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物·資本seekforcapital丨專注于資本的極致探索
是旗下系列內容之一
連載:「格物·貨幣」中國貨幣簡史<上>
「格物·貨幣」中國貨幣簡史<中>
Ⅴ大突破大變革:紙幣
在金屬鑄幣壟斷中國貨幣史千余年之后,終于在北宋時期迎來了一次大突破、大變革——紙幣交子誕生,中國的紙幣時代開啟。
其實,在唐代時,古人們已有使用紙幣的嘗試——“飛錢”,飛錢是一種異地匯兌票券,是紙幣的雛形。
北宋初期,當時四川地區使用鐵錢,面值小,重量沉,不便攜帶,使用起來極為不便,特別是用于大額交易或者商旅遠行時。于是商人們發行了一種紙質的兌換券,即中國最早的紙幣“交子”,交子可兌換成鐵錢,代替鐵錢流通使用,極大方便了交易。交子的誕生,是建立在宋朝繁榮的商業沃土之上,是民間商人的智慧成果。
▼圖:北宋交子,來源于網絡。
后來商人的交子不能兌現,由宋政府出面干涉,并將交子改為官辦。宋仁宗天圣二年在益州設交子務,次年發行官交子,這是中國最早的官方紙幣。官交子分界發行,三年一界,屆滿以新交子收回舊交子。
如果民間交子只是貨幣形態、材質、鑄幣技術的重大突破,那么官辦交子,就象征著一次深刻的貨幣史變革。官交子的問世意味著紙幣正式獲得官方認可,中國貨幣史從單一的金屬鑄幣時代,進入到金屬鑄幣、紙幣共存的時代,奠基了之后的單一的不可兌現的法定紙幣時代。
宋政府將民間交子快速采用轉為官辦,并不是出于對新事物的熱崇,而是在財力空虛壓力下的應急之策。北宋常年受遼國侵擾,不得不養重兵以備,軍費開支龐大,財政匱乏,而發行紙幣正在能解決財政赤字之憂。
官交子最初發行時,以四川鐵錢為鈔本,但是十幾年之后宋仁宗慶歷年間,宋政府就開始發行無鈔本的官交子,到宋神宗熙寧五年以后,兩屆交子同時流通,交子發行量過大,由此產生中國歷史上第一次紙幣貶值。此后,為募兵籌餉,官交子越發越多,交子繼續貶值。紙幣無鈔本發行、數量濫發,均是政府利用紙幣無償剝取民眾財富的工具,因而,官方紙幣誕生之初,就帶有鮮明的掠奪性。
宋徽宗崇寧四年,宋政府在部分地區發行了一種新紙幣“錢引”,四川一時仍用“交子”,交子的流通并不廣泛。1107年,宋政府將“交子務”改名為“錢引務”,1109年,將四川交子改名為錢引,發行不置鈔本,舊交子不許兌換。
1127年宋政府南遷后,為補充軍費,大肆增發錢引,造成錢引貶值。南宋時,除了四川錢引外,還有其他紙幣,有一類是“關子”,關子最初使用時類似于唐代飛錢,也是一種匯票性質的紙幣,關子也分好幾種;還有一類是“會子”,會子產生于民間,1160年改為官辦,初行于兩浙地區,后來通行各路,會子流通最廣。此外,南宋還有一些地方性紙幣,僅在兩淮地區流通的“兩淮交子”,還有在湖廣地區流通的“湖廣會子”。
LayerZero宣布上線zkSync Era主網:4月27日消息,全鏈互操作性協議LayerZero宣布上線zkSync Era主網。[2023/4/27 14:31:23]
▼圖:南宋時期關子,來源于網絡。
▼圖:南宋時期會子,來源于網絡。
南宋時期,會子濫發非常嚴重,到嘉定二年時,會子流通額較1168年時已增加至41倍,會子快速貶值50%,之后會子繼續猛增發行量,開啟瘋狂貶值,形成超級惡性通脹,到南宋末年時,一貫會子已經不值一文錢。
