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web3”是對“web2”的改進。web2的商業核心邏輯可以理解為“羊毛出在豬身上”,信息和服務免費為用戶提供,但用戶數據可以用來精準投放廣告,科技公司變成靠廣告支撐的媒體公司。在web2中,用戶可以創造內容,但其工作到頭來是在為平臺的發展做貢獻,不能成為網絡的真正擁有者。而在web3中,數字資產可被確認權屬,用戶可創造屬于自己的價值,付出工作并得到所有權作為獎勵。如今web3處于“冰河時代”,深刻理解web3能讓我們抓住時代的機遇。本文來自編譯,希望對您有所啟發。
《紐約時報》的一篇文章提到:“一個價值數千億美元的全球產業幾乎在一夜之間崛起,而如今它正在崩潰。”web3這個行業的價值在幾周內估計已經下跌了65%以上。
而對于認真的“建設者”來說,無論是現在還是過去,“崩潰”都是建造的好時機。我從如今的web3“冰河時代”中看到了前所未有的機會。
1.歷史周期:市場崩潰和新時代的到來
2000年4月中旬,以科技股為主的納斯達克指數下跌了25%。它標志著被人們稱為web1的時代的結束。到2002年10月,納斯達克指數已經跌至低點,科技股從高點下跌了5萬億美元,即78%的市值。這就是“互聯網泡沫”的破滅。
互聯網時代是多金的,超過1000億美元的風險投資為互聯網的商業化提供了資金。我們能夠從中吸取一些經驗和教訓,但其中一些是令人困惑的,比如20世紀90年代的箴言:“信息想要免費”。
在崩潰的廢墟中,一些年輕的公司幸存了下來,其中包括亞馬遜、網飛和谷歌。同時還有一些新的公司成立了,比如YouTube、Facebook和MySpace。到2006年,一種新的商業模式出現了。正如《洛杉磯時報》當時向讀者解釋的那樣,“現在,互聯網的重點更多地放在了由在線廣告支持的免費服務上,而在線廣告一直在急劇增長。”
在危機中堅持下來的風險投資者接受了這種有爭議的新模式。如果“信息想要免費”,那么也許這種商業模式就是真正的媒體模式。使用先進的技術來創建引人注目的消費產品,允許它們被免費使用,并利用豐富的行為數據來有效地匹配廣告商和消費者。用戶免費使用服務,但他們的數據會被間接地使用。這成為了我們現在所稱的web2的基石,也是一大批令人眼花繚亂的科技公司背后的經濟引擎,其中最著名的是Facebook和谷歌。
BM:如果Ned當時“做正確的事”,blockone可能已經買了Steemit:有網友在推特表示,BM的影響力在遭到Steemit CEO Ned的針對后削弱。BM表示是對的,如果Ned當時“做正確的事”,blockone可能已經買了Steemit。相反Ned當時威脅說因為我的公開觀點要炒了我,造成了敵對的情況。之后他又想在沒有對EOSIO做出貢獻的情況下獲得blockone的一份收益。[2020/10/12]
在這種模式下隱藏著一個簡單的論斷:如果動機恰當,人們會為服務工作。這種見解延伸到了第二波web2創新浪潮,也就是后來著名的“零工經濟”。Uber這樣的公司出現了,司機和乘客都欣然接受了這項創新。Uber只是一個“市場”,是“司機和乘客之間的媒人”,而媒人可以一路抽成。
零工模式造就了另一種成功。
然而,一條直通線連接了所有web2贏家。無論是零工平臺、電子商務平臺、社交網絡還是搜索引擎的用戶,他們永遠都不可能成為網絡的所有者。他們可以是客戶或“合作驅動者”,但在任何情況下,他們的工作都不能轉化為平臺的所有權。用戶可能可以拿工資,但不可能享受企業的利益。能隨著企業的成長增加個人財富的人僅限于“創始團隊”、“投資者”,或許還有一些持有股票期權的員工。
平臺的這種地位似乎是合理的。創始人建立了數據系統、算法、品牌和營銷,他們籌集了資金,那么為什么“用戶”要成為所有者呢?畢竟,在構想和推出產品的艱苦工作中,用戶并沒有出任何力。他們甚至都不是投資者。用戶是目的,而不是手段。
2.web2:隱性成本
這個看似公平的交易在2015年開始受到質疑。有一種感覺是,這些科技互聯網公司得到了太多的好處。交換變得不平衡。一些看似無害、友好的平臺開始呈現出一種更黑暗的基調。人們開始談論“社交媒體成癮”、“喪失隱私”,以及后來的“虛假信息的興起”等等。氣候科學家可能把這些稱為“外部性”,這些都是web2商業模式的隱性成本。
這些公司的市值非常之大,甚至突破了萬億美元大關,這比許多國家的GDP都要大得多,讓人不免產生一種無力感:難道我們注定要永遠生活在一個由不負責任的科技公司控制的領域里嗎?而這些公司除了對其投資者負責之外,不向任何人負責。在這一點上,會有什么新的東西超越谷歌或Facebook嗎?
