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以太坊 買以太坊
Ctrl+D 買以太坊
ads
首頁 > SHIB > Info

數字貨幣:央行官員“Libra和數字貨幣”得到App付費課程全文_libra幣發行了嗎

Author:

Time:1900/1/1 0:00:00

本文為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得到APP”上的全部付費課程《科技金融前沿:Libra與數字貨幣展望》,全文2.4萬字左右。

這是央行官員首次在“得到APP”上開課,由“得到APP”主動邀約。課程中穆司長講到:“我們今天為什么這么關注Libra,是因為它的能量足夠巨大,能夠攪動整個國際貨幣體系。”

發刊詞|數字貨幣:你必須知道的金融世界新變量

你好,我是穆長春,在人民銀行任職。

在我錄制這堂課的兩個多月前,發生了一件震驚全世界央行的事情,也可能這件事以后會跟每個普通人都發生聯系。那就是,在2019年6月18日,全世界最大的社交網站,Facebook,發布了一個叫做“Libra”的數字貨幣的白皮書。

所謂白皮書,就是類似商業計劃書的東西,通常每種加密資產的發布都會有一個白皮書,Libra也不例外。

請注意,我這里用到的是加密資產,而不是數字貨幣,這是因為很多國際組織都已經將私人的數字貨幣定義為加密資產了。

全世界這些年對數字貨幣的關注,你可能隱約已經感覺到了,一開始的比特幣、以太幣,到最近,像摩根、高盛這樣傳統的大機構也開始布局自己的數字貨幣了。

但是,沒有哪一種數字貨幣像Libra這樣,能夠引起整個貨幣和金融世界的緊張。

Libra的白皮書發布后,有人說它能成為全球流通的數字貨幣,也有人說它要跟支付寶和微信進行競爭。各國的監管機構和央行,有人旗幟鮮明地反對,也有人開始試圖去研究它,包括法國、日本在內,還都成立了專門的工作組去研究該怎么應對這件事。

如果你已經感受到這種關注和緊張,那么我想說,你的感覺是對的,全世界對Libra的這種緊張,不是杞人憂天,是有它真實理由和背景的。

作為一個數字貨幣或者加密資產的研究者,同時作為一個央行職員,我也認為這個事情非常的重要。在Libra白皮書發布不久,我就和得到很快地決定,要推出講Libra的這么一個課。

我先來向你介紹,所謂的Libra,到底是什么。

我們來看它的白皮書是怎么說的。

白皮書首先講,Libra的使命,是要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這套金融基礎設施能夠讓人“無論居住在哪里,無論從事什么工作或收入怎樣,在全球范圍內轉移資金的時候,應該像發短信或分享照片一樣輕松、劃算,甚至更安全。”

然后,這套金融基礎設施,可以說是由三個體系共同搭建而成:

一是技術體系,按照白皮書的原話講:“建立在安全的、可擴展的區塊鏈基礎上”。

也就是說,它的基礎技術是區塊鏈。區塊鏈這個概念你一定不陌生,像比特幣、以太幣,都是建立在區塊鏈技術上的加密資產。

二是價值體系,白皮書說:“以賦予其內在價值的資產儲備作為后盾”。也就是你要兌換多少這種貨幣,要用相應的資產儲備進行抵押,這些資產包括一籃子主權貨幣,也包括政府債券。

也就是說,它是有儲備資產的,這跟比特幣的發行機制就很不一樣了。

三是它的治理體系:“它會建立一個獨立的協會進行管理,這個協會由28家機構組成,這28家都是Libra的創始成員”。

包括哪些機構呢?除了Facebook自己,還包括eBay、Uber這些大的互聯網公司,也包括Mastercard、Visa這樣的銀行卡清算組織,還包括PayPal這樣的支付機構,還有電信公司、投資機構、非營利組織,等等等等。

總之,是一個由各個領域的頭部企業,以及其他多邊組織、學術機構、非營利組織組成的一個聯合體。

聽到這里,不知道你感覺到沒有,Libra是一項非常有野心的計劃,它樹起了一桿普惠金融的大旗,還搞了一套治理機制。

有幾點,尤其值得注意:

第一,先不說其他機構,光是Facebook,加上它旗下的WhatsApp,一共有27億用戶。這意味著它的用戶基礎、它的社會動員能力,都巨大無比。

第二,Libra有價值支撐,這意味著它跟以前作為投機工具的加密資產很不一樣,它有潛力成為通常意義上的貨幣。

第三,它針對的不僅僅是美國本土,而是全球各個國家。

好,關于Libra的基本情況,我先介紹到這。關于Libra,它現在發布了一份白皮書,后來還到美國國會進行了幾場聽證會,Facebook的高管都參加了,白皮書和聽證會,都可以作為了解Libra的重要參考。你在聽完我這堂課之后,如果還有進一步的興趣,可以再去找這些資料來看。

