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Dr.DODOisResearching
在物理世界中,人類通過身份證、護照等政府官方認可的文件進行著「我」是「我」的證明;在Web2媒介中,「身份」衍生成為了一個個社交媒介賬號。當登陸如微信、支付寶等社交媒體時,賬號就是身份的證明,但數據的主動權仍在軟件背后的中心化互聯網巨頭手中,隱私泄露推動了自我主權意識的覺醒。去中心化的身份由此誕生,它改變了已有的身份證明系統,將數字身份所有權、控制權以及管理權歸還給了用戶。DID的核心就是打造鏈上的唯一「身份」證明;而隨著DeFi、NFT乃至DAO等多元化的應用場景崛起,DID成為了構建去中心化社會的靈魂。
1.?DID的內核
DID的三種特性:低共識成本,可組合性和原生全球化,是它和現實社會身份體系最主要的區別,這是它能在Web3帶來質的改變的要素之一。DID改變了傳統意義上對「身份」的定義。物理世界中,證明「我」是「我」依賴于政府的官方文件。擁有集體共識的政府為信用做了背書,提供了身份證明的真實性和可靠性,人類進而得以衍生出適用社會的行為準則。但在互聯網的世界里,個體定義有所改變。正如DavidPhelps在《YouAreWhatYouOwn》中指出,我們可以作為個人在線擁有我們的數據,也可以通過分享、集體化和在我們尚未完全構想的新的公共社會結構中重組它而獲得獎勵。
換句話說,「我」是我當前行為模式的總和,人類行為模式決定了個體的身份。Web2社交平臺是斷層的,每個媒介的社交資料都無法互通;但Web3給出了解答。DID串起了鏈上、可追蹤的一個個行為,指向一個存儲在區塊鏈的唯一標識符,人類的喜好、財產、經驗、聲譽等豐富了標識,并能與任何DApp進行互通。
《DecentralizedSociety:FindingWeb3'sSoul》文章闡述了一個對Web3.0生態系統的構想,稱之為「DeSoc」,去中心化社會。而這一切的基礎便是圍繞DID,因為能實現鏈上關系證明,證明「你」是「你」的核心,便是DID。鏈上數據是透明的,DID打破了中心化服務器的壁壘,它像是一個「插件」,將人類在各個場景下的行為打包整合進行流動,也為上層應用端的需求賦予了更多可能性。
阿迪達斯Web3項目ALTS by adidas宣布“Chapter 2”將于六月底推出:金色財經報道,阿迪達斯Web3項目ALTS by adidas在社交媒體宣布“Chapter 2(第二章)”將于六月底推出,據悉ALTS by adidas已于5月17日向每位ALT持有者空投了三枚Rift Valley Motel Coin NFT,這些NFT持有者將可以訪問adidas PFPs/Avatar的定制ALTS,非ALT持有者和沒有Rift Valley Motel Coin NFT的用戶將無法參與Chapter 2。[2023/6/6 21:18:16]
廣義上來說,社交是人類行為活動的集合。現代社會中,人與人之間的一切互動行為都可以被認為是社交,包括金融類服務等。但當前模式下的DID有改變Web3中的社交行為嗎,它如何構建Web3的另一類范式社交關系?接下來,我們將以項目為例**,探討這三個問題:如何完成鏈上數據搜集,希望解決什么問題,能適配的社交模式或場景有哪些?**
2.作為「插件」的DID
正是由于DID的「插件」特性,DID賽道項目。在以下介紹的項目中,有位于數據層、協議層、應用層的DApp,出于DID的可組合性將其簡單地定義為DID項目是非常不正確的。比起從技術角度對DID生態的匯總,本文將從用戶視角,即應用如何定義及適用DID這一角度著手,勾勒出DID對于人類鏈上社交行為的可適配性和可改變性。我們簡單將項目分為兩類,一類的身份認證依賴于鏈下數據,隨后在鏈上進行社交關系網絡的搭建,包括信譽類社交系統;另一類的重點則在于聚合鏈上行為,以錢包服務為基礎,「憑證」豐富個體身份,旨在通過社交行為打造鏈上鏈下的流通網絡。
a.依賴鏈下的身份認證
BrightID的核心思路是通過社交關系來驗證用戶的真實性,這解決了賬戶身份唯一性的問題。用戶無須提交身份證明文件,只需參加多語種選擇的驗證會議后完成最初始等級的身份識別,獲得驗證徽章。在與朋友建立社交聯系,如添加好友、創建群組等后,你便可以獲得相應的分數,升級身份驗證等級。