ETC Core:當前多數礦池和礦工已確認在正確的ETC主網上挖礦:8月5日早間,ETC Core官方發推稱,自ETC遭受51%攻擊以來,當前所有主要的礦池和多數礦工都已確認在正確的ETC主網絡上挖礦。[2020/8/5]
3.去中心化:web2缺點的解決方案?
2009年,一個名為“比特幣”的項目啟動。這聽起來像是一個非常愚蠢和古怪的想法,99%的人對此不感興趣。這是某種“數字貨幣”,就像游戲中的硬幣一樣。
但比特幣背后是一項創新,它沖擊了web2公司的建立方式的核心。至少在理論上是這樣。比特幣的設計者想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在中間沒有可信的中心權威機構的情況下,如何允許可信賴的交易?如果能找到答案,這將是個有趣的問題,意義深遠。
比特幣最初是一種游戲,設計者做出了如下承諾:
比特幣的發行量永遠不會超過2100萬。
每個比特幣都是獨一無二的,不可復制,這意味著它不能被偽造。
新比特幣的創造將與社區所做的“工作”相關,它們必須被“挖掘”。隨著時間的推移,挖掘的過程將變得更加困難,也就是說越早加入這項工作得到的獎勵越多。
所有這些都將由一個分布式網絡控制,沒有一個可以信任的權威中心機構來做出正確的決定。
不可思議的是,這些承諾成真了。人們為了好玩試圖打破這些所謂的游戲規則,但設計者緊守自己的承諾。因為他們堅持不懈,故事開始變得有趣,比特幣的價格開始上漲。早期的參與者購買比特幣是為了娛樂和游戲,現在他們發現自己的比特幣價值數千美元,然后是數百萬美元。比特幣的瘋狂發展超出了大多數人的預料,甚至造就了一些比特幣投資者的神話。所以公眾和媒體都注意到了比特幣,因為這些故事太酷了,不容忽視。
2013年,一種有趣的“幣”被推出,名為以太幣。以太幣是以太坊的一種數字代幣,被視為“比特幣2.0版”,采用與比特幣不同的區塊鏈技術。
它不太像比特幣,不僅僅是“錢”,它還有另外一組屬性。以太坊是一種協議,讓人們使用支持比特幣的軟件原則來構建技術產品和服務。它帶有一些感覺很重要的短語,比如“不可信的交易”、“去中心化”、“工作證明”等,以及最重要的一個:“區塊鏈”。
律師:不是所有混幣交易都是可疑交易 交易所應正確對待混幣服務:The Crypto Lawyers執行律師Rafael Yakobi在最新的播客節目中表示,雖然混幣服務對很多人而言是個敏感的話題,但不希望人們將混幣服務CoinJoin視為可疑活動。未來各交易所將決定如何對待CoinJoin,要么正式公布,要么私下公布。希望交易所追求的是,如果除了可以斷定一筆交易事實外,而沒有任何理由相信這筆正在發生的交易是可疑的,那么就不應該將這筆交易視為可疑交易。如果政府想要起訴犯罪事實,他們要做的是警察和偵探的工作,而不是監控。據悉,此前12月,推特用戶Catxolotl稱自己收到Binance Singapore通知,由于使用代幣混合服務CoinJoin,出于反洗錢規定和“風險管理”,Catxolotl遭遇一段時期的資金凍結。(AMBCrypto)[2020/4/13]
以太坊項目的創始人之一試圖解釋為什么這項技術與之前的技術如此不同,并在2014年提出了一個新詞“web3”來描述它。在很長一段時間內,并沒有很多人關注它。
但這些話很重要。“贏家通吃”的web2公司在后互聯網泡沫破滅時代走向了巔峰,仔細研究后,我發現這些話似乎擊中了將web2公司推向巔峰的商業模式的核心。
畢竟,谷歌、Facebook和Uber提供的核心資產是什么?他們創造和管理的是數據庫和軟件。只要有人“信任”這些公司,他們的服務就會奏效。如果人們“信任”Facebook上的朋友,就會很高興地與他們進行交流。如果銷售嬰兒服裝的零售商相信“詹妮弗”是一位住在加州的新媽媽,對嬰兒服裝很感興趣,那么Facebook就能獲得零售商的廣告收入。你可能“討厭”Facebook,或者只是使用它,但不管怎樣,關鍵是要“相信”它給了你你想要的東西。信任和仇恨可以并存,盡管不愉快。
