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碳鏈價值編輯部
出品:碳鏈價值
本輪數字基建究竟會給我們帶來些什么?區塊鏈又將在其中扮演什么樣的角色,并如何發展?碳鏈價值有幸邀請到了國盛證券區塊鏈研究院院長宋嘉吉、螞蟻區塊鏈高級架構師吳方、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區塊鏈高級研究員和濤,就這些問題作出分享和討論。
Q1:前一輪基建的重點,是高鐵、高速公路、房地產。基礎設施的搭建促進了物流業、網購等新興行業的發展,并直接塑造了我們現在的生活。和前一輪基建相比,這一輪有什么不同?數字基建指向的未來圖景是什么,可能促進社會往什么方向發展?
宋嘉吉:整體來看,今年海外經濟比較動蕩。在國內要提升內需的情況下,國家提出了新基建的概念,著重強調了通過新基建的建設來拉動新老經濟的轉型。
在過去幾年,我們的基建是以房地產為主線,房地產是周期之王,拉動整個上下游,包括建筑建材、家電,鋼材大宗品等產業鏈的發展。另外一個是過去幾年以公路、鐵路、基礎設施建設為方向的投資,像鐵路每年8000到1萬億的投資,量也比較大。
隨著房地產經濟逐步到頭,公路交通建設逐步完善,這一輪以5G為核心的網絡互聯網層面的建設逐步拉開序幕。跟3G4G相比,5G著重強調了三點:高速率、低延時和萬物互聯。這三點分別對應了我們目前的高清視頻、AR和VR大容量的應用,以及像車聯網、工業互聯網等對延時要求比較高的應用。
未來我們生活將越來越線上化。過去幾年我們看到了像娛樂、購物、差旅等開始線上化,下一步我們的生產生活也會轉向線上,在轉向線上的過程當中,就需要建立節點與節點之間的信任,節點可能不僅包括人,還包括物。這就需要區塊鏈用它不可篡改的特性來連接節點,搭建信任。
如果從來長遠展望,我們會在虛擬的數字世界里,我們的經濟生活、相關效率也會進一步提高,我們的生活也會更加便利。
吳方:我認為新基建將加速中國經濟社會的數字化進程,新基建的應用需要新的信任機制作為紐帶,而區塊鏈是數字經濟的一個信用新基建,將推動信息互聯網升級到價值互聯網,迎來全新而廣闊的數字時代。
我們堅定的認為,區塊鏈是構建未來數字基建的信任基石,將加速數字基建的進程。同時,區塊鏈真正的價值一定要體現在產業端,無論是提高效率、增進信任、還是降低溝通成本等等。
其實在過去幾年里,我們一直是兩手抓。一方面,我們不斷打磨技術,擁有全球最多的的專利技術儲備;另一方面也和各行業伙伴一起摸索場景落地、跑通模式,讓區塊鏈真正服務于實體經濟。
Voyager律師向FTX、Alameda現任及前任高管發出傳票,要求提交貸款協議文件及通信細節:2月8日消息,代表Voyager Digital公司高管的律師事務所于2月6日提交了新的法庭文件,該公司將向SBF和其他Alameda和FTX高管發布傳票,要求他們提供有關Alameda Ventures和Voyager之間“Alameda貸款協議”的文件和通訊。此外,Voyager Digital還傳喚了Alameda Research前首席執行官Caroline Ellison、FTX聯合創始人Gary Wang以及FTX前產品和投資者關系主管Ramnik Arora。
Voyager代理律師還要求提供與美國司法部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正在處理的欺詐案有關的所有文件、Caroline Ellison和Gary Wang的認罪文件以及與FTX新任首席執行官John J. Ray III及其聲明有關的文件,律師還要求獲得這些人之間交換的任何短信、Slack消息、Telegram和Signal消息,以及SBF在2022年7月24日與幣安創始人趙長鵬(CZ)在推特上的交流記錄。
