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鏈新,作者:馮銘
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發布《關于人民法院在線辦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對區塊鏈證據的效力、區塊鏈證據審核規則、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審查、區塊鏈證據補強認定等方面進行了詳細說明。
近年來,最高法多次下文明確要求加強區塊鏈在電子證據方面的應用,各地法院也都開展了試點工作。作為承載區塊鏈證據的司法鏈,也將由各自開發走向全國統一。
區塊鏈證據如何統一規范,以及鏈上證據的真實性審核,成為實踐的關鍵問題。
重點規范區塊鏈證據
最高法院對區塊鏈技術電子存證進行法律認可最早可追溯到2018年9月。當時最高人民法院發布了《關于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首次認可了區塊鏈作為收集、固定和防篡改數據的技術手段。
1月21日發布的《征求意見稿》則更加詳細規范了區塊鏈證據的各種問題。
《征求意見稿》共36條,明確指出當事人作為證據提交的電子化材料和電子數據,經當事人舉證質證后,人民法院應當按照相關法律及司法解釋,依法認定其內容的真實性、關聯性和合法性。尤其是在區塊鏈證據方面,用4條內容加以重點說明:
南非最高法院宣布將開發者Riccardo Spagni從美國引渡到南非是非法的:3月16日消息,據當地報道,南非最高上訴法院(SCA)駁回了前Monero(門羅幣)主要開發者Riccardo Spagni的申請,即宣布將他從美國引渡到南非是非法的。最高上訴法院在其裁決中堅持認為,Spagni沒有充分論證引渡程序無效。法院在裁決中辯稱,Spagni在引渡聽證會上自愿放棄權利時有法律代表,因此他不能質疑引渡程序的有效性。
2022年7月消息,Riccardo Spagni于7月5日向美國司法部下屬部門法警局自首,隨后將被引渡到南非。據悉,Spagni在南非面臨欺詐指控。南非官員指控Spagni對他的前雇主Cape Cookies進行了10萬美元的發票欺詐。在2021年初面臨審判時,Riccardo Spagni從南非逃往美國,隨后于8月份在田納西州Nashville被捕。
然而,據News 24報道,Spagni在前往南非之前曾向SCA提起訴訟,質疑西開普省高等法院對引渡聽證會的處理方式。在最初被駁回的訴訟中,Spagni辯稱,引渡請求不應該由檢察長提交。公訴部門負責人表示,Spagni被移交給南非當局后,他的論點就沒有意義了。(Bitcoin.com)[2023/3/16 13:07:51]
第十四條:當事人提交的證據系通過區塊鏈技術存證,并經技術核驗后一致的,推定該證據材料上鏈后未經篡改,人民法院可以確認該證據的真實性,但有相反證據足以推翻的除外。
律師:印度央行有權向最高法院提交復審請申請:針對“印度央行計劃向最高法院提交復審請愿書,以反對此前判決”一事,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律師表示,根據法律,印度央行現在確實有權對此案提出復審申請。不過,這位律師補充說,“復審的理由通常局限。”此前報道,知情人士稱,印度央行(RBI)計劃向印度最高法院提交復審請愿書,以反對印度最高法院推翻央行加密禁令的判決。印度央行擔心,最高法院周三的裁決可能會為虛擬貨幣的交易鋪平道路,并使銀行系統面臨風險。Khaitan&Co合伙人Abhishek A Rastogi說:“ 印度最高法院可能正在考慮印度儲備銀行的審查請愿書,但目前加密貨幣平臺可以在印度運營。”(The Block)[2020/3/6]
第十五條:當事人對區塊鏈存證證據提出異議并有合理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主要審查以下內容:
存證平臺是否符合國家有關部門關于提供區塊鏈存證服務的相關規定;
當事人與存證平臺是否存在利害關系,并利用技術手段不當干預取證、存證過程;
存證平臺的信息系統是否符合清潔性、安全性、可用性的國家標準或者行業標準;
動態 | 印度最高法院或將加密禁令相關案件審理延期至2020年1月:印度最高法院8月8日聽取了“加密貨幣和印度儲備銀行(Crypto vs. RBI)”一案,據推測,政府的律師已經提交了IMC(部際委員會)起草的加密貨幣法案,并要求將此案延期至2020年1月。據加密倡導者兼crypto Kanoon聯合創始人Mohammed Danish稱,法院將整個案件分為兩部分:1)關于禁止加密貨幣的案件,將于2020年1月審理。2)目前針對印度儲備銀行(RBI)禁令將在今天午餐休息后繼續進行。(ambcrypto)[2019/8/8]
存證技術和過程是否符合《電子數據存證技術規范》關于系統環境、技術安全、加密方式、數據傳輸、信息驗證等方面的要求。