試想一下,如果一個人也可以構建一個可信的數據庫和軟件系統,而且中間沒有一個權威中心機構呢?換句話說,如果你可以建立一個沒有Facebook的網絡會發生什么?
聲音 | 西安交通大學郭建瓊:區塊鏈如果無法正確利用,會重蹈P2P的覆轍:據西安網報道,10月31日,西安交通大學教授、西安市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副會長和首席經濟顧問郭建瓊發表文章《區塊鏈大“熱”下的“冷”思考》。文章指出,政策利好,只會傳導至區塊鏈概念股和少數主流加密貨幣,能否延續主要還是要看應用落地,行業政策有完整的整套邏輯。中國的區塊鏈產業起步早,人才足,相當于比其他國家先跑了一步,但目前行業內魚龍混雜,如何正確利用區塊鏈技術是個大挑戰,否則又會重蹈P2P的覆轍。區塊鏈產業不會成為監管外之物,而會成為監管的牙齒和新的治理工具。[2019/10/31]
比特幣做到了去中心化。那么在其他方面,我們能做到嗎?
4.擺脫中心:一個用戶擁有所有權的網絡
以肯定的態度回答這個問題成了一個非常令人興奮的命題。這可以說是具有革命性的意義的。如果你不需要一個中心權威,那么如何:
協調工作以建立產品或服務?
人們的工作有報酬嗎?
戰略是集體制定和決策的嗎?
所有權如何分配?
這些不僅僅是工程問題,也變成了“社會契約”問題。這些問題讓人想起了18世紀啟蒙運動的探索。這些社會契約問題需要得到回答,然后被寫入算法,也就是后來的“智能合約”(Smartcontract)。實際上,曾經的公司規章協議將需要作為區塊鏈上的“不可信”實體而存在。
這些問題,以及以去中心化的方式使用區塊鏈創新構建新產品和服務的方法,都是在巨大的外部成本的陰影下出現的。這也就是所謂的“賭場”。
2018年之后出現的絕大多數加密項目都是由賭場心態主導的。這個模式很簡單:推出一枚“幣”,然后說服人們盡早購買,然后盡快出手。
這種騙局式的模式很惡心,它玷污了“web3”。不過另一方面,這個“賭場”也帶來了大量的關注和資本。之后,市場崩潰了。2022年5月上半月,比特幣下跌了約25%。就像2000年互聯網泡沫崩潰時一樣,以太坊和其他更多的項目持續下跌。
韓國區塊鏈協會理事:ICO需要正確的規則來監管引導 :據Coinpost消息,韓國區塊鏈協會理事Nakoon Choi近日接受Coinpost采訪時表示,韓國政府目前雖然對ICO持有著較為強硬的制度,但并未明確表示禁止。他認為,韓國如果對ICO采取過于強勢的態度,將會導致許多ICO企業流向海外從而造成損失,應參考新加坡、瑞士等國的經驗,對ICO采取正確的監管引導措施。[2018/5/10]
5.正確看待2022年的崩盤
截至撰寫本文時,所有加密資產的總價值已從3萬億美元下降到8000億美元,下降了73%。到2002年,也就是互聯網泡沫破滅18個月后,所有科技公司的市值跌幅達到76%。然而,以實際美元計算,2000-2002年的下跌比2022年的要慘得多。
當時,《洛杉磯時報》估計,這些web1公司的公共價值峰值為6.7萬億美元,相當于今天的11.4萬億美元。這個生態系統的峰值資本額幾乎是web3的四倍,而當時的“互聯網人口”總數只是今天的一小部分:約4.15億,而現在是34億。
在“人均”的口徑上,每個“網民”的web3崩潰的成本約為每人65美元。在web1的崩潰中,這意味著每人高達2089美元。
請看下面的圖表。
圖片來源:Medium
打個比喻,web1的崩潰就像6500萬年前小行星撞擊地球,導致恐龍滅絕,而web3就像最后一次大冰河時代。
這是規模上的根本差異。
那么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呢?