報道稱,隨著律師事務所向SBF和FTX、Alameda高管發出傳票,Voyager Digital 交易受到更嚴格的審查。
金色財經此前報道,Alameda Research正尋求從Voyager Digital追回4.46億美元,這些資金與Voyager在7月申請破產之前向Alameda提供的加密貨幣貸款有關。(CryptoSlate)[2023/2/8 11:53:39]
和濤:從嚴格的角度來講,房地產和基建都大幅拉動我們的經濟,但房地產不能算是基礎設施,基礎設施一般的定義是為社會生產和居民生活提供公共服務的工程設施。從經濟學意義上講,基礎設施是社會的先行資本,給其他領域創業和創造投資機會構成了分銷成本。但是房地產特別是住宅,主要還是用來住。
回顧歷史可以看到,18、19、20世紀發生了三次基礎設施革命,18世紀蒸汽機機械化催生了工業社會,19世紀內燃機電氣化推動了高速公路電網建設的基礎設施,催生了石油和電力的社會。20世紀計算機和通信,推動了信息化和互聯網,催生了我們現在的網絡社會。
從這個角度講,所謂的數字基建,或新基建,其實在過去一二十年中一直在進行,大家都知道我國的互聯網產業是國際領先的,除了我們國家的互聯網公司有很好的創新能力和運營能力外,其中有一個非常大的基石是我們有著國際領先的通信和互聯網基礎設施建設。
The Sandbox將于11月24日至明年一季度啟動三批次土地拍賣:11月23日消息,據官方公告,The Sandbox宣布將啟動三批次土地拍賣,第一批次于北京時間11月24日23:00開始,包含237塊普通土地、68塊優質土地、21個房地產拍賣;第二批次于12月1日開始,包含303塊普通土地、44塊優質土地、15個房地產拍賣;第三批次于2023年第一季度開始,包含155塊普通土地、22塊優質土地、4個房地產拍賣。
此外,還將有19個LAND通過盲盒分配進行拍賣。該拍賣會還將與Snoop Dogg、Tony Hawk和Playboy等品牌合作。[2022/11/23 8:00:32]
經常出國的朋友應該有感觸,無論是信號質量還是信號覆蓋度,國內都是非常不錯的,國外很多地鐵其實是沒有信號的。這里舉一個我們工信部去年發布的數據,截止到2019年,中國建成全球最大規模的信息通信網絡。中國人口占世界人口的大概1/5,但是4G的基站數量是全球的一半以上,所以我們每個人享受的信息基礎設施水平遠高于全球平均水平。
不難看到,如果沒有這么多信息基礎設施作為資源底層的基礎設施為其他上層應用產業,互聯網生態將依附于何處。我們沒有這些數據中心,沒有這些技術、帶寬,計算資源,我們各種各樣的互聯網應用、服務、直播、依附于何處?所以回到主題,我不覺得新基建有多么新,它一直不斷的進行,也是我國一代通訊人奮斗的成績,現在提出新基建,我覺得更多是從戰略上有一個新的定位,要夯實或者在原有的基礎上更加轉向數字中國、數字經濟,開拓數字時代的基石。
Q2:關于5G,我們知道它能讓網速變得更快,這無疑將促進視頻以及游戲領域的發展;關于大數據,我們知道它能幫助我們更精準地分析出我們所渴求的答案,例如此次浙江省就利用大數據分析出了疫情的嚴重性,率先拉響一級響應;關于人工智能,我們知道它可以直接服務于我們的生活,機器人能夠取代在生產線上從事枯燥無味體力工作的勞工,智能機器人可以讓我們的生活更快速便捷。但關于區塊鏈,大家目前還不能有一個直觀的使用體驗,不能知道它如何直接服務于人類的日常生活。關于這一點,各位嘉賓老師能否為我們提供一個直觀的介紹?
