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日,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會議指出“加快推進我國法定數字貨幣研發步伐,跟蹤研究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繼續加強互聯網金融風險整治。”
法定數字貨幣再度提上日程,牽動了不少行業人士的心弦,大家都很好奇,央行推出的法定數字貨幣究竟會是什么樣子?我們或許可以從三個方向“管中窺豹”:
一是業務層面,探尋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歷史動向;
二是專利層面,總結已公開專利的內容側重方向;三是觀點層面,梳理央行貨幣研究所主要負責人對外發表的言論觀點。
業務|神秘的“數金鏈”,探索區塊鏈票據
2016年9月,經中央編辦批準,中國人民銀行設立了直屬事業單位,即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該所根據國家戰略部署和中國人民銀行整體工作安排,承擔數字貨幣和金融科技的研究開發、標準規劃等職能。
從對外投資來看,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于2018年6月15日出資設立了「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其經營范圍為金融科技相關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金融科技相關系統建設與運行維護。而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又投資了「長三角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于2019年3月1日成立,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任執行董事。
IBM安全報告:AI及自動化讓數據泄露處理周期已縮短108天:金色財經報道,IBM Security于7月24日發布其年度《數據泄露成本報告》(Cost of Data Breach Report)。報告顯示,2023年全球數據泄露的平均成本達到445萬美元,創該報告有史以來以來最高記錄,也較過去3年均值增長了15%。
同一時期內,檢測安全漏洞和漏洞惡化帶來的安全成本上升了42%,占安全漏洞總成本的比值也來到史上最高。人工智能和自動化對被調研組織的漏洞識別和遏制速度幫助最大。與研究中未部署這些技術的組織相比,廣泛使用人工智能和自動化的組織的數據泄露處理周期會短上108天。[2023/7/25 15:57:48]
從知識產權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申請了一個軟件著作權,名為「數金鏈」,登記批準日期是2018年4月12日。
數金鏈是什么?幾乎沒有對外的公開宣傳,但筆者在《中國金融》雜志2018年第10期的雜志中找到了它的蹤跡。這篇文章的標題是《宋漢光:區塊鏈在數字票據中的應用》。
文中提到:“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使用SDC區塊鏈技術,借助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算法進行隱私保護,通過實用拜占庭容錯協議進行共識,采用看穿機制提供數據監測。”
數據:當前比特幣交易總筆數達8.06億:金色財經報道,據Tokenview數據顯示,當前比特幣全網算力達357.32 (EH/s) ;比特幣全網難度為39.16T;當前比特幣交易總筆數806,233,266;比特幣持幣地址數54,325,282。[2023/2/17 12:13:02]
今年5月,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也在《中國金融》撰文指出,“數字票據是區塊鏈技術應用的典型場景”。因數字票據在自身特性、交易特點、監管要求等方面都天然適用于區塊鏈技術。
另外,2019年6月13日,央行數字貨幣研究院新備案了一個網站,名為「數字貨幣研究互聯網站」,網址為:www.pbcidm.cn,但該網站尚未上線,巴比特會實時關注,待上線后為大家一探究竟。
而專利申請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旗下專利信息共計74項,分4批申請。2016年3月申請23項,申請人是「中國人民銀行印制科學技術研究所」;2017年6月申請34項,2017年12月申請13項,2018年3月申請4項,它們的申請人都是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
雖然近一年半的時間里沒有看到新的專利申請,但是2019年1月17日,中央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發布了新一批的專利申請代理采購項目公告,中標代理機構和過去4批一樣,都是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根據2018年IPRdaily聯合incoPat創新指數研究中心整理發布“區塊鏈技術專利全國代理機構代理榜單”,中原信達知識產權代理有限責任公司排名第二。
Alameda回應砸盤BIT質疑:不是1億枚BIT拋售者,將會給出資金證明:11月8日消息,Alameda Research聯席CEO Caroline Ellison在推特上回應Bybit CEO對其砸盤BIT的質疑,稱“我們現在很忙,但那不是我們,等事情平息后,我們會給你資金證明。”
此前消息,Bybit首席執行官Ben Zhou在社區對BIT暴跌做出回應,稱有人違背承諾拋售所持1億枚BIT,BitDAO社區還發布了新提案,要求Alameda限時將1億BIT代幣轉至鏈上地址,否則將處置金庫中的FTT。[2022/11/8 12:32:04]
專利|74項專利中,有3個高度重復關鍵詞
下面我們重點圍繞專利層面進行探討。從下圖可以看發現,2016年的核心是「數字貨幣芯片卡」,相關專利13項;2017年的核心是「數字貨幣錢包」,相關專利18項;2018年的核心是「基于XX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4項專利全部與此相關。
這是否透露出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側重點呢?