DID 域名 NNS .nft 已支持 BitKeep Wallet,用戶可使用.nft 域名在錢包中轉賬:11月29日消息,基于以太坊開發的去中心化身份域名 NNS .nft 已集成至 BitKeep Wallet,用戶可在 BitKeep 錢包內使用 NNS 的.nft 域名進行加密資產的收款和轉賬,用域名登錄 DApps。TwitterScan PASS 和 .nft 域名可在 BitKeep NFT 市場網站上進行交易。此外 NNS .nft 還支持 Bitizen Wallet、FoxWalllet 錢包轉賬解析。
據悉,NNS(NFT Name Service)是 TwitterScan 母公司 Metascan.pro 于 2022 年 10 月推出的以.nft 為后綴的域名系統,目前主要在以太坊主鏈上實現注冊、解析等核心功能。[2022/11/29 21:10:29]
初始等級的驗證會議設置,事實上更像簡化版的鏈下KYC證明流程。線下的身份驗證行為,比對得是個人線下實體與身份證明文件。BrightID不搜集個人數據,即省略了身份證明文件這一步,將人類面對面的社交行為作為「初始身份證明文件」,產生信任,隨后以社交行為對身份可信賴度進行提高。這類模式高度依賴于社交關系的良好互動,也無法避免蘊含欺詐的作惡行為。另一方面,在BrightID介紹中,他們認為“人們利用所有可用信息來識別某人的能力。真人識別他人的能力遠遠超過了人工智能的識別能力”,但這樣的機制在批評人工智能的不確定性和作惡可能之下,最終回到的仍是依賴于大數據為底層支撐的數字身份環境中。
和BrightID一樣,如掛鉤Github賬號注冊的GitcoinDao,選用鏈下身份識別這類項目,以物理世界的社交關系為起點,在鏈上進行社交關系網絡的搭建。繞過物理身份文件,這樣既保護隱私的也提高了身份唯一性的真實度,在信任度中構建信譽類社交系統。
adidas副總裁:2022年將會有更多人癡迷于STEPN:1月15日消息,adidas 副總裁、Runtastic 首席執行官 Scott Dunlap 在社交媒體上發文表示,很高興可以見證「Move to Earn」的起源,我認為在 2022 年,會有更多的人癡迷于 STEPN。[2022/1/15 8:51:47]
b.鏈上身份認證
顧名思義,鏈上身份認證通過聚合、識別鏈上的一系列行為,完成了數字身份驗證工作。從用戶的角度,項目邏輯大抵可分為兩類。一類的數據搜集工作并不依賴于社交關系的生成誕生,主要捕捉的是個體的自主行為痕跡;而另一類則與BrightID類似,鼓勵用戶通過社交獲得關注/信任值;隨后引導用戶參與合作方的營銷活動,獲得如NFT勛章/標簽類的認證。這類項目的可組合性使其有了更強的可組合性,豐富的應用模式使其受到了更多關注。
1)個人行為的捕捉
從應用視角來看,適用度/用戶體量最廣的鏈上行為認證是金融類的交易行為。對于用戶來說,這類項目原生便有著門檻最低、效用最便捷的特點,客觀數據來源于捕捉到的鏈上公開、透明的錢包歷史記錄,個人身份與個體的金融行為掛鉤,如交易、NFT持倉或其他加密資產這些最簡單的信息。
最典型的鏈上交易工具便是Metamask、Etherscan類的產品。Metamask錢包擁有內置的賬戶間轉賬功能,Etherscan則用于查詢、跟蹤的鏈上交易訂單狀態。兩者互不排斥,順利構建起了流暢的業務流程。錢包地址搜集用戶行為,代表了一種“數字身份”。通過該地址完成的交易行為,完成了個人資料的搭建,如項目的官方賬戶、巨鯨、科學家等。但目前大多的Web3交易行為都無法通過單個錢包地完成。跨鏈、跨錢包的行為導致了錢包的碎片化屬性。盡管鏈上數據跟蹤可完成關系網的查詢,但無法從根本上解決。
adidas Originals NFT交易額突破6000萬美元:1 月 7 日消息,據 NFTGO 最新數據顯示,adidas Originals NFT 交易總額已突破 6000 萬美元,本文撰寫時為 6087 萬美元,當前地板價為 0.85 ETH。[2022/1/7 8:32:07]
另一方面,域名、聲譽系統,如ENS、DAS等,扮演著和錢包類似的角色。ENS是去中心化的電話簿,它將可讀域名轉換成為了鏈上資源和用戶身份標簽。簡單來看,一個.eth網址可視為一個身份,用戶可用它完成一系列鏈上社交行為,如輸入域名轉賬、在Opensea進行交易等。在Nervos上的去中心化賬戶系統.bit(DAS)?****中,.bit的后綴是全局唯一的域名,用戶可使用任何公鏈地址、電子郵件進行注冊。.bit在8月15日也公布了A輪1300萬美元的融資情況;并表示,逾3.8萬個獨立地址注冊了11萬以上的.bit賬戶,約100個錢包和DApps與.bit完成了集成。