宋嘉吉:我認為區塊鏈無論是相比于5G,還是整個通信網絡,都是一個偏早期的技術。之前我也跟大伙講過,5G是一個非常完整的產業鏈,它有投資方、有技術的提供方,有設備供應商,再往上又有芯片。它是從2G、3G、4G一輪一輪過來的,從各個方面來看都相對成熟。
MetaMask推出MetaMask SDK公測版:10月20日消息,MetaMask推出MetaMask SDK公測版,支持移動瀏覽器上的原生移動和桌面應用、游戲和Web應用更容易連接到MetaMask錢包,此外,MetaMask SDK與MetaMask移動版5.8.1兼容,現已上線應用商店。[2022/10/20 16:31:26]
從我們生活來看,盡管區塊鏈技術確實在落地,但它目前確實還不能帶來一個非常直觀的感受。我舉個例子:現在我們在電子發票里面用區塊鏈的技術,但是從我們用戶開具發票的過程來說,這并不能比原來中心化的平臺能帶來更多的體驗。區塊鏈它帶來的技術紅利不一定能夠直接服務于C端,目前更多的是服務于B端。當然在這個過程當中C端也會受益,但是過程從用戶側來看,開具的時候其實沒有感覺,但是當你在整個發票報銷流程中,公司包括主管部門、稅務部門、稽查部門這些節點之間,能夠感受到便利,能夠進一步的提高效率。
長期來看,區塊鏈可能被應用于物聯網。因為物聯網本身就是一套分布式節點的體系,物與物之間非常適合用區塊鏈來做串聯。過去一年我們看到,國內的互聯網模組公司成立了一個基于區塊鏈的聯盟。我們相信未來物聯網會越來越多地嘗試用區塊鏈的技術,數據的采集、交互也會更加容易,打破原來的數據孤島。這雖然是對未來的一個暢想,但是我覺得未來離現實其實也并不遠了。
吳方:區塊鏈給究竟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哪些直觀的改變?螞蟻很適合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們把技術落地在很多民生相關的場景中,它們大多數和老百姓的生活有關。
舉一個最直觀的例子:我們每到一個城市,可能會碰到下載當地App才能使用手機購票的情況。在長三角三省一市,通過區塊鏈的底層技術打通,讓用戶能在長三角各個地市之間異地使用同一個地鐵APP實時結算。也就是說,如果你在上海下載了大都會App,你到杭州和蘇州可以直接刷大都會進站結算,這背后就用到了區塊鏈技術的實時對賬能力。
沒有區塊鏈技術的話,各個地市互相之間承運結算是各自記賬,數據如果不一致,以誰的數據為準?如果是一個中心化的數據庫,誰來做這件事情?而用區塊鏈來做各方實時記賬,同時所有的清算結算都用智能合約去完成,無論是效率、信任,都可以實現打通。這就是大家可以感受到的例子,你可能看不見區塊鏈在那里,但區塊鏈就在為你服務。如果大家有機會去長三角乘坐地鐵的話,可以嘗試一下。
再舉一個例子:今天大家在天貓買跨境商品,可以直接上支付寶搜螞蟻區塊鏈的小程序掃描二維碼,可以看到產品所有的溯源信息,這也是在我們身邊隨手可見的一個區塊鏈場景。
高盛:近期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和向權益證明的轉變:7月25日消息,高盛稱:這種放緩進一步反映了2021年下半年的強勁消費基數效應的影響,近期加密貨幣價格下跌和向權益證明的轉變,都減少了挖礦的用電量。[2022/7/26 2:37:09]
和濤:區塊鏈已經在賦能我們的日常生活了,只是還比較初級。我們身邊有很多例子,無論是深圳的區塊鏈電子發票,還是區塊鏈政務的一網通辦的數據共享案例,這些都是區塊鏈在我們生活中的落地案例。當然這些案例還比較早期,但我們相信萌芽狀態一定會越來越大,成為大家日常生活中雖不為所知但非常底層的技術。
單純從技術上講,區塊鏈是一個多方維護的分布式數據庫。相比起中心化數據庫,區塊鏈的架構可能帶來更多的信用溢價。我們也相信隨著產業的發展,會有越來越多的機構在多方信息系統中采用區塊鏈這種新型的去中心化數據庫架構。區塊鏈也將與我們的生活聯系得越來越緊密。
Q3:在新一輪數字基建中,區塊鏈如何和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等其他技術相互交融?它又究竟扮演著怎樣的角色?
