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我們看一些不可思議的數學知識,今天要介紹的第一個顛覆常識的數學知識是,有些無窮集合要大于其他無窮集合。你可能會納悶了,無窮集合不都是無窮嗎?怎么還有大于小于這一說,事實上所有無窮集合的大小并不都是相同的,數學家可以將它們從大到小進行排列,比如說整數集合,就要小于實數無窮集合,也就是所有數字的集合,而且數學家甚至可以說明無窮集合的大小關系,標記為阿列夫0的整數集合的元素數量,同實數集合的元素數量阿列夫1之間關系為,阿列夫1等于2乘以阿列夫0。
這里面阿列夫是希伯來字母,用以表示無窮
這一概念是19世紀德國數學家康托爾提出的
康托爾
關于康托爾的具體思想,恐怕就不是我們凡人能夠理解的,總之他的這一概念既沒有得到證實,也沒有能被證明是錯誤的。事實上科學家已經證明這一概念是不可判定的,而對于另外一些無窮集合來說,它們的則是等勢的,比如分數無窮集合就并不比整數集合大,因為我們通過在數學上對其進行排列,可以發現每一個分數都能與一個整數相對應,反過來也是如此,而在實數和整數之間,卻無法建立這樣的對應關系。總之記住,無窮不等于無窮,康托爾不是人就行了,關于數學的第二個匪夷所思之處就比較燒腦了,那就是大部分的數學真理是不可以證明的。
Michael Saylor :比特幣是十年來最具顛覆性的力量:金色財經報道,MicroStrategy 首席執行官Michael Saylor表示,我們認為比特幣是十年來最具顛覆性的力量。MicroStrategy 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 Michael Saylor 加入“Squawk on the Street”,討論加密貨幣的狀況、公司的軟件業務和第四季度業績,由于比特幣仍然是核心資產,這些業績未能達到預期。(CNBC)[2022/2/3 9:28:28]
我們初中都學過幾何,而歐式幾何的基礎便是那幾條可憐的公理,老師告訴我們這幾條公里是不可證明的,但其他所有的定理,都可由這幾條公理出發得到證明。所以我們一直認為,從理論上來說,數學領域內的所有真的東西,都是可以證明的,對有著“精確科學之后”美譽的數學來說,對所有的真理進行嚴格的證明,也正是其所追求的。但事實是真實陳述的數量要大于可證明的數量,而且這一命題本身竟然已經得到了證明,證明者為奧地利數學家哥德爾。
哥德爾
時間早在1931年,哥德爾使用的證明工具被稱作“元數學”,這個元數學是對邏輯本身一步一步進行說明的一種數學語言,這一證明的關鍵之處,就在于構建一個既為真卻又不可證明的陳述,就像著名的說謊者悖論一樣,這句話是“這一陳述不是可證明的”。
福布斯:數字人民幣是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嘗試:福布斯今日刊文《數字人民幣是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嘗試》。文章稱,隨著中國與發展中貿易伙伴更加緊密地融合在一起,其將試圖在世界范圍內增加新技術標準,包括數字貨幣技術標準,以克服由美國驅動的全球秩序的經濟規則。隨著對人民幣的國際認可增加,以及其為收集和使用豐富的金融數據制定標準的能力,數字人民幣是中國試圖顛覆全球金融秩序的核心。尚不清楚其他世界大國如何應對這一嘗試。但是,隨著世界穩步走向數字貨幣,加密貨幣仍然是基于用戶的對沖工具,為傳統金融秩序以及新的及合并的金融秩序提供了替代方案。[2020/8/28]
我們可以簡單分析一下,假如這句話是真的,那么不合邏輯的推理,就讓人首先確信該陳述是不可證明的,而如果這句話是假的,那么該陳述就可被證明,它所表述的內容就是真的。由此一來“這一陳述不是可證明的”這句話就是真的,從而反駁了最初的假設,證明完畢。
但是也正是該陳述的不可證明性,反過來證明了其真實性,既在本質上無法證明,又必定是真實的,僅僅這個例子,就足以體現數學的不完全性。所以以公理進行的邏輯判斷為基礎的證明方法,其實無法適用于數學真理的所有領域,這便是“哥德爾不完備定理”,這一定理告訴我們,任何數學定理,都會產生出能使整座數學大廈崩潰的謬誤。
聲音 | Darrell Duffie:數字貨幣很可能會顛覆銀行業的商業模式:斯坦福大學商學院金融學教授Darrell Duffie預測,除非銀行想出更快、更便宜的轉賬方式,否則在未來十年內,以各種形式出現的數字貨幣很可能顛覆該行業的商業模式。“未來即將到來,這將對那些沒有參與該計劃的傳統銀行造成很大的破壞。”這種顛覆不一定來自比特幣之類的東西。它更有可能來自與美元或其他主要貨幣掛鉤的穩定幣。它也可能來自央行提供的數字貨幣——而且大多數央行都在考慮這種可能性。或者它可能來自科技公司,比如Facebook,他們想方設法繞過銀行。(斯坦福大學商學院)[2019/10/25]