第十六條:當事人提出數據上鏈存證時已不具備真實性,并提供證據予以證明或者說明理由的,人民法院應當予以審查。
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要求提供區塊鏈存證證據的一方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上鏈存證數據的真實性,或者說明上鏈存證數據的具體來源、生成機制、存儲過程、第三方公證見證、關聯印證數據等情況。當事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說明,該區塊鏈存證證據也無法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的,人民法院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確認。
動態 | 印度最高法院對于加密貨幣的聽證會將于7月23日舉行:據bitcoin.com消息,印度最高法院為加密貨幣聽證會設定了一個新的審理日期,印度互聯網和移動協會(IAMAI) 高級律師Gopal Subramanium向法官表示:“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應該詳細聽取意見。”法官接受了這一請求,現在已下令在7月23日審理該案件。[2019/4/3]
第十七條:當事人可以申請具有專門知識的人就區塊鏈平臺存證相關技術問題提出意見。人民法院可以根據當事人申請或者依職權,委托鑒定區塊鏈存證證據的真實性或者調取其他相關證據進行核對。
數位受訪人士向《鏈新》表示,此次《征求意見稿》明確了區塊鏈技術在司法領域的廣泛應用,并對區塊鏈證據做了前所未有的規范,對現實辦案具有極強的指導作用。
司法鏈:從各自開發到全國統一
可以預見,區塊鏈證據將越來越多應用于司法實踐。而作為承載證據的“司法鏈”,全國各地法院都積極探索。
聲音 | 印度最高法官員:比特幣無法被監管 央行無法保護用戶免受欺詐:據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印度最高法院的律師Abraham C. Mathews在一篇觀點專欄中寫道,印度央行(RBI)沒有可以執行加密貨幣法規的機構。由于比特幣的創建方式,當局不可能知道每筆交易的創建人是誰。這意味著印度央行無法保護用戶免受欺詐的傷害。除了禁止銀行向企業提供加密服務外,央行什么也做不了。事實上,世界上有幾個國家實施了不同的監管規定,但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控制比特幣。[2019/3/5]
2018年6月,全球首家互聯網法院——杭州互聯網法院,宣布開始探求區塊鏈技術在司法場景中的運用。并于當年9月宣布司法區塊鏈正式上線運行,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區塊鏈技術定紛止爭的法院。
緊接著2018年9月,北京互聯網法院發起司法聯盟區塊鏈“天平鏈”,利用區塊鏈的可信技術特點,提升電子證據的采信效率。2019年10月,北京互聯網法院首次通過區塊鏈智能合約技術實現“一鍵執行立案”。
公開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6月,“天平鏈”現已完成跨鏈接入區塊鏈節點20個,已完成版權、著作權、互聯網金融等9類25個應用節點數據對接,上鏈電子數據超過1600萬條,跨鏈存證數據量已達上億條。
2019年3月,廣州互聯網法院司法區塊鏈“網通法鏈”智慧信用生態系統正式上線,將電信、移動、聯通等三大運營商,法院、檢察院、司法局、仲裁委、南方公證處和廣州公證處等司法機構,騰訊、平安、華為、百度、阿里、京東等幾十家企業納入智慧信用生態系統。
公開資料載明,廣州互聯網法院數據平臺已成功對接司法服務、審判業務、指揮系統等眾多數據源,內容涵蓋司法文書、案件信息、績效系統、工商信息、信息、社交網絡信息等,截至目前對接的訴訟服務網、金融速裁、類案速裁等系統總數據量合計2500萬條,成功糾正問題數據1000余條。
全國各地法院積極開發司法鏈具有積極的意義,但是也避免不了“各自為政”,鏈上數據互不相通的弊端。
“各地法院自己開發司法鏈,不僅浪費人力、物力、財力,而且還不能跨鏈。目前最高法將考慮建設全國統一的司法鏈,相關工作正在規劃中。”2019年10月份,一位接近最高法的知情人士向《鏈新》透露。
2019年10月29日,最高人民法院下發了《關于“司法鏈”建設情況及應用要求的通知》,指出:各高級人民法院在推進司法鏈應用過程中,應不斷研究、創新、拓展新的典型應用場景,并及時向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總結上報應用成效和工作經驗,以便向全國法院推廣普及,切實發揮區塊鏈技術在提高司法能力,提升司法效能和增強司法公信力等方面的價值。