吳方:說到區塊鏈扮演的角色,它其實更像是一個紐帶,提供了一種融合信任的機制。這種機制本身就是基礎設施。具體而言,很多區塊鏈的部署方式是基于云計算的。同時區塊鏈起到了數據增信的作用,它可以實現不可見情況下的數據過程可信和最終可信。
比如,一些城市在數字化管理上應用了城市大腦。在城市大腦中,區塊鏈和IoT、AI平臺等一樣,它已經是整個城市IT基礎設施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保證數據來源和上鏈數據的真實性,推動這個平臺之上創造各種各樣的應用。在各個應用場景里,5G、大數據等技術都做了融合,缺一不可。
宋嘉吉:從長期來看,區塊鏈會跟5G、物聯網、云計算技術融為一體。我們在講一個東西的時候,現在可能還會在二級市場去摘一些主題,但時間拉長了看,它會是一種最底層的必不可少的技術。在很多物聯網項目中,多多少少都會用到區塊鏈技術,但你不需要特別提出來說項目是基于基于區塊鏈做的。
這就好比云計算,我記得在10年前云計算剛剛興起的時候,大家都還說基于云計算的什么平臺,但現在來看,不管是國有云、私有云,甚至混合云,都是一種最基礎的技術,包括容器的技術,其實就是一個非常正常的概念了。所以我覺得,未來是一個技術大融合的時代,哪一天區塊鏈不被單獨提及了,但在實際生活中越來越多地用到,就表明技術真的開始走向成熟。它的商業體系、技術完整性,包括它跟其他技術的融合落地能力,就得到了真正的體現。
DeFi公共產品JPEG'd推出自動復利金庫“Citadel”:6月3日消息,DeFi公共產品JPEG'd推出自動復利金庫“Citadel”,可以幫助用戶收獲CRV和CVX獎勵,用戶不需要執行任何操作,可以隨時提現。JPEG'd可能會通過JPEG獎勵進一步激勵這個金庫,這個額外獎勵的確切金額和細節將在未來發布。[2022/6/3 4:00:51]
我們該如何看到這種技術融合呢?有一個很形象的比喻,說說5G是整個脈絡,云計算跟人工智能是大腦,區塊鏈是神經系統。但是長期來看,某一項技術在某個場景下的作用還是會跟具體的應用場景相關,比如說在視頻的應用,或者在跟線下的場景結合里面,每一種技術的使用程度是有差異的。區塊鏈可能更多的聚焦在多節點互信,要搭建多節點互信的平臺中間會用的更多一些,所以長期來看還需要結合場景。
和濤:關于區塊鏈與新型基礎設施的融合,可以從兩個層面來暢想。首先是區塊鏈技術與這些基礎設施的技術,如5G、大數據、人工智能、云計算、物聯網、包括工業互聯網等在技術上的融合,這些已經有很多的探索了。比如在5G的動態頻譜共享、云網融合、跨網對接、多云多網的協同互聯等方面,區塊鏈都可以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個層面就是區塊鏈本身可以作為新型的基礎設施。目前,我們的區塊鏈應用主要是作為企業間公共可信的數據庫來采用的。這就導致了一個問題,即大家都各自搭建導致重復建設,而且各自建設標準也不一樣,最后跨鏈的時候很麻煩,變成一個個局域網。區塊鏈能不能自己作為一個跨區域或者跨國家,或者一個國家內或一個跨國家的公共數據庫或者公共賬本呢?