另外,宋政府每次新發一屆紙幣,總規定新紙幣兌舊紙幣為一比幾,比如:新紙幣100文值舊紙幣1000文,這就相當于舊紙幣幣值一下縮水了90%,民眾的財富蒸發了90%。這種新鈔換舊鈔比例兌換的方式,是宋政府面對通脹惡化的“亡羊補牢”式的挽救措施,但之后又因濫發而致“破牢百洞”,宋政府信用崩潰。有學者預計,如果按南宋政府最初發行的會子和南宋末年的會子作對比,通脹高達億萬倍,南宋會子貶值是中國貨幣史上最嚴重的紙幣貶值案例之一,在全球范圍內也屬罕見。
南宋時,雄踞北方于宋政府形成對峙的金國也在學習漢宋發行紙幣。金國發行紙幣叫做“交鈔“。
海陵王貞元二年,設交鈔庫,發行交鈔,按面值分十等,以七年為期,到期以舊換新,后改為無期限。交鈔的形制基本仿自交子和錢引。
貞元二年發行的交鈔數量并不大,自1189年起,交鈔開始貶值,金政府廢止七年新鈔換舊鈔的慣例。1193年時,金政府發行官俸全用交鈔,導致發行量大增,通脹日益嚴重,一時間,交鈔在民間遭到抵制和非議,金政府為了繼續推行交鈔,嚴禁議論鈔法難行,并強制民間大額交易必須用交鈔,不能用銅錢,商旅攜帶銅錢,也不得超過十貫。后來,金政府發行交鈔越來越多,還發行超大面值的交鈔,最大面值有一千貫,大面值交鈔繼續狂貶,民間交易只用銅錢,但金政府依然強行要求用交鈔。
金晚期時,還發行了“貞祐寶券”“貞祐通寶”“興定寶泉”“元光珍貨”等紙鈔,不過均以急劇貶值而告終。從1193年到1234年金滅亡,這四十年間,金政府發行的紙幣累計貶值至少百萬倍,與當時的南宋會子一起,一并列入中國貨幣史上最嚴重紙幣貶值“雙典型案例”。
紙幣在誕生的前兩百年里,人們對紙幣的認知并不深刻,只是它相對金屬鑄幣的便利和優勢,但不知道它潛藏的巨大缺陷。紙幣相對于金屬鑄幣,它具有無實用性和無限發行性,一旦被政府掌控,它就會變成一種政府掠奪民眾財富的合法工具。而濫發紙幣反過來也會摧毀政府信用,導致幣制混亂,社會動蕩,甚至政權顛覆。
沙特爆冷戰勝阿根廷,沙特主題NFT銷量增加超3倍:11月23日消息,據外媒報道,在昨晚卡塔爾世界杯沙特阿拉伯2比1爆冷擊敗奪冠熱門阿根廷后,沙特主題的NFT系列“沙特人”的銷量激增387%。與此同時,阿根廷球迷代幣ARG在過去24小時內下跌24.82%,目前價格為5.28美元。
據悉,球迷代幣在世界杯開始前經歷了大幅修正,包括葡萄牙(POR)和巴西(BFT)在內的其他球迷代幣在周一都出現了下跌,表現不及比特幣(BTC)和以太幣(ETH)。(CoinDesk)[2022/11/23 7:59:25]
如果把宋金濫發紙幣的歸罪于對紙幣的懵懂認知期,那么元朝時,人們對紙幣的認知就很清晰了,元朝汲取了宋金發紙幣的教訓,制定了一套比較完善的紙幣流通制度。而且,元代是中國古代史上最盛行紙幣的時期,元政府在全國主推紙幣,流通中大部分都是紙幣,白銀較少,銅錢更少。
元朝早在大蒙古國時期,就已經受宋金的影響發行紙鈔了,在忽必烈年登基為大蒙古國皇帝前,已發行有太宗銀鈔和憲宗銀鈔。1253年時,元憲宗設立交鈔提舉司,專管行鈔事宜。
1260年忽必烈登基后,發行“中統元寶交鈔”,以絲為本位,兩為單位,交鈔二兩值白銀一兩。同年十月,又發行“中統元寶鈔”,按面值分十等:十、二十、三十、五十、一百、二百、三百、五百文和一貫、二貫,寶鈔一貫等于交鈔一兩,二貫值白銀一兩,后來統一以兩為單位,一兩即一貫,五十兩為一錠。以前舊鈔以中統鈔兌收,元滅金和宋后,也將宋金舊鈔以中統鈔兌收。中統鈔在整個元代始終通用,在流通中占主要地位。1275年,元政府發行小額厘鈔,分二文、三文、五文三種,三年后停印。