雖然我們可以把數學命題納入集合論等范圍較廣的理論中,但這樣一來,“集合論是嚴密的”這一命題自身,卻成為了無法證明的,所以哥德爾已經被控制,不知道你聽明白沒有,反正我是不明白。
那么咱就當明白了就行了,今天要說到第三個事實也很讓人抓狂,那就是偶然是很難的,我們常以為人世間,都是一切偶然性的結果,但是事實并非如此,比如你讓計算機隨機生成一列數字,你敢說這是偶然的嗎,恐怕未必。因為它也有其生成規律,還比如說拋硬幣,也不是偶然事件,因為沒有任何一枚硬幣會是十全十美的,所以拋擲的結果一定是偏向于一面,可見偶然如此難以發生。正是因為在人類世界中,法則支配著一切,那么有沒有真正的偶然呢?當然有,這就不是人類世界了,而是量子世界,這也是自然偶然的源頭,如果我們把光子一個接一個地生產出來,然后射向半反射鏡面,那么平均50%的光子可以穿過鏡面,另外50%則會發生反射,而光子是穿過還是反射,我們是無法預測的,這才是真正的隨機與偶然。
金色相對論 | 中國萬網創始人:區塊鏈可能會顛覆整個金融產業:在本期金色相對論之掌柜調查署上,針對區塊鏈是否有機會顛覆互聯網問題,中國萬網創始人張向東表示:不一定是顛覆互聯網,但是可能會顛覆整個金融產業。互聯網是區塊鏈的基礎,它們不在一個平面上。區塊鏈的技術建筑于互聯網之上。人類社會的技術就是這樣一層一層疊加起來的。[2019/4/11]
好了今天再這樣下去
那么我們接下來就來看一些匪夷所思的數字真相,首先我們人體皮膚表面的微生物數量,是地球總人口的100倍,在我們大約2平方米的皮膚表面上,大約為1萬億個微型居民提供了棲身之所,這些無害的房客,能夠預防外來有害細菌的侵入,當然了這其中也有個別搗亂分子,而如果放眼我們體內的話,人體內的細菌要多于構成我們身體的細胞,成人體內大約有75萬億個細胞,但細菌的數量甚至會超過1000萬億。所以事實是,人體至少90%是由細菌構成的,而且這些數以千種的細菌,還在我們的體內形成了名副其實的生態系統,這些生態系統對于消化、免疫以及腸發育來說,都是不可或缺的,不過這么想來,依然讓我們細思極恐,難不成我們是一種細菌操縱的生化危機的產物。
楊東:區塊鏈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近日,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楊東接受媒體采訪,他表示區塊鏈是一項顛覆性的技術。在他的調研中發現,區塊鏈目前已經在很多應用場景中有了成功的案例。貴陽、青島、婁底、杭州、江西贛州、深圳、重慶渝中區等地都開始對區塊鏈產業基地進行建設。食品安全、能源、電子存證、數據保存、數據庫,以及政府的監管等應用場景也都在嘗試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績。他認為:“如果我們錯過利用區塊鏈技術對一些應用場景進行改造的機會,特別是失去對區塊鏈技術發展的標準制定權,主導權,我們將會承擔比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出現劣幣更大的風險。”[2018/5/11]
下一個數字奇跡依然與人體有關,這就是DNA長的不知道高到哪里去了,我們知道,包含了人類基因組的46條染色體每條僅長幾微米,但如果將染色體打開并連接起來,其雙螺旋結構的長度可達2米。在我們的人體中,除了沒有DNA的大約25萬億個紅血球之外,剩下的所有細胞中都含有DNA,而這些細胞的數量高達50萬億個,所以人體中核苷酸的長度大約為1000億公里,這是什么概念。地月距離的26萬倍,原來胸中自有乾坤真不是瞎說的,不過你也別覺得人類就是牛逼的不要不要了,事實上人類基因的數量卻要少于水稻基因。
也許你會認為,考慮到人體無與倫比的復雜性,我們自然會把人類至于進化樹的最頂端,別說是我們天天吃的谷物了,就是猴,又何足掛齒。但事實是殘酷的,測算結果顯示,人類基因數量為2萬到2.5萬個,而大米的基因數量則超過3萬個,為什么會出現這樣打臉的結果?科學家認為,這主要由于植物沒有腿,所以不論刮風下雨,不論寒來暑往,人類都可以飛奔著尋找遮風躲雨、冬暖夏涼的地方,但植物卻只能留在原地,依靠自我奮斗來努力的適應環境的變化,為此植物具備了在不同特定條件下表現的基因,有些在寒冷時發揮作用,有些在干旱時發生作用。所以植物為了在不斷變化的環境中成長,其基因數量多于人類,也就不足為奇了。