這種說法和想法與我們說的公有鏈在理想上很類似,都是為了提供一種跨地區、跨行業的,或者說為企業、C端用戶提供一個一般化的公共數據庫,提供公共記賬、可信記賬的服務。但是我們相信以后的公共區塊鏈基礎設施,可能和現有的公有鏈也不一樣。
舉個例子:在2018年的時候,歐盟21個成員國簽署了一個歐洲區塊鏈的合作協議,他們要建立一個歐洲區塊鏈服務的基礎設施,叫做eBSI,大家有興趣可以去檢索一下。其實歐洲的區塊鏈技術設施,就是希望把歐盟二十幾個國家全部通過區塊鏈的方式串聯在一起,推進歐洲的一體化過程。
這樣的區塊鏈的公共基礎設施有什么用?我舉個例子來說一下它的作用。在政務應用方面,一個西班牙的高中生通過區塊鏈,可以用他西班牙的身份信息注冊德國的大學,如果被錄取獲取德國的學位后,他可以用德國的學位直接在法國工作,相關的信息和留存的數據都保留在區塊鏈上面。當然除了政務應用之外,也可以搭載很多其他的物聯網像自動充電樁這樣的應用,達到一個賬戶可以做到全歐結算的效果,它有非常大的一個想象力。
我們相信,在這兩個層次上,區塊鏈與基礎設施的融合都非常性感和有潛力,可以發揮巨大的作用。
Q4:我們注意到,在新一輪數字基建中,「數據」概念被放在了一個比較重要的地位上。有中國工程院院士撰文指出,要加強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的機制研究,構建數據作為重要權屬要素參與價值創造和分配的流通體系。將數據作為生產要素參與分配,這是否意味著在新一輪數字基建中,生產關系將發生一個顛覆性的改變?區塊鏈可能為這樣一個變化發揮什么作用?
和濤:數據作為生產要素的分配機制,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話題。這是咱們中共第十九屆四中全會公告中的原話:「要鼓勵勤勞致富,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和數據等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機制。」這應該是中央首次在公開場合提出數據可作為生產要素,按貢獻參與分配,這個定性我覺得是有歷史意義的。從經濟生產要素的角度講,數據成為了經濟生產要素中重要的一個環節。換句話說,數據成為了生產資料。
數據究竟是一種怎樣的生產資料?有人說像石油,有人說像土地,但是我們可以清晰的看到數據時代的來臨,即通過數字化交互的輸入和輸出,計算內容和傳輸內容。其實我們所有的互聯網,所有通訊傳輸的內容和計算的內容只有一個結果,就是數據。
我們講的這些新基建、5G,無非是讓數據傳輸得更快,延時更短,人工智能讓數據處理得更加聰明,物聯網讓物體產生數據、消化數據,數據中心是給數據多找點家,本質上都離不開數據。
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構建于多方的、建立信任的數據管理技術,是一種新型的數據庫。我經常說它是一種新型的數據庫,很多人覺得把它縮小了,其實一點也不小。這個數據庫是一個很大的發明,從這個角度講,我們可以看到區塊鏈的數據管理技術,對數字社會的生態有著非常大的潛力,這也是各個國家和政府對區塊鏈技術鼓勵達成一致共識的原因。因此,它必然會在接下來的數字社會建設中,在數據流通共享的過程中,發揮更為重要的作用。