▼圖:中統元寶交鈔,面值“一貫”,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1287年,元政府發行“至元通行寶鈔”,按面值分十一等,至元寶鈔一貫當中統鈔五貫,兩者并行,至元鈔兩貫當白銀一兩,二十貫當黃金一兩。
▼圖:元代至元通行寶鈔,面值“貳貫”。現藏于中國錢幣博物館。
元政府為配合發行至元鈔而頒布的《至元寶鈔通行條畫》十四款,是中國最早的較完備的幣制條例,對后世的紙幣流通制度有著深遠的影響。
《至元寶鈔通行條畫》中規定了:元中央政府壟斷紙幣發行權,嚴禁私人偽造,對偽造者處重刑;寶鈔為唯一法嘗貨幣,嚴禁金銀銅錢流通,民間不得私自買賣金銀,把金銀集中于官庫;設立鈔券提舉司,專管印鈔、發鈔事宜,并在全國設有分支機構,形成完善的紙幣專管機構;發行寶鈔前撥付足額鈔本,鈔本由各地官庫保管,官庫還負責掌管金銀的買賣;制定鈔與銀、鈔與銅錢、鈔與鈔,新鈔于舊鈔之間的倒換官價;官私各種支付都可用寶鈔,讓寶鈔通行全國等。
Coinsillium CEO:CBDC與現有加密貨幣相比沒有明顯優勢:8月27日消息,Coinsillium首席執行官Eddy Travia并不擔心CBDC迅速發展的影響,因為他認為對于消費者來說,CBDC與私人加密貨幣相比沒有“明顯優勢”,在未來的貨幣市場中只會非常“小眾”。然而,一個好處可能是央行和零售銀行之間的競爭,Travia認為這對消費者可能是有利的。
據悉,Coinsillium是專注于區塊鏈技術(尤其是NFT)的開放式金融風險運營商。該公司預測,NFT將很快包含更多的商業用途,例如票務和數據用途。(Cryptoslate)[2022/8/27 12:52:01]
《至元寶鈔通行條畫》完備、縝密,其中許多思想都是非常前沿和正確的,對后世各代政府的法定紙幣發行都有著深遠的指導意義。另外,元朝國土遼闊,紙幣流傳至國外,且被國外效仿發行,如印度、日本、波斯等,紙鈔發行和流通的思想也廣傳播海外,影響著世界紙幣史的發展。
元代雖制定了完備的紙幣制度,但是并未能逃過濫發的命運。蒙古大軍常年對外擴張,財力極虛,因而濫發紙幣成為必然之選。
中統鈔的貶值顯現于1280年,隨后幾年,物價高漲,人們生活困難,于是才有1287年的至元鈔,至元鈔以1:5的面值比例兌換中統鈔,說明物價已經至少漲了五倍。至元鈔發行之后,和中統鈔并行流通,而且元代發行紙幣不分界、不定期限,因而新鈔、舊鈔同時流通,導致流通中的紙鈔不斷累積,成倍增加,通脹惡化。
1309年,元政府發行“至大銀鈔”試圖挽救貶值危機,至大銀鈔按面值分十三等,最小二厘,最大二兩,每兩等至元鈔五貫,或白銀一兩,或黃金一錢。同時,還恢復使用銅錢。不過,至大銀鈔三年后被廢止。同時,至元鈔的濫發仍在持續,到1329年,流通中的紙鈔較1287年時增加了六七倍,而相比1260年時增加了30-60倍。
除了濫發紙鈔,元政府還自毀行鈔法令,鈔法遭到破壞,民間也存在私造偽鈔的現象。
元末1350年時,元政府再次試圖挽救紙鈔,發行“至正交鈔”,無鈔本,不兌現。不過至正交鈔還是被濫發,物價繼續飛漲。
元朝雖然完備的紙幣制度,但是由于執行不力,政府濫發,引發社會動蕩,農民起義,最終自食惡果,元朝覆亡于朱元璋領導的農民起義大軍之中。
朱元璋建立明朝后,在洪武八年,設寶鈔提舉司,下設鈔紙、印鈔兩局及寶鈔、行用二庫,頒行鈔法,發行“大明通行寶鈔”,按面值分六等,有:一百文、二百五、三百文、四百文、五百文、一貫,一貫等于銅錢一千文,或白銀一兩,四貫合黃金一兩。明政府發行的紙鈔不能兌換成金銀,金銀只能賣給明政府兌成紙鈔。洪武二十二年,增發五種小面值“大明通行寶鈔”,有:十文、二十文、三十文、四十文、五十文。