2020年5月25日,最高人民法院院長周強在2020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報告中提及,將建成全國統一司法區塊鏈平臺,創新在線存證方式,解決電子證據取證難、存證難、認證難問題。
資料顯示,全國統一司法區塊鏈平臺基于螞蟻區塊鏈技術,目前已完成最高人民法院、高院、中院和基層法院四級多省市21家法院,及國家授時中心、多元糾紛調解平臺、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的27個節點建設。截止2019年8月,全國統一司法區塊鏈平臺聯合四級法院共完成超1.8億條數據上鏈存證固證,支持鏈上取證核驗。
2020年4月,人民法院司法區塊鏈獲得國家網信辦第三批境內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將統一地方的“司法鏈”,形成統一規范,并由最高法統一管理。
此前,最高人民法院信息中心數據管理處處長陳寶貴表示,最高法院信息中心堅持“一平臺、兩網絡、高權威、全業務”的司法區塊鏈建設思路,已牽頭制定《司法區塊鏈技術要求》《司法區塊鏈管理規范》,指導規范全國法院數據上鏈。
鏈上證據的真實性最重要
雖然區塊鏈的鏈上數據具有公開透明、不可篡改等特性,但鏈上數據并不一定與鏈下數據相對應。
針對這點,《征求意見稿》第十八條特意提到了上鏈前數據的真實性審查:人民法院根據案件情況,可以要求提供區塊鏈存證證據的一方當事人提供證據證明上鏈存證數據的真實性,或者說明上鏈存證數據的具體來源、生成機制、存儲過程、第三方公證見證、關聯印證數據等情況。當事人不能提供證據證明或者作出合理說明,該區塊鏈存證證據也無法與其他證據相互印證的,人民法院對該證據的真實性不予確認。
這意味著上鏈證據真實性的舉證義務由提供方舉證,人民法院負責審核。
“區塊鏈證據按照時間節點可分為‘入鏈前’和‘入鏈后’兩個階段。區塊鏈證據真實性需要區塊鏈證據在這兩個階段的真實性均得到認定。區塊鏈技術通常只能保障入鏈后電子數據的真實性,但它無法倒推入鏈前證據材料的真實性。在一些涉及區塊鏈證據審查的案例中,僅有極少數案件對區塊鏈證據上鏈之前的真實性進行審查,且主要集中審查在入鏈之前利用區塊鏈存證平臺進行網頁抓取或過程取證時取證環境是否清潔。
“我們在北京互聯網法院做了一些實踐,就是去做相關的技術的規范,不僅僅是區塊鏈技術本身,我們也要對系統的安全性,證據的合規性等各方面,做事前的整體評估,以及事中的檢查監督,確保生成的數據是合規的。”信任度創始人兼CEO、司法區塊鏈專家馬臣云向《鏈新》表示。
深圳法大大網絡科技有限公司法律事業部副總經理張霖向鏈新指出:“當前區塊鏈存證領域還面臨其他問題,首先是公眾、企業及相關機構對區塊鏈存證應用及電子證據保全的認知不足,其次區塊鏈存證等制度需進一步完善,各類規章制度都處于亟待補全的階段,需要在立法、技術等方面共同推進,提升當事人證據意識,促進區塊鏈存證的廣泛使用。”
“目前,全國法院已經基本形成訴訟服務全業務網上辦理的信息化格局。未來在構建司法鏈存證統一平臺及一體化糾紛辦案平臺,首先需要基于區塊鏈相關技術規范及業務需求打造應用平臺,其次需要建立健全相對應的監管機制和規則,明確區塊鏈存證及電子訴訟的相關制度標準以及新舊電子證據制度銜接等,最后需要相關司法機構如公證處、鑒定機構、仲裁委、法院等單位接入構成生態,通過技術+制度+司法機構共同推進平臺建設。”張霖表示。
1月30日,CFTC公布了最新一期CME比特幣期貨周報,最新統計周期內BTC出現了約6000美元的大幅回調,并一度跌破30000美元整數大關.
1900/1/1 0:00:00原文標題:《NFTsonthenews:Mega-whalePranksybringscollectiblehighlightstothefore》原文作者:AndrewThurman編譯:0x.
1900/1/1 0:00:00美股、首富來助攻,Dex們漲上天經常想感嘆一下,剛過去的2020真是充滿動蕩與混亂的一年,而對于區塊鏈行業來說,同樣是驚心動魄、跌宕起伏,在重新找到敘事與方向后,柳暗花明的一年.
1900/1/1 0:00:00來源: cryptoslate 作者: NickChong 注釋:本文在最后一小節為譯者補充內容.
1900/1/1 0:00:00加入PolkaWorld社區,共建Web3.0! 平行鏈插槽的Crowdloan競拍模式,讓每個持有DOT的人都可以鎖定一段時間DOT來“投資”自己看好的波卡生態項目.
1900/1/1 0:00:00日前,前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主席、加密專家GaryGensler確認當選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主席.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