鈔和硬幣)的、可驗證憑證的數字現金,具有匿名性和普適性。筆者認為,數字貨幣應著眼于為數字經濟服務,為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等新興生產要素的服務提供及時、精確、安全的支付結算服務。通過這種結合來推動數字產品和數字貨幣規模應用。
什么是數字經濟?如果給數字經濟下定義,可表述為:數字經濟是以數據作為關鍵生產要素之一,以及以生產、儲存、交易、消費數字化產品為目的的經濟活動。數字經濟構成要素包括大數據、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云計算、邊緣計算、人工(機器)智能、物聯網等。相關產品包括直接的大數據服務、云服務,5G通信、量子計算和量子通信、衛星星鏈網服務,無人駕駛等機器智能服務、生物識別、基因測序技術服務等,其主要特點是,生產、交易、消費涉及的人工干預盡可能少,智能之間的交換越來越多!
數字經濟時代,要解決的基礎性問題很多,主要有以下三點。
首先是數字生產要素和數字產品的確權問題,即所有權、使用權、處置權等產權要明晰。大數據可以分為公共數據、商業數據和私人數據,按照是否隱秘又可分為隱私數據和可公開(脫敏)數據。公共數據是為公眾服務的公開數據。商業數據是企業或個人因生產和商務活動而產生的經營類數據,私人數據主要是與個人私生活有關的數據。商務數據和個人行為數據具有私有產權,未經所有者允許或者法律授權,他人不得擅自使用、處置。
其次是在產權明晰的基礎上建立交易機制。大數據無論作為生產要素,還是作為數字化產品,都應遵循市場經濟法則,做到產權明晰、交易合法、由供需決定價格。數據交易有多種途徑和方式,如傳統的分散交易、基于數字資產交易所的集中式交易、基于區塊鏈的非中心化點對點交易等。目前市場上流行的數字產品交易主要采取躉交和模糊交易方法,不僅原生數據和加工數據混合,數據權屬不清晰,而且對數據價值的衡量缺乏科學依據,不易形成競爭性市場。這都有待立法和監管部門關于隱私保護和數據監管規制的制定和發布實施,數據產權的明晰有利于數據交易的邊界劃分和定價。
最后是數據交易要有相稱的支付方式。與非數字化產品相比,數字化產品具有幾個特點:不易分割;權屬關系比較復雜;大量需要加解密技術;在數字產品的需求端和供給端,常常有人工智能和機器智能服務,無須人工干預;在以區塊鏈為平臺的分布式場景中,點對點交易無須第三方鑒證,因而無須第三方提供的支付渠道。把數字貨幣植入區塊鏈或數字產品交易平臺,是促進數字經濟規模發展的必由之路。例如,在物聯網、邊緣計算、智能駕駛等領域,數字產品的交易、消費通過預設的程序即智能合約給出支付對價,并實時進行點對點支付,不僅免去了支付中介參與的成本、隱私和安全關切,且有利于建立有效激勵約束機制。德國中央銀行行長Jens Weidmann在2020年9月11日德國央行舉辦的“數字世界中的銀行和支付”研討會上指出:“在市場經濟中,向公眾提供創新型的支付解決方案并與客戶互動應該是私營部門的首要任務??除此之外,數字化將使越來越多的流程自動化。因此,采用可編程的支付媒介對于智能合約或機器對機器支付來說是切實可行的??”
總之,點對點、非對稱加密(安全性、匿名性和隱私保護)、智能支付是構建未來數字貨幣成長空間的關鍵要素。? ? ? ?
作者為華融融通(北京)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長
來源 |?《當代金融家》雜志2021年第2期
原題 |?《央行數字貨幣的發展態勢及適用環境》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2020年的3月更是可以被加密載入史冊的一年,全球資產跳水,加密市場上演“312大跌”。但時隔一年,比特幣已經以14倍漲幅強勢吸引了主流目光.
1900/1/1 0:00:00目前,數字人民幣試點工作正在穩步開展,經過幾輪測試和兩會熱點之后,數字人民幣仍然保持著良好的持續推進趨勢.
1900/1/1 0:00:00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指出,除非你預測比特幣價格會繼續上漲,否則沒有充分的理由擁有比特幣。同時,也表示自己對DeFi(去中心化金融)很感興趣.
1900/1/1 0:00:00Layer 2 擴容技術可以幫助以太坊實現性能的躍進,長期來看至少兩個數量級的吞吐量提升沒有問題.
1900/1/1 0:00:00DeFi數據 1.DeFi總市值:907.33億美元 市值前十幣種排名數據來源DeFiboxDeFi總市值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23.
1900/1/1 0:00:00在2019年4月時,我寫過一篇文章分析通證經濟模型的十個基本要素(“通證經濟模型的十個基本要素”)。經過一年的發展,市場中的通證應用又出現了新的形式.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