▼圖:“大明通行寶鈔,面值一貫,桑穰紙印刷,呈淺青色。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Galaxy Digital創始人:去杠桿化進程已完成90%:7月7日消息,知名加密投資機構 Galaxy Digital 創始人 Mike Novogratz 在接受 CNBC 采訪時表示,針對加密的去杠桿化進程感覺已完成 90%,但問題是價格的上漲需要更大的敘事和新的資本。[2022/7/7 1:58:16]
大明寶鈔始行后,明代各帝均未改變過大明寶鈔的名稱或形制,繼續按最初的大明寶鈔發行,整個明代兩百七十多年就只發行過大明寶鈔這一種紙鈔,而且最大面值始終是一貫,沒有發行過更大面值的紙鈔,這種高度的連貫性和統一性在中國貨幣史上實屬罕見。
明初時,明政府大力推行紙幣,禁用金銀交易,只鑄造了少量銅錢,對銅錢也時禁時放,但是事與愿違,大明寶鈔發行后就一直貶值,漸漸被民間棄用。
明初洪武年間,明政府幾乎每年都對外用兵,為解決軍費而大量發行紙鈔,造成紙鈔貶值。到洪武三十年時,一貫寶鈔只值銅錢71文,值白銀0.071兩,相當于紙鈔兌銅錢和兌白銀價值都縮水了93%。
洪武之后的永樂年間,財政開支龐大,寶鈔更是濫發,是整個明朝通脹最為劇烈的時期。到洪熙元年時,官米價較洪武九年漲了二十五倍,這還只是按照官方俸祿發放計算的,如果是民間市價計算,那漲得更多。
明政府試圖遏制貶值,措施包括:停發新鈔,銷毀舊爛鈔;增加稅收,收縮流通中紙幣;重罪厚賞,強迫人們使用紙鈔。這些措施暫時性緩解了紙鈔貶值,不過未從根本上解決問題。明朝流通中紙鈔過多的“病根”是:明政府不用新鈔回收舊鈔,只發行,不回收,這必然會造成流通中紙鈔越積越多,這是明代鈔法的一大漏洞,而且大明寶鈔發行不分界,不兌現,政府發行隨意,毫無約束。
大明寶鈔因貶值嚴重,漸漸被民間棄用,百姓轉向用白銀和銅錢。1435年和1436年,明政府無奈宣布取消銅錢禁令和銀禁令,紙幣讓位于白銀和銅錢,而同時依然承認大明寶鈔的通行力,但是民間已基本不用紙鈔,流通以白銀為主,銅錢為輔。再往后,大明寶鈔更是一路飛跌,如同廢紙,大明寶鈔就這樣逐漸銷匿。
明朝時錢莊興起,主要從事錢幣兌換業務,包括金銀、銅錢、紙幣的兌換,大明寶鈔停用后,民間的當鋪或錢莊發行紙鈔,在民間流轉使用,這些民間紙鈔能兌換銅錢或銀兩,因而也被稱為“錢票”或“銀票”,明政府并未對其禁止。
到清朝時,清政府發行紙幣較為謹慎,滿洲人是金人的后裔,因而對之前金國的紙幣瘋狂貶值有過刻骨銘心之痛,所以發行紙幣一般為度一時難關,難關一過,就停用廢止。也正因如此,清朝的紙幣大致可分為三個明顯的階段:一,順治年間的鈔貫;二,咸豐年間的官票和寶鈔;三,清末光緒宣統的兌換券。
順治八年,軍費開支大,財政入不敷出,于是清政府發行紙幣“鈔貫”,鈔貫發行量較少,而且十年后即停止發行了。此后的190多年,清政府再也沒有發行過紙鈔。
摩根大通:礦工拋售BTC或將持續到2022年第三季度:6月25日消息,由Nikolaos Panigirtzoglou領導的摩根大通策略團隊最近發布報告稱,如果比特幣礦工盈利能力未能提高,為了滿足持續成本或去杠桿化將會選擇持續拋售比特幣,這種情況可能會持續到今年第三季度。
目前,全球電力成本飆升和加密市場整體走低等壓力都在打擊加密礦企的盈利能力,礦工們正試圖通過削減成本和出售部分比特幣來提高利潤。