2)鏈上社交廣場
對個人鏈上行為的捕捉,滿足了鏈上身份透明共享的需求。錢包地址能在DApp間進行賬戶共享,用戶可以在Uniswap上進行代幣交易,完成金融類的社交;可以在Mirror鏈接Metamask注冊賬戶,完成基礎的社交賬戶注冊。而用戶無法用其進行更高階、簡便的社交服務行為,如聊天、信譽值評分、個人成果展示等。
而鏈上社交廣場類的項目將鏈上行為量化,成為了個體行為的可視化平臺。簡單來看,他們的核心邏輯是首先將身份與錢包關聯,省卻鏈下身份認證步驟。隨后,在引導用戶完成特定任務后,頒發如NFT類的憑證,為用戶完成社交圖譜的構建。用戶鏈上的每一個行為,如用戶對項目治理提案的投票,在Hop完成的跨鏈轉賬,在Mirror上發布的一篇文章等,都可以被認為是一個「憑證」。「憑證」是對「身份」定義的擴展,對個體行為貼上一系列的標簽。
IoTeX密碼學負責人范博士:DID去中心化身份認證對物聯網未來發展影響深遠:官方消息,IoTeX密碼學負責人Xinxin Fan博士在”維也納數字身份會議 (Vienna Digital Identity Meetup)“上主題演講了 IoTeX 最新的“DID去中心化身份認證”研究報告,闡述了IoTeX如何通過區塊鏈和物聯網技術實現去中心化身份創建和身份訪問管理,以及DID去中心化身份認證對未來物聯網的影響和作用。
IoTeX作為硅谷開源項目成立于2017年,以鏈接現實世界和數字世界為發展目標,是與以太坊全兼容的高性能公有區塊鏈。[2021/10/6 20:09:33]
在ProjectGalaxy中。用戶關聯錢包地址后,將獲得「GalaxyID」作為最初始的身份標識。隨后,用戶可參與在ProjectGalaxy空間站上的合作方活動,獲得憑證獎勵「GalaxyCredentials」,如NFT。此外,用戶也可以選擇與Web2社交平臺Twitter的賬號進行綁定。對在Web2中有影響力,或過往歷史數據的用戶來說,這是更為豐富的履歷展示界面。
ProjectGalaxy目前支持了六條鏈:以太坊、BNB、Polygon、Arbitrum、Fantom、Avalanche和Solana。除了調取合作方和鏈上其他透明數據外,ProjectGalaxy易從Twitter、Github等調取鏈下的公開數據。ProjectGalaxy就像一個宇宙空間站,將散落在鏈上、鏈下的行為憑證進行了鏈上可視化展示。對于用戶來說,GalaxyID將搜集、展示用戶在Web3多鏈「憑證」的GalaxyCredentials;以更理想的視角來看,用戶的憑證是塑造個體形象的工具個體以更飽滿的形象出現在鏈上。ProjectGalaxy搜集的用戶數據對于項目方來說,更是一次更為成熟的用戶畫像體系,用于優化其產品相關的營銷活動。但「憑證」期望于完整的項目方合作網絡,也取決于對項目方項目的認同感和信任感。
3.困境
雖然DID解決了Web2中心化的信息差,但目前仍面臨著一些的痛點:
1)鏈上的信息孤島
DID的目標是為了實現鏈上鏈下的統一身份標識。但一方面,鏈上和鏈下身份有著天然的隔閡;換言之,鏈上身份如何投射鏈下行為也是需要解決的問題之一。另一方面,**公鏈的割裂使得鏈上信息獲取不具備全局觀,**在各個鏈、或者各個應用上構建的“唯一”身份,在宏觀的角度上來看仍然是脫節的。另一方面,以太坊在資金、用戶體量上都有著龍頭的絕對優勢,這使得大量的應用都匯集在以太坊上,用戶在其他鏈上的行為難被整合并貼上標簽,基于其他鏈構建的身份聚合應用難以被用戶使用。
以聚合管理協議UniPass為例。通過密鑰管理機制,它是用戶進入元宇宙的唯一護照。用戶的UnipassID可以連接自己在Web2和Web3的社交平臺,包括多鏈地址、郵箱、推特。它的愿景是美好的,但選用Nervos為底層的UniPass仍為出圈,知名度、用戶使用度和接納度都并不是很高。
2)隱私和透明的選擇
Web2身份被詬病的一個主要原因是它的中心化和無隱私安全性。但Web3身份真的能完全解決這個弊端嗎?目前來看,似乎是不能的。天平的一面指向了Web3身份的所有權和管理權歸用戶,但另一面,所有數據都是透明、公開、可被追查的。用戶一定程度上很難“隱瞞”自己的行為路徑,除非選擇從互聯網中完全消失。而這些行為路徑,最終都將被量化成一個個「憑證」,「憑證」成為了量化個體價值的指標,這似乎是對個體意識的另一種剝削。
3)「身份」的價值激勵