數字貨幣芯片卡
關鍵詞:屬主變更角色:數字貨幣芯片卡、商業銀行、中央銀行
2016年,圍繞「數字貨幣芯片卡」相關的專利,核心是在數字貨幣芯片卡、商業銀行及中央銀行之間構建有效溝通的操作指示,完成數字貨幣的提取、存儲,數字貨幣與實物現金的兌換,以及在線、離線狀態下數字貨幣的支付,整個過程中會發生“屬主”的變更。
CryptoPunks系列NFT 24小時交易額增長近400%,位列OpenSea榜首:金色財經報道,OpenSea最新數據顯示,CryptoPunks系列NFT過去24小時的交易額為713ETH,增長率為395%。24小時交易額排名位列OpenSea第一。[2022/10/15 14:29:03]
比如存儲,向數字貨幣芯片卡存入數字貨幣,提供數字貨幣的安全保管途徑,并將數字貨幣芯片卡中的存儲信息發送至商業銀行及中央銀行;比如兌換,是指實物現金和數字貨幣的雙向兌換過程;比如支付,包括在線和離線兩種狀態下,如何用數字貨幣芯片卡支付數字貨幣,將付款信息發送至商業銀行及中央銀行數字貨幣系統,并回饋給終端設備。
數字貨幣錢包
關鍵詞:簽名角色:數字貨幣錢包終端、錢包服務商、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
2017年,專利上來看研究載體發生了變化,從「數字貨幣芯片卡」變成了「數字貨幣錢包」,與之對應的是參與角色的不同。出現了現有銀行體系下不存在的幾個角色,包括數字貨幣錢包終端、錢包服務商、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
比如在注銷過程中,用戶提交注銷數字貨幣錢包的請求,數字貨幣錢包終端將注銷指令發送至錢包服務商,錢包服務商確認簽名的注銷指令具有合法性,然后將注銷指令發送至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隨即注銷錢包證書和錢包標識。
ApeCoin DAO關于建立社區交易市場的提案獲得通過:9月22日消息,據相關頁面信息,ApeCoin DAO關于建立社區交易市場的提案獲得通過。提案建議ApeCoin DAO建立社區優先的交易市場,市場采取訂單簿模式并帶有聚合功能。對于使用APE進行的交易,買賣雙方無需額外交易費用,對于使用ETH掛單的用戶將收取一定的交易費。交易費收入將交由社區多簽錢包管理。
此前報道,ApeCoin DAO社區否決了由Magic Eden為ApeCoin持有者構建NFT市場的提案。[2022/9/22 7:13:56]
專利中提到,在銀行賬戶體系的基礎上擴展數字貨幣錢包功能而不該改變現有銀行賬戶的體系。用戶可以通過新增的數字貨幣錢包獨立認證機制,實現用戶直接對數字貨幣錢包的訪問查詢。
基于…條件觸發的…
關鍵詞:金融機構
2018年申請的專利,已經從基礎工具轉向了系統業務,內容圍繞是基于貸款利率、經濟狀態、流向主體、試點條件觸發的數字貨幣管理方法和系統。這些專利都是針對數字貨幣流轉過程中的「金融機構」設計的。
比如向金融機構發行數字貨幣,在貸款利率和時點條件滿足預期設定時,則將數字貨幣的狀態信息設置為生效狀態。在回收數字貨幣時,獲取試點的經濟信息,并基于所述經濟信息調整數字貨幣的歸還利率。
觀點|國家信用是核心,數字貨幣的雙層架構
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姚前和副所長狄剛針對區塊鏈有過很多公開言論,我們在這里集中梳理下他們對于數字貨幣的主要觀點。
2017年11月2日,姚前發表了一篇題為《理解央行數字貨幣:一個系統性框架》的論文。他在文中表示:“各國探索的法定數字貨幣,主要還是為了提高支付效率。但中國電子支付非常發達的當下,我們的弊端不是效率問題,而是需要兼顧效率和安全,提倡創新也注重風險防范,在彌補零售端數字法幣缺失的同時做好私人支付工具的監管,然后再逐步探索法定數字貨幣。”他還指出:“數字貨幣的可編程性有很大的想象空間,這個方向的探索也非常重要,有可能是下一階段的工作。”
隨后,姚前在發表于《清華金融評論》2017年5月刊上的《數字貨幣與銀行賬戶》一文中,介紹了數字貨幣的雙層框架。這個雙層框架的兩層分別是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又分別基于賬戶與基于錢包這兩種形式。他提出了“商業銀行傳統賬戶體系數字貨幣錢包屬性”的二元體系。