此外,比特幣礦工還要面臨債權人和其他交易對手帶來的巨大壓力,那些通過高杠桿借貸獲取資金的礦工甚至會引發更大規模的連鎖反應,導致加密貨幣借貸服務提供商和對沖基金公司破產。(雅虎財經)[2022/6/26 1:31:37]
雖鈔貫停發,但民間的各類錢莊和典當鋪仍在發行各種銀票和錢票,這些民間銀錢票十分繁雜,貨幣功能也有限。當時清政府對于市面上的民間私票并不禁止,民間私票在整個清朝一直存在,從未被取締。
咸豐三年,清政府發行兩種紙幣:一、大清寶鈔,以銅錢為單位,又稱“錢鈔”或“錢票”,按面值分九等;二、戶部官票,以銀兩為單位,又稱“銀票”,面值分等較多。咸豐寶鈔和官票發行后很快就發生通脹,到1861年時,寶鈔和官票被清退出市場,和順治鈔貫一樣短命。
▼圖:大清寶鈔,票面上書“準足制錢五百文”,即面值五百文制錢,咸豐四年制。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清朝戶部官票,票面上書漢滿文“戶部官票”,中書“準二兩平足色銀伍拾兩”,即面值五十兩白銀。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此外,咸豐年間,不但本國錢莊銀號發行的私票在市面上流通,一些在華設立的外商銀行也大都在中國境內發行鈔票流通,外商銀行的鈔票分為兩類:一種是銀元票或銀兩票,另一種是以外幣為單位的鈔票。清政府也從未禁止外商銀行的鈔票,此后一直到新中國成立,外商銀行鈔票一直都在中國境內流通。
▼圖:清朝時,外商在華銀行發行的各類紙鈔,這些外國銀行紙幣不受清政府的監督,也不向清政府登記。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到光緒二十三年,清政府設立中國通商銀行,次年發行銀兩票和銀元票,用中英兩種文字,這是中國最早的銀行兌換券,也是中國最早的新式鈔票。接著,各省的地方官錢局也開始發行新式鈔票,湖北官錢局最先發行,各地方官錢局發行的紙鈔并不統一,印刷和面值各異,限于本省或某些地區流通。
▼圖:中國通商銀行拾兩銀票。票面正面中央寫有“中國通商銀行”、“拾兩”,“憑票即付”、“執此為照”、“京城京平足銀”、“只認票不認人”,背面皆用英文。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圖:湖北省官錢局十兩銀票,票面正面中央書“湖北官錢局”、“憑票取估平寶銀拾兩整”、“光緒三十年正月吉日”、“閏字第柒百號”以及湖廣總督張之洞和湖北巡撫端方頭像;背面為光緒二十九年發布的告示。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光緒三十年,清政府戶部設立戶部銀行,次年印制“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為清政府首次發行的官方紙幣,也分銀兩票和銀元票,票面都印有地名,限當地使用。
▼圖:大清戶部銀行拾圓兌換券,票面正面中間寫“拾圓”,中下橫寫“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地名“天津”;票面右邊豎寫“天津通用銀圓”;左邊豎寫“光緒三十二年印”,背面全用英文。現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