6.Web3的“冰河時代”:對認真的投資者來說是完美的時機
與2000年互聯網泡沫破裂不同的是,2022年的投資者“彈藥”更為充足,即投資基金承諾為私營企業提供融資的資金更為充足。根據合約條款,這些資金要么隨著時間的推移得到配置,要么返還給基金投資者。那么,市面上有多少這樣的“彈藥”呢?
這取決于人們如何衡量,如果非要給出一個觀點,可以使用PitchBook搜索“風險投資”投資者希望投資“區塊鏈”的資金,查詢結果為470億美元的潛在資本。全球有122家基金符合這一標準。有些公司很有名,比如安德森·霍洛維茨基金,有些則比較不起眼,比如弗吉尼亞風險投資公司。
2022年的470億美元可能還達不到“天價”的標準。因此,在PitchBook中,如果把搜索范圍擴大到任何明確擁有“區塊鏈”投資授權的實體,這個數字會螺旋上升到760億美元。在這760億美元中,包括更可能被網絡冰河時代“嚇到”的投資者,如“對沖基金”和“企業風險投資”。這就是為什么“風險投資”這個標簽在整個過程中意義重大。
風險投資基金是專門為長期投資而設立的。安德森最新成立的web3基金的投資期限為12年,該基金于上月關閉,引起了廣泛關注。這意味著,如果你是該基金的有限合伙人,你會被告知,在2022年進行的投資可能要到2034年才會到期。別指望在那之前拿回你的錢!有45億美元的投資都簽署了類似條款。
在這種情況下,風投公司是否會“在意”冰河時代沖擊web3?會在意,但不是你想象的那樣。
如果你有12年的時間跨度,你可能會為在嚴寒時期投資而激動不已。嚴寒的氣候對認真的風險投資者來說是極好的,甚至可以說是最好的投資時機。遠比熱帶生態系統繁榮的日子要好。冰河時代對投資者有利,因為:
薄弱的團隊和項目會被冷落,留下一群更強大的候選人來考慮資金分配。
來自“游資”的競爭趨于消失。這些“太陽鳥”討厭寒冷。因此,風險基金獲得了投資機會,早期估值下降,交易競爭減少。
風投正確地設定投資者的預期。這是一只長期價值投資基金,所以沒有必要急于公開出售耐心投資是當務之急。如果你想獲得短期回報,那就去投資對沖基金吧。
冰河時代的市場氣候最適合早期投資。你可以一路騎著溫度計來到熱帶時代,然后光榮地離開,從始至終,氣候都是你的朋友。
當然,信奉那套“賭場”邏輯的人很生氣。他們是風險投資者的對立面,需要炎熱的熱帶氣候才能茁壯成長,才能炒作。嚴寒快把他們凍死了,不過這對我們真正的建設者來說是一件好事,我們正在艱難的事情上努力。
在“賭場”思維下,啟動web3項目要遵循以下步驟:
1.為項目定一個高高的價格,然后拿到錢。
2.從價格和金錢中產生興趣。
3.用這個價格來證明你的web3想法。
4.創建項目。
圖片來源:Medium
在冰河時代,由于天氣寒冷,順序顛倒了。現在的web3看起來是這樣的:
1.在獲得資金之前先創建項目。
2.展示新想法。
3.用最初工作的結果激發投資者/合作伙伴的興趣。
4.根據數據設定一個價格,為項目提供資金。
這一順序本質上是上世紀90年代初創企業風投的傳統方法。以下是一些在聰明的投資者眼中,有前景的web3項目的信號:
該項目是否為生態系統的參與者創造了有意義的、長期的激勵,以貢獻有價值的工作來換取社區所有權?