前面提到的歐洲區塊鏈基礎設施,其實是一個跨國間的可信數據共享。這樣的例子,我想以后會越來越多。區塊鏈技術有它獨特的優勢,特別是很多時候數據庫不可能掌握在或者不適合長時間掌握在第三方手里的時候,區塊鏈會發揮它重要的作用。
吳方:在新一輪的數字基建中,數字化的價值越來越大,而區塊鏈非常重要的一個特點,就是信息確權和使用的追溯。在可信計算、隱私計算等領域,區塊鏈都做了很大的一個技術提升。這對司法、金融等高復雜度協同的領域而言,是極其重要的,因為他們對信息真實、權屬、使用和追溯要求很高,導致過去用傳統方式很難完全打通數字化最后一公里。隨著數字化越來越重要,信息可信使用也變得越來越重要。
從某些角度上來講,區塊鏈技術是應運而生,它的底層技術是支撐區塊鏈價值最重要的基石。所以螞蟻區塊鏈在區塊鏈底層技術上投入了很多的資源,做了很多底層技術的研發。我們在區塊鏈底層技術上積累了超過1000件專利,連續三年全球排名第一。在共識機制、智能合約、可信計算、隱私保護、跨鏈交互等方向的核心技術上都取得了突破。這也是進一步夯實區塊鏈在數字基建中可信基礎架構的作用。
宋嘉吉:其實在3G、4G的時候,大數據概念就應運而生了。在很多場合下,不管是醫療也好,政務也好,平安城市也好,都試圖去打通這樣的平臺。但是后來發現整個數據的交互存在幾點大的問題。
第一,無法保證數據,尤其是一些敏感數據的安全性。比如說政府的一些數據,當然是拿出來可以用的,但一旦使用就需要把原數據交給你,但這就影響了很多部委把數據拿出來用的主觀意愿。政府如此,企業部門也一樣。那么這個時候,就需要把數據放在一個可信的環境中去用,用完以后產生結果以后,再拿結果去做商業上的用途,但數據本身不直接移交給使用方。
第二,數據的格式本身不統一,特別是有很多非格式化的數據,需要一個專業的團隊把這些東西先統一了,再做數據清洗,然后再打標簽等等。在使用的過程當中非常的麻煩,所以我們也看到過去很多大數據公司,并沒有真正意義上做所謂的數據交互,這也是受限于整個客觀環境。區塊鏈出來后,我們看到可信計算、隱私保護這些技術逐步推出后,雖然目前來說還沒有完全達到一個商業上的用途,但它瞄準的原來大數據的痛點是很明顯的。
在政務、司法、金融這些對合規要求比較高、數據價值又比較大的領域里,區塊鏈會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像以太坊,以及一些其他的商用區塊鏈,都陸陸續續地推出了一些解決方案,它們在獲取數據的時效性、便捷性跟隱私保護之間做折中,做了很多有益的嘗試。
只有在底層技術上打通了,我們才能真正實現把數據作為生產資料的宏大目標。過去幾年我們一直講數據是生產資料,但是沒有實現。希望區塊鏈的出現,包括可信計算的出現,能夠逐步從技術上先把路鋪平,基于5G、物聯網的數據傳輸平臺,把整個數字生態的架構搭建起來。
Q5:據媒體報道,到3月1日為止,全國已經有13個省市發布了2020年重點項目投資計劃清單,這份投資清單共包括10326個項目,總投資金額大概在34萬億。這些資金中,可能涉及到區塊鏈行業的資金是多少?各位嘉賓老師預計,在本輪「基建浪潮」后,區塊鏈領域將會怎樣發展?