我們今天為什么這么關注Libra,是因為它的能量足夠巨大,能夠攪動整個國際貨幣體系。

這里插一句,關于Libra這個詞,用Facebook自己的話來講,在拉丁文中是“磅”的概念,取的是計量單位的意思,大概相當于12盎司。但Libra同時也有“秤”的意思,國內現在普遍都翻譯成天平幣或者天秤幣,有人就從陰謀論的角度來說,天平也好、天秤也好,就是一個校準工具,引申一下也就是說Libra的野心是要來校準國際貨幣體系。

當然我們不是要去宣揚陰謀論,但是我認為,把Libra看作一個潛在的世界級的貨幣變革,并不過分,但這個變革如果沒有處理好,很可能會是一個巨大的隱患。

為什么這么說?這就是我在接下來的幾節課里會展開的。

我會分這么幾部分來講:

第一講,我會先來回答:從技術的角度看,Libra的技術架構是什么,解決了什么問題,為什么說它跟比特幣這種加密資產很不一樣。

第二講,我會來談,Libra能否實現價值的穩定,所謂的一籃子貨幣的資產儲備究竟意味著什么。

第三講,我會帶你來分析,Libra有沒有可能成為一種強勢的世界貨幣,它的路徑最有可能是怎樣的。

第四講,我會來講Libra會從哪些方面沖擊原有的貨幣體系。

第五講、第六講,我會專門來講一講中國央行自己準備發行的數字貨幣,它的名字叫做DCEP。

最后一講,我會來講講我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些看法。

歡迎你,跟我一起進入下面的內容。

01Libra:比比特幣更接近支付工具的數字貨幣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這一講,我們會來講一個關鍵問題,那就是Libra的技術路線。

首先,在前面我們講到,Libra自稱自己的基礎技術是區塊鏈,但事實上,目前根據我們掌握的信息,可以作出下面這樣的判斷,那就是,Libra采用的不是純粹的區塊鏈技術,而是一個混合式的架構,所以它不能算嚴格意義上的區塊鏈加密貨幣。

但是,也正因為這樣,它才有可能成為一個真正的支付工具。

我們先來講,為什么區塊鏈技術,不適合用來做支付。

區塊鏈不適合用來做支付

Facebook在白皮書里號稱,Libra現在的技術能支持每秒1000筆交易,每筆交易完成需要確認的等待時間是10秒鐘。

這個數字聽起來你可能覺得沒什么,但是你可以對比一下:比特幣完成一筆交易需要等待60分鐘。

即便如此,Libra現在這個速度,做支付仍然不理想。

當然,每秒1000筆的交易,應該是Facebook設定的一個目標,其實我們央行的數字貨幣研究所在Libra的代碼發布后,也下載了它的代碼,搭建了同樣的環境,去做了測試。

我們曾經做過一個區塊鏈實驗,就是把所有的節點都放在一個局域網之內,這樣就去掉了帶寬的限制,只有四個節點,節點之間不加載任何協議,我們用的服務器是八核的CPU,256G的內存。

但就是在這樣好的環境下,我們也只能做到每秒3萬筆的交易,而對目前的Libra來說,它的區塊鏈還沒有進行優化,用同樣的配置,它的交易并發量一下子就下降到了60筆每秒。

不過,即使是在3萬筆每秒的情況下,這個速度依然滿足不了我們“雙十一”那樣的交易量,比如2018年“雙十一”,網聯并發量的峰值,是九萬兩千多筆每秒。

歐洲央行董事:作為央行官員不允許持有比特幣:金色財經報道,歐洲央行董事會成員表示,作為央行官員,我不允許持有比特幣。[2023/2/11 12:00:20]

這也就是我要說的,區塊鏈第一個最大的缺陷,就是可擴展性比較差。

可擴展性是什么意思呢?