該項目是否有能力通過攻擊相同的市場,但以一種從根本上更可規模化、更可持續和更有競爭力的方式,推翻現有web2的統治地位?
是否存在一種使用web3代幣經濟學的自我維持的經濟模型,在沒有代幣經濟學的情況下,絕對不可能在web2中復制?
是否存在一個為代幣持有者創造流動性的巨大可持續市場?
每一個問題都是深刻的。其中一些,尤其是最后一個,明確地與“賭場”模式相矛盾。
7.代幣化經濟中的所有權
在web3的世界中,網絡是去中心化的,參與者通過對網絡的生產性貢獻獲得部分所有權。因此,該網絡中的代幣既是一種資產,也是所有權的一部分。它非常像證券,關鍵的區別在于你不能發行更多的證券,因為總發行從一開始就有上限。
代幣是通過社區認為有價值的工作而獲得的。和web2一樣,這也將是一個“贏家通吃”的動態系統。但與web2不同的是,web3的贏家將由該網絡的參與者所有,而不是由像Facebook這樣的大公司所擁有。
在這種情況下,允許非貢獻者僅為了金錢而賺取代幣對生態系統是有害的。這是web3未來必須理解的一個關鍵區別。公開銷售代幣的行為如果真的發生了,本質上將與項目的發展和健康不一致。它們會吸引投機者和短線交易者,并創造一條無需貢獻工作就能獲得價值的途徑。
市場擅長解決這些難題,在web3項目如何自我維持和長期融資方面,還有一些創新有待完成。從這個意義上說,這與21世紀初那個自相矛盾的時刻并沒有太大不同,當時人們清楚地意識到,如果“信息想要免費”,科技公司就必須變成靠廣告支撐的媒體公司。盡管這種想法在當時聽起來很瘋狂,但它最后成功了。
在web3中,“付出工作并得到所有權獎勵”的想法現在聽起來很瘋狂,但最終也會成功的。
冰河時代是“建造房屋”的好時機。你準備好了嗎?
譯者:Jane
只要建立在生態中的項目致力于去中心化,基礎層就會保持安全。 撰文:0xB4ff 編譯:aididiaojp.eth,ForesightNews 背景 混幣協議TornadoCash被制裁之后,許.
1900/1/1 0:00:00撰文:傅卓蕊 NeutrinoUSD按照穩定幣市值目前在Coinmarketcap上排名為第8,體量約為$6.3億,是穩定幣市場不可忽視的一股區域和全球力量.
1900/1/1 0:00:00頭條 ▌俄羅斯尋求與友好國家建立穩定幣跨境清算平臺9月7日消息,俄羅斯財政部副部長AlexeyMoiseyev周二表示,俄羅斯正在與幾個友好國家合作,為穩定幣跨境結算建立清算平臺.
1900/1/1 0:00:00今日早間,a16zCrypto工程合伙人MichaelBlau和a16zCrypto合伙人MasonHall宣布推出一款動態NFT“ProofofMerge”.
1900/1/1 0:00:001.開篇 我們之前專門寫了一篇文章介紹Synthetix的底層機制和原理,這篇文章我們想進行一個項目跟蹤,順便說說我們對于合成資產的理解.
1900/1/1 0:00:00原文作者:Jack(0x137),BlockBeats「我們顯卡已經全賣了,沒有恐慌。」在BlockBeats與多位礦工的對話中,這個觀點代表了大部分以太坊礦工.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