宋嘉吉:首先澄清一點,整個基建的投資本身是個系統性、長期的概念,還很難在區塊鏈單獨技術上算出比例。目前用區塊鏈只是一個嘗試,因為沒有公開數據,這也只是我們自己的一個猜測。
本輪信息基建以后,區塊鏈技術會跟實際的生產場景和生產環境相結合,進一步來做更大規模的實驗。等發展到一定程度以后,像公有鏈平臺也會陸陸續續的推出來,但這一步應該是比較謹慎的。所以在整個大基建的范疇里,我們目前還不能把直接把區塊鏈跟整個大信息基建放在同一個維度下去看。因為信息基建本身是對一個成熟產業的推進。區塊鏈更多的還處于一個探索階段,要在大基建實實在在的資本投入里分到更多的蛋糕,還有待于技術的成熟跟長期的拓展。
吳方:基建浪潮的本質其實就是新一輪的數字化,它會帶來一個直接的變化,不同技術之間的融合性會越來越強。數字化力量的重要性,尤其在疫情期間,大家看得很清楚,比如城市管理的顆粒化會越來越細,要求也越來越高。這說明,今天需要的是一種系統性的數字化能力,而不是繼續用單點技術解決單點的問題,它需要在效率上發生質變,通過技術手段來做現代化的治理。在技術上我們強調通用性,也更強調一個系統性的輸出能力。
區塊鏈對于數字化的業務協同又是至關重要的。這在疫情治理上體現得很明確,從浙江最早的響應到用健康碼、建立多個業務部門聯動的捐贈監管、復工平臺等,這些都不是原有的數字化技術就能輕易解決的問題。以無紙化來舉例,我們從無紙化到線上化,或者說叫數字化,還是面臨很多的挑戰,而區塊鏈可能把數字化提升到一個更新的水平。杭州一開始是無紙化,把證件、票據放到線上,去年浙江省財政廳實現了電子票據上鏈把醫保報銷打通了,老百姓得到的便利程度又上一個臺階。這種數字化它是體系性打通和重塑,能解決的問題也不僅是節約一張紙,未來還能將更多價值連成新的治理網絡。
越來越多城市在往這個方向探索。大家都知道云南有個數字云南的計劃,最近它決定借助區塊鏈技術,為整個省搭建了一個統一的區塊鏈平臺,會全方位用在農產品、政務管理服務等。某種程度上,它就是在部署基礎設施或者叫數字基礎設施的一個重要部分,以此來加速整個數字云南建設。
和濤:具體會有多少資金投入到區塊鏈領域?這是一個很難的問題。因為本輪34萬億的投資不是一次性的,它是一個長期不斷投資的過程,每年要根據進展情況和項目情況不斷調整。不過我相信,隨著區塊鏈的應用的模式、應用方向和應用水平不斷加深,與區塊鏈相關的各類大數據、人工智能這些信息系統的建設,都會有更長遠的進展,行業肯定是良性發展并十分有前景。
原文標題:10DeFiProjectsToWatchOutForIn2020作者:AriChernoff 譯者:Shirley 對于活著的人來說,這是一個奇怪的時刻.
1900/1/1 0:00:00當四周前比特幣的價格急劇下跌時,由于投資者開始囤幣,轉向持有比特幣,比特幣網絡活動出現了下降趨勢。隨著近日比特幣每日交易量再次增加,比特幣轉移活動開始升溫,這種趨勢正在逆轉.
1900/1/1 0:00:00“蒂姆·德雷珀堅信,世界各國政府發起的“嚴厲”封鎖和印鈔措施可能會將人們轉向比特幣。”著名風險投資家蒂姆·德雷珀認為,一旦塵埃落定,世界各國政府印鈔以緩解新冠肺炎大流行沖擊的舉措可能會使人們蜂擁.
1900/1/1 0:00:00Revolut是英國的一家線上金融平臺,提供傳統的銀行服務和加密貨幣交易。因為其方便注冊、換匯和線下提款無手續費等特性在全球迅速普及.
1900/1/1 0:00:00作者:中經金創信息技術研究院院長鄭潤祥來源:BTRAC全球數字網絡高等智庫編者注:原標題為《數字經濟時代人民幣國際化的戰略建議》伴隨全球肆虐的新冠病,美國開始新一輪無上限的貨幣寬松浪潮.
1900/1/1 0:00:00在上一篇文章中,我們已經從鏈上大數據的角度解析了3月的整體數據情況,在接下來的內容中,我們將從幣安、火幣、Okex這樣的頭部交易所數據細節,重現3月這三家交易所巨頭的鏈上數據趨勢,是的.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