舉個簡單的例子,一個人算十道數學題,每算出一道題一分鐘,一共就要十分鐘。如果兩個人來算這十道題,假設算力相等,都能算對,就是五分鐘。五個人來算呢?就是兩分鐘了。隨著投入的算力越多,計算能力一定是一個線性增加的過程,這就叫可擴展性。也就是通過擴展資源,比如CPU、服務器,來實現算力的增長,實現效率和性能的增加。

但是區塊鏈,它有另一個叫法,叫分布式賬本,它的可擴展性就比較差,原因就是所謂的分布式造成的,每一筆交易,系統中所有節點,都要去記一次賬,都要對數據進行全量的計算和存儲。

這樣一來,通過增加節點就不會線性地提高算力,這就有點像木桶理論,當然這個比喻不是特別準確,但也有相似之處,就是如果共識算法做得不太優化,性能低的節點就可能會拖累整個區塊鏈的性能。

這意味著,如果我們用區塊鏈技術去做支付的話,就可能會很慢。

打個比方,你去超市買一瓶水,付款的時候可能需要等個幾分鐘,才能確認你這筆交易完成。甚至說,你可能只需要等10秒鐘,這個體驗依然還是很不好的,因為如果每筆交易都要等10秒鐘或者幾分鐘,那收銀臺排隊也要排出好幾里。

你可能問:我算力增加,CPU個數往上堆,內存往上堆,能不能在區塊鏈領域實現摩爾定律呢?我們的結論是,目前來說難度很大,因為最終決定區塊鏈性能的,不僅是算力,還有帶寬。

你可能還會問了,那好,既然你說是帶寬造成的問題,我們是不是解決了帶寬問題,就能在區塊鏈領域實現摩爾定律呢?還是很難,原因是我前面說過的木桶理論,也就是說,它可能被處理能力最低的那個節點所限制。

分布式賬本同時也帶來了存儲的問題。前面我說了,因為每一個節點要保存系統里所有的交易信息,這就對數據存儲量要求很高。

比如以太幣,現在要求一個節點50個G。比特幣就更大了,一個節點要100多個G。而且比特幣和以太幣畢竟還是少數人在用,交易量也不大,都已經到這個存儲的級別了。那如果是Libra,你想象下,可能是27億人在用,即使我們打個折,至少也有幾億人在用,這樣的話,對數據存儲量的要求就會非常高。

事實上前面我們說的可擴展性差的問題也好,存儲的問題也好,都是分布式賬本天然的缺陷,你可能說,那你怎么不說它的優勢呢?

比如大家原來就覺得,區塊鏈的安全性和隱私保護是最好的。但這一點上很多人的理解實際上也有偏差。

它的安全性是說改不了賬本,你只要記上就不可篡改、是不可逆的。并不是說它對個人的信息和安全性保護得就很好,否則的話,也不會有哪個交易所被盜多少億的資產了,歷史上確實出現過好幾次這樣的事故。

這主要是因為,區塊鏈并沒有原生的一個加密機制,它還是要依靠傳統的加密機制。

比如你把你的比特幣存在一個熱錢包里面,你還是要好好地保存好你的私鑰,也就是說保存好你的密碼,如果你的私鑰被人攻破了,依然可以盜走你的比特幣。

所謂的安全性,并不是指你私人資產的安全性,而指的是賬本不被篡改的安全性。小偷偷了你的比特幣,那個賬也記在上面,也不能改,偷了就是偷了,你是追不回來的。

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常說的51%算力攻擊。也就是當系統中有合作關系的、惡意節點控制的算力,如果超過一半,就可以對系統進行攻擊。

51%算力是不是很難被突破呢?其實并不是,比如最高的時候,曾經90%以上挖礦的算力都集中在中國。

當時所謂的礦場,夏天的時候都放在貴州,是因為夏天貴州處于豐水期,水電便宜,山里面氣溫也低,不用投入太多制冷成本,就可以實現降溫。冬天的時候去內蒙,因為冬天的時候,內蒙的風電便宜。

除了安全性,普通人最關心的還有隱私保護的問題。關于隱私保護,存在許可鏈和公有鏈的區別,比如比特幣就是公有鏈,沒有授權機制。許可鏈,就是要有授權才能加入,Libra就是許可鏈。

比特幣這種公有鏈,它的節點信息是完全公開的,我只要變成其中一個節點,我就可以把所有其他節點的數據全都拷過來。那其實是沒有任何隱私可言的。

你可能說:可我是匿名的,你不知道我是誰,你也不知道我用比特幣買了什么。但是你別忘了,你在交易所上的交易,哪怕是在暗網上進行的交易,比如交易、武器交易、販賣人口交易,這個過程中你一定會在網絡上留痕的,無論你留的是IP地址,還是MAC地址,還是Email地址,甚至其他所有大數據所能涉及到的所有痕跡,一定都可以通過數據挖掘來鎖定你是誰。