姚前指出:“在具體設計上,可考慮在商業銀行傳統賬戶體系上,引入數字貨幣錢包屬性,實現一個賬戶下既可以管理現有電子貨幣,也可以管理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與數字貨幣管理上有其共性,如賬號使用、身份認證、資金轉移等,但也存在差異。數字貨幣管理應符合央行有關錢包設計標準,類似保管箱的概念。”
姚前在文末表示,此文的探討只是一個開始,更進一步考察的問題還有:
“1.如何設計差異化的貨幣使用成本和資產價格政策來保證轉軌期的紙幣、法定數字貨幣和商業銀行存款之間的動態平衡。2.如何在此設計之上構建良性的中央銀行、、商業銀行、錢包服務提供商、支付服務提供商、數字貨幣使用方之間的應用生態。”
可以看到,以上觀點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的專利方向也有很強的一致性。
另外,狄剛在《中國金融》2018年17期撰文《數字貨幣辨析》,探討了數字貨幣的定義及其內涵,并對法定數字貨幣、私人數字貨幣、電子貨幣、虛擬貨幣等概念進行厘清。
狄剛的核心觀點主要有,法定數字貨幣源于國家信用,支付即結算是它的主要特征,可以對現有電子貨幣體系進行有效補充。數字化現金可以以移動錢包為載體,擴大服務半徑,消除金融鴻溝,實現普惠金融。
1.不管是紙質貨幣還是數字貨幣,與商品貨幣相比,都屬于符號貨幣,基礎都源于信用。
2.法定數字貨幣是數字化的人民幣現金,建立在完全的國家信用基礎之上。如果說私人數字貨幣企圖采用技術信用作為基礎,法定數字貨幣則是技術信用與國家信用相疊加的最強信用貨幣。
3.“支付即結算”是法定數字貨幣的顯著特征,法定數字貨幣可以實現可控匿名的點對點交易。
4.法定數字貨幣綜合了現金點對點的匿名、效率、成本優勢和電子貨幣的時空優勢,其數字化特征又可針對場景定制很多創新商業模式,因此可算是對現有電子貨幣體系的有效補充與升級。
5.數字化現金可以移動錢包為載體實現銀行賬戶松耦合,利用移動網絡服務半徑遠大于銀行網點服務半徑的優勢,法定數字貨幣可有效推動消除金融鴻溝、實現金融普惠的進程。
由此我們大致可以看到,央行法定數字貨幣研究的主要方向,是如何基于現有的中央銀行和商業銀行的二元體系,引入法定數字貨幣及數字貨幣錢包體系作為補充。而專利也聚焦于如何在這兩者之間構建有效溝通和安全保障。
當然,對于一個事物的理解,“看得見”的很重要,“看不見”的更重要,對于區塊鏈從業者,可能更關心的是法定數字貨幣發行的經濟模型設計,這是目前的公開信息中,我們沒有看見的內容。
另外,筆者嗅到了一個機會,法定數字貨幣未來會基于獨立的“錢包”體系,從技術上來看,這和現有商業銀行的“錢包”應當是完全不同的構架,我們在專利篇提到了“數字貨幣錢包終端、錢包服務商、數字貨幣發行登記機構”這樣一些新角色,不知道對于區塊鏈行業原聲的錢包企業,會不會是一個潛在的賽道?當然,這只是筆者的隨談,關鍵還是要看央行及數字貨幣研究所的下一步動作,巴比特會實時跟進報道。
親愛的用戶: 您好! ZG.COM助力WITI,共同舉辦交易大賽,具體活動詳情如下: 活動規則: ZG.COM每日根據用戶WITI交易量進行排名.
1900/1/1 0:00:00據網易商業報道,8月1日,在經濟論壇——“中國經濟報告—Libra:數字貨幣的未來還是潘多拉魔盒?”中的圓桌討論環節上,度小滿金融區塊鏈負責人李豐認為,最開始了解到Libra的時候在想.
1900/1/1 0:00:00尊敬的用戶 您好! 根據ZG.COM“NEW”打新計劃原則,綜合多方位因素考量,ZG.COM團隊從眾多投標項目中甄選出--MTG,作為本計劃第9期打新項目.
1900/1/1 0:00:00繼最近的BitcoinSV硬分叉之后,該網絡挖出了210MB的大區塊,隨后出現了短時間內分裂出三條鏈的情況.
1900/1/1 0:00:00尊敬的EZB用戶: 隨著EZB平臺越來越受到廣大用戶的歡迎,在線用戶人數不斷攀高的同時,一些不法份子開始采用不正當手段損害用戶利益.
1900/1/1 0:00:00尊敬的BTB.io用戶:BTB交易所為感謝平臺用戶一直以來的支持。值此一年一度的七夕節,特此回饋大家,多重活動,多重福利大放送.
1900/1/1 0: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