之后,大清戶部銀行,改名為“大清銀行”,光緒三十三年后,大清戶部銀行兌換券的票面改用大清銀行名稱,其他的圖案文字均不變。
清朝末年時,中國境內流通的紙幣十分繁雜,按發行單位可分為五類:一,清中央政府;二,各省官銀錢局,為各省官方金融機構,每省都當有一家,有些省份有兩家,發行紙幣數量較多;三,民間的信用機構,如錢莊、當鋪、銀號、票號等,雖然每家發行的數量不多,但總加起來,數量也相當多;四,中國本土的新式銀行,如中國通商銀行和交通銀行,還有其他中國人自設的銀行,發行紙幣的有十家,發行紙幣量少;五,外商在華銀行,大約有十二三家,發行紙幣量也較多。
清朝快滅亡時,宣統帝試圖統一紙幣,但是很快辛亥革命爆發,清政府覆亡。
辛亥革命后,北洋軍閥政府控制政權。1912年2月,北洋政府將大清銀行改名為“中國銀行”,1913年,北洋政府規定中國銀行為國家中央銀行,代表國家發行紙幣,之后1914年,交通銀行也成為北洋政府的官方銀行,也代表國家發行紙幣。交通銀行是1908年成立的清政府官辦銀行。
▼圖:北洋政府時期,中國銀行發行的“壹佰圓”國幣。來源于網絡。
民國初時,各省的地方銀行和官銀錢號仍與清末一樣,皆在繼續發行各種紙幣,且嚴重濫發,這使得中、交兩行的紙幣推行遇到阻力。北洋政府試圖統一紙幣,在1915年頒布了《取締紙幣條例》,但由于地方軍閥割據,條例無法推行。
1916年還爆發了著名的“京鈔風潮”,當時袁世凱將中國銀行和交通銀行的儲備現銀挪用一空,導致無法中、交兩行的紙鈔無法兌現,爆發停兌危機。
從民國初一直到1935年國民政府法幣改革,由于政權分裂,政局動蕩,中國境內的紙幣流通狀況就十分混亂,各類民間金融機構和地方官銀錢局都在各自發行紙幣,私票盛行。
1927年南京國民政府成立后,中國逐漸形成“大四行”為中心的銀行體系,其中,中央銀行由國民政府于1928年設立,為國民政府的政府銀行,中國農民銀行是由豫、鄂、皖、贛四省農民銀行于1935年合并而成。
1935年11月,國民政府頒布法幣改革,將紙幣發行權集中于“大四行”,大四行發行的紙幣為法幣,一切公私收付均用法幣,其他各類紙幣不準增發,并限期兌換為法幣;同時,民間的各類白銀或銀本位幣都要兌換成法幣,相當于實行白銀國有;法幣盯住英鎊和美元,成為英美共管貨幣。
▼圖:國民政府中央銀行“壹仟圓”樣票,印制于中華民國三十四年,現藏于中國錢幣博物館。
1935年法幣改革在中國貨幣史上具有里程碑意義。法幣改革使得鑄幣權實現了集中統一,此后,中國的混亂貨幣流通狀況趨于統一。更重要的是,法幣改革標志著中國的紙幣時代正式從“可兌現”階段轉向“不可兌現”階段,中國貨幣史從“金屬紙幣、紙幣共存時代”,正式轉向“單一、純粹的法定紙幣時代”。此后至今,紙幣在貨幣流通中占據壟斷地位,紙幣本身是一張毫無價值的紙,其存在和流通全靠政府的信用做支撐,以政府強權而推行。雖然此前早在宋朝時就已出現不兌現的紙幣,但是當時紙幣不兌現并未以法律的形式確認下來,而且宋金元明清時期,白銀和銅錢依然流通,紙幣時常都能兌換成白銀或銅錢,紙幣也并無壟斷地位,因而當時的紙幣仍處于金屬本位制狀態,而不是純粹的紙幣本位制。
法幣改革不久后就是抗日戰爭,龐大的軍政開支壓力下,國民政府濫發紙幣,抗戰八年,重慶物價上漲1226倍,法幣膨脹478倍,形成超級惡性通脹。之后的國共內戰三年,又是一輪超級惡性通脹,到1948年8月,法幣數量是抗戰前夕47萬倍,物價是抗戰前3492萬倍。又是一次中國貨幣史上罕見的紙幣惡性貶值!