在美國就有一家公司叫ChainAnalysis,這個公司曾經協助FBI、CIA破獲了幾起暗網的非法交易事件。這家公司掌握了目前80%以上的比特幣交易人員的真實身份,它就是靠大數據以及交易所數據,再加上節點數據,挖出了你在現實世界的真實身份。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說,公有鏈上沒有秘密可言。

那許可鏈是不是就有隱私保障了呢?剛才說了,區塊鏈沒有原生的加密機制,所以理論上攻破也是不難的。

在支付領域,對區塊鏈來講,最致命的問題是結算最終性的問題。

什么是結算最終性呢?國際清算銀行在《金融市場基礎設施原則》里講過一個原則,就是你要明確每一筆交易完成的時間點,這個時間點確定了,那就能確定這筆交易最終完成的那個時間點,這個點也是不可回退的一個點。

如果你沒有這么一個明確的時間點,就會導致在法律上、經濟上產生一系列的問題。

比如一家公司今天宣布破產了,根據一些國家破產法律規定,破產機構被宣布破產之前的零點起發生的交易是無效的,是要回退的。那如果你沒有明確的時間點來確定一筆支付完成的時間點的話,就會出問題。

可是用區塊鏈來做支付的話,從法律上來說很難確定究竟在哪個時間點上才算這筆交易最終完成。相關區塊鏈節點投票更新完之前,嚴格意義上來講,你就不能確定這個時間點到底在哪。所以區塊鏈作為支付工具,不太合適。

區塊鏈用于支付,還有其他問題,包括系統之間的交互性,以及業務連續性。這些我就不一一解釋了。總之,區塊鏈用來做支付,有太多的難題需要解決。

Libra:不完全是區塊鏈,而是混合式架構

剛才我們講了用區塊鏈做支付的種種缺陷,那么回到Libra這個話題,它宣稱自己是“可擴展的區塊鏈”,是怎么回事呢?

前面我已經提到,Libra白皮書發布了以后,Facebook也在開發社區發布了Libra的代碼,我們的數字貨幣研究所,當時就下載了這個代碼,搭建了測試環境,也發現了很多問題,基本上是跑不通的。

同時,在代碼發布的第一天,Libra的開發社區就提交了52個問題,后來明確其中bug有33項。

講這個是為了說明,目前來看,Libra還處在很早期的階段,代碼質量也不是很穩定,包括有些技術它也沒披露,比如說,它沒說最后會不會用高速專用網絡,節點怎么治理。目前也沒有一個可行的方案,連時間表都沒有。

但是我想提醒的是,它的進步一定會很快,它會充分利用全球所有碼農的智力和熱情,幫它優化系統,幫它寫代碼。

根據目前我們掌握的信息,我們基本上可以下這么一個結論:Libra規避了區塊鏈的技術短板,采用的是一種混合架構。

Libra不可能是一個純粹的區塊鏈,或者說不是原教旨主義的那種區塊鏈——它底層用的是中心化的架構,只有到最上面,就是最終結算那一層,它才用一下區塊鏈。

因為要實現它號稱的1000筆每秒,只有用這種架構才能辦到,也就是說它有很多約束條件導致它只能采取這種技術架構,不太可能走別的路。

原因就是前面說的,純粹的區塊鏈技術根本支持不了零售級別的應用。即使以后它能達到1000筆每秒,那也只能用于國際匯兌或者是跨境匯款,因為只有在跨境匯款場景下,你才不會那么在意速度。

這個技術架構,如果用比較完整的表述,應該叫做“中心化的分布式處理架構和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分層混合技術路線”。

歐洲央行官員:應該禁止能源密集型加密貨幣:金色財經報道,歐洲央行董事會成員Fabio Panetta在周三的一次演講中表示,如果加密資產過于耗能,則應予以禁止,而且很難在金融領域找到存在無擔保加密資產的理由,它們波動太大且效率低下,無法用于定期支付。

此外,Panetta稱,FTX的崩潰可能會讓投資者轉向去中心化的交易所,這些交易所將更難監管,并有可能加劇金融沖擊。被認為具有過多生態足跡的加密資產也應該被禁止,這可能是指像比特幣這樣的平臺,這些平臺使用一種稱為“工作證明”的能源密集型機制來驗證交易并保護其網絡。[2022/12/8 21:29:36]

聽起來有點拗口。但你只要知道,它是分層的,因為只有分層才能提高處理性能,底下的交易采用的都是中心化處理,因為中心化處理,速度會很快,到了最上層,也就是最終結算那一層,用的才是區塊鏈,而且節點不會很多,因為節點越多速度越慢。