這也算不上什么人類的奇恥大辱,當然水稻基因多還有其他一些原因,比如植物本身就是基因復制的王者,關于這一
植物很牛,動物也不遑多讓,地球上最終的動物是蚯蚓,雖然每條蚯蚓的體重僅有幾克,但地球上所有蚯蚓的總質量,卻超過了其他所有動物質量的總和,也正是有這么多無名的奉獻者的存在。我們才擁有了肥沃的土地,感謝蚯蚓,您老辛苦了,原來你就是那最熟悉的陌生蚓。
說完了數學和生物中的數字,我們在看看人類社會中匪夷所思的數字現象,首先我們來看計算機
計算機那是用來計算的,你也許認為它是世界上最強大的運算工具,但其實它弱爆了。如果你讓計算機計算2018.1減去2017.1的話,那么計算機內儲存的答案其實并不是1,而是一個接近于1.0000000000000000001的數值,這是由計算機本質所決定的bug,我們知道計算機在對數字進行儲存時,使用的不是十進制,而是0和1兩個字節,而其組合僅有64個字節。
所以計算機能夠儲存的數字是有限的,大約為1千億億個數字,未儲存的數字則以近似值進行表示,像是0.1或是2018.1這樣的部分帶有小數點簡單數值,就無法用0和1的有限數量進行表示,所以前面出現的減法錯誤是無可避免的,當然了這種錯誤非常細微。但有時在某些情況中也會出現爆炸式的放大,導致不同計算機所進行的相同計算出現了不同,甚至是差別很大的結果,看來一些小仙女們過年時候胖了6斤,四舍五入這就是20斤啊。
這種情況對于計算機來說并不陌生,而要說的熟悉與陌生,那么我們人類最熟悉的數字是什么呢,恐怕是1,如果你展開世界地圖,然后統計下數不清的河流的長度,當然了恐怕大家是沒這閑工夫了,不過有好事者已經做過了,那就是大約三分之一的長度的第一個數字是1,1的出現頻率要遠遠高于其他數字,而且不管是用公里還是英里,結果都是一樣的。
而對于山脈高度和股票價格來說,情況也是如此,為什么會這樣呢,難道是人類的刻意為之,當然不是,我們以門牌號來舉例,對于那些門牌號不超過20號的街道來說,有11個號碼是以1開頭的,占號碼總數的55%,如果是不超過30號的話,同樣有11個號碼是以1開始的,占36.7%,當號碼達到10000時,有1111個號碼是以1開始的,占11%。從總體上來看,不論街道有多長,以數字1開始的號碼,平均占總數的30%,以2開頭占17.6%,以數字3開始的占12.5%。
據此研究者認為,當自然、經濟、數學現象中所包含的數字,按照具有一定規律的方式進行排列時,就會像街道的門牌號,這些數字的分布基本上都會遵循這一法則,今天要說的最后一個數字玄機很是神奇,這就是城市之間的交流遵循引力法則、
關于引力,那是遵循牛逼頓的平方反比定律,兩顆行星之間的引力大小與行星的質量成正比,與行星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同樣的兩座城市之間也會產生相互作用力,這種相互作用力指的是物質與人員交流的傾向。研究發現該傾向與城市人口數量成正比,與城市間距離的平方成反比,那么這到底是引力現象的普遍性,還僅僅只是個巧合,目前科學家還不能給出解答,不過我想知道的是,利用這條定律可不可以用來拯救東北經濟呢?
Q:什么是“佛系”的旅行?A:走到哪里是哪里想干啥就干啥 沒有特別的旅途安排 吃飯就隨意大眾點評 沒有繁重的購物清單 總結就是:沒有做什么準備就去的一次旅行.
1900/1/1 0:00:00進入2018年后,區塊鏈的討論持續升溫,業內相關的幾大事件備受大眾的關注。有人說區塊鏈技術是一場社會革命,區塊鏈可以重新定義所有人,所有組織之間的協作關系.
1900/1/1 0:00:00在此之前我們是拒絕談論這一切的,因為我們中的大多數并不明白這個東西會為我們帶來什么,一般企業都不會在公開場合提及比特幣、以太坊或其他加密貨幣,這是大多數企業的默契.
1900/1/1 0:00:00普通人的財富故事:他們是生活在我們周圍的普通人,他們是外賣小哥、貨車司機、中國大媽、炒房客……他們的日子共同摻和著柴米油鹽,卻又風味各異.
1900/1/1 0:00:00嗨大家好,我是游戲愛好者CF小編獅子。現在玩穿越火線的人少了很多,一半的8090老玩家工作忙沒時間玩,一部分玩家玩了手游,還有一部分玩家開始玩吃雞游戲.
1900/1/1 0:00:00文章來源:攜程攻略社區 前兩天小伙伴問游哥,想出國來個自由行,選哪一站最合適? 那必須是泰國呀! 交通方便、對中國開放落地簽、風景優美無霧霾……更重要的是.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