新中國成立前夕,1948年12月,中共成立中國人民銀行,發行“中國人民銀行券”,即人民幣。1948年12月至1953年12月,第一套人民幣陸續發行。
▼圖:第一套人民幣伍拾圓,來源于網絡。
1951年底,人民幣實現全國統一流通,為中國境內唯一法定貨幣。
到目前為止,人民幣共已發行五套,現流通中的基本都是第五套人民幣。建國初期,萬業凋敝,百廢待興,人民幣也未逃過惡性通脹的厄運。
此外,在中國計劃經濟時期,還出現過一種特殊的紙幣——票證,存續了四十多年,直到上世紀90年代才退出流通。
紙幣自誕生以來已有千年,而不兌現的法定紙幣在中國已行用八十多年。目前,全世界各國基本均用不兌現的法定紙幣,僅靠政府信用支撐流通,而紙幣濫發和幣值不穩定的問題也沒有哪國政府能有效解決,紙幣的致命缺陷依然無解。
主要參考文獻
《中國貨幣史》第二版,彭信威,上海人民出版社,2015.4
《中國貨幣演變史》第二版,千家駒郭彥崗,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
《中國歷代貨幣形制與融通》,張履鵬等編,河南人民出版社,2010.9
版權聲明
本百家號“格物資本”發布的所有原創內容,包括但不限于:文稿、圖片、漫畫、音頻、視頻等,其版權均歸屬于本號及其運營者,未經授權,不得擅自轉載、修改或發布。
版權所有,侵權必究!
系列
「格物·貨幣」中國貨幣簡史
「格物·貨幣」中國歷代貨幣全覽丨紙幣篇
提到朋克精神,想必都不會陌生。上世紀八九十年代,朋克作為亞文化開始流行起來,而它的表現形式,常常與音樂、服裝、電影甚至文學聯系在一起.
1900/1/1 0:00:00熱點聚焦 據bitcoinexchangeguide消息,隨著越來越多的加密貨幣被開采,目前的加密貨幣挖礦行業利潤也相應減少.
1900/1/1 0:00:00比特幣被打的殘血,還有叫阿姨的幣這是2019年寫的第一篇關于區塊鏈、數字貨幣的文章,我三組圖文數據跟大家說說,比特幣為首的數字貨幣在2018年被打殘血之后,2019年會是個什么狀態.
1900/1/1 0:00:00隨時可能搶奪比特幣光芒的以太坊不能否認:比特幣的光芒實在太耀眼了,鮮花掌聲有之,雞蛋口水有之,似乎它儼然已經成為了「加密貨幣」的化身;而與此同時,更加年輕.
1900/1/1 0:00:00交易數據加密儲存在互聯網虛擬世界構成區塊,以交易時間排序組成區塊鏈,區塊鏈的基礎算法和存儲信息的格式成為搭建比特幣的基礎.
1900/1/1 0:00:00這年頭,有關健康的話題大家是越來越關心了。畢竟……誰都想多活幾年。諾貝爾獎年年頒,要說老百姓最關心的,或許就是文學獎和生理學或醫學獎了.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