目前來看,用戶的鏈上身份和賬號都可以是錢包,但錢包本身只是一種金融工具,用戶的交易行為并不能產生內在價值。但現實世界中,人類的行為大都以獲得激勵為目的,這種激勵可以是金錢獎賞、認同感、或是滿足感。但目前項目對DID的解決方案,是量化用戶行為,給出了「憑證」作為認可。但只有足夠的社區共識,「憑證」才能有被認可的價值;否則的話,賦予「憑證」的「身份」只是對用戶鏈上行為的一次展示。項目方可以獲得大量的透明用戶畫像,精準定位自己的客戶群。而用戶行為的價值激勵則取決于「憑證」本身的認可度。舉例來說,用戶從高共識公鏈上的高流量項目那里得到的「憑證」比在低共識公鏈上的低流量項目那里獲取的「憑證」有價值得多。換言之,項目方激勵用戶的目標在于「身份」的高效用價值激勵,。在當前多鏈割裂狀態下,一部分的鏈上行為或許都無法搜集成為「憑證」,「身份」更可能只是錢包標識的另一副面孔。
總結來看,DID為鏈上行為場景畫下了更廣闊的應用和敘事空間。從用戶視角來看,它提供了更簡便、快速的運用模式,如無需在各個平臺周轉展示自己的過往歷史記錄和成就。隨著我們鏈上數據和名聲的累積,DID身份開始具備了權益和價值,它將非金融類行為轉換成了「信譽」,將金融類行為量化成「信貸」值。正如我們曾在《DID:對鏈上信貸業務和DAO身份的改善》文中提到,DID標記了用戶數字金融身份,通過信用評分體系和基礎信息改善,改善了鏈上信貸業務的各個業務流程,滿足了DAO身份下的金融需求。此外,DID天然的無國界屬性理論上滿足了跨國信用價值轉移,對鏈上行為的可視化拓寬了共識度更高的身份認同,如鏈上招聘、鏈上薪酬發放等。DID是去中心化社會前進路上的推動者,也是Web3前進道路上不可或缺的一環。但它是拓寬「身份」定義和指向的底層框架,DID價值的決定性指標仍掌握在上層應用方如何用DID技術解決人類的根本需求。
Reference
https://brightid.gitbook.io/brightid-zh/
https://docs.galaxy.eco/
https://www.did.id/
https://mp.weixin.qq.com/s/WDx-cqImZYCDuC_Q4_lcgw
https://medium.com/amber-group/decentralized-identity-passport-to-web3-d3373479268a
https://mirror.xyz/shreyjain.eth/TyBzMOegl3rMNxpAFoJ36MjE0pGfdLcrVCBgy-x3qS8
https://davidphelps.substack.com/p/you-are-what-you-own
https://jaydrainjr.substack.com/p/crypto-wallet
https://medium.com/unipass/unipass-your-universal-crypto-identity-in-metaverse-b8b932f9313f
近日,由去中心化債券生態平臺D/Bond提交的《EIP-3475:AbstractStorageBonds》提案獲得以太坊基金會通過.
1900/1/1 0:00:00原作:@ljin18,cofounder@VariantFund,@AtelierVentures 粉絲文化 Web3目前最重要的趨勢之一就是對粉絲文化的重新構想.
1900/1/1 0:00:00金色財經報道,CelsiusNetwork首席財務官ChrisFerraro周五在與債權人舉行的破產聽證會上表示,公司現在可能有足夠的資金為其運營提供資金,直到今年年底.
1900/1/1 0:00:00作者:未未 我是Web3世界的小白。準確點,我是一個在移動互聯網世界還步履維艱的小白。比如因為搞不懂“雙11”的規則,我26年的人生中還沒參與過電商大促;又比如幾個月前,我開了QQ音樂會員,才發.
1900/1/1 0:00:00碳信用的代幣化可能會建立一個更高效的碳交易市場和更透明的監管環境,從而進一步促進地球的碳減排。原文標題:《環境金融化:一文了解Web3碳信用市場和ReFi再生金融》撰文:0x_Zoe9961編譯.
1900/1/1 0:00:008月24日消息,風險投資DAO組織OrangeDAO已籌集8000萬美元資金,資金主要來自其戰略投資者Algorand和NEAR,其余資金來自擔任該基金有限合伙人的DAO成員以及一些機構投資者.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