如果還想再提高速度,極端的情況下可以把節點集中在一個機房里面,那實現1000筆/秒就非常容易了。

本講小結

這一講我們說了,區塊鏈并不適合用來做支付,Libra也并不是純粹的區塊鏈架構。

Libra對外宣稱自己是區塊鏈,可能更多是為了吸引眼球,利用區塊鏈的招牌,表明自己善于利用新技術。而且它確實在一定程度上用到了區塊鏈,你也不能說它一點都沒用到。

好,理解了Libra的技術原理,下一講,我們就來看看,Libra是根據什么定價的。

02Libra如何應對數字貨幣的幣值穩定挑戰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前面我們講了,Libra的技術基礎,不是純粹的區塊鏈,它是混合式的架構。這是從技術上來說,它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不一樣的地方。

除了不完全依靠區塊鏈,Libra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相比,最大的區別,就是它有了價值支撐。

什么意思呢?

前面我們講到過,Libra采取的有點像百分之百的準備金制度,也就是我們要發行多少Libra,必須有同等價值的儲備資產在。儲備資產是由一籃子主權貨幣和政府債券所組成的。

為什么要有儲備資產作為價值支撐?白皮書說得很明白,儲備資產的目的就是為了保持幣值不劇烈波動,建立人們對它價值的信任。

幣值波動過大,一直是加密資產所面臨的主要問題,把它們的影響力限制在了它們的小圈子里。Libra的意圖很明顯,它希望吸引更多人來使用它,而不僅僅是風險偏好高的投資者。

但是有一籃子貨幣的儲備資產就能實現幣值穩定嗎?也沒有這么簡單。

一籃子貨幣做儲備不等于幣值穩定

這里我想首先澄清一個概念。Libra說自己會以一籃子貨幣的存款作為資產儲備,但并沒有說自己會和一籃子貨幣進行掛鉤。

通常我們理解,從幣值的穩定性上來說,跟一籃子貨幣掛鉤,要比跟單一法幣掛鉤,穩定性會更好,這是因為它品種多,不同貨幣的波動性能夠被對沖掉。所以很多人聽到一籃子貨幣,就認為Libra會是一種非常穩定的貨幣。

但要注意,Libra并沒有說自己要跟一籃子貨幣掛鉤,“一籃子貨幣的資產儲備”跟“一籃子貨幣掛鉤”,是兩個完全不同的概念。

一籃子貨幣的資產儲備是指,比如你要是用黃金作為發行貨幣的資產儲備,那么你有多少黃金才能發行多少貨幣。

掛鉤的意思則是說,兩種貨幣之間的匯率不會變化。如果你是用單一貨幣作為儲備還好辦,但要想跟一籃子貨幣實現掛鉤,是非常難的,你必須保證一籃子貨幣的比重不變。

但是Libra現在根本沒有一個機制來確保一籃子貨幣的比重不變,要是不能保證一籃子貨幣相互之間的比重是恒定的,隨著Libra與不同法幣之間的兌換,它的幣值自然而然也在變化當中。

比如如果你拿一美元去買一個Libra,你這一塊錢進去的同時,那一瞬間就改變了整個儲備資產貨幣籃子的比重,一旦你改變貨幣籃子的比重,你就改變了Libra和這一籃子貨幣之間的兌換關系,也就是說,它的匯率就發生變化了。

可以想象得到,如果美國人買得特別多,比如90%以上都是美元儲備的話,那Libra的匯率基本就會隨著美元波動,如果說歐元國家買得多,那就和歐元掛鉤掛得比較緊。

也就是說,所謂一籃子貨幣作為儲備資產,并不能實現幣值的穩定。它既會受儲備資產幣種之間匯率的變化影響,也會和任何其他資產一樣,受市場對它的信心和預期的影響。

盡管今天你拿一個Libra,明天還是一個Libra,但你換成其他貨幣的時候,就會出現價格的波動。你要想管住這種匯率的波動,要求是非常高的。

未來如果Libra發行,很大的可能,要由協會來定匯率,也就是說由它的創始成員,來決定Libra和其它法幣之間的匯率。如果要保證匯率穩定的話,就需要控制不同貨幣之間的比重和匯率關系。

而且可以想象,假如一些弱勢貨幣國家為了兌換Libra,它們就會爭相印鈔來兌換,這樣就會引起整個國際貨幣體系的紊亂。這個時候,就需要一個超主權的、有公信力的國際組織來治理,比如說像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機構。

剛才我們講的是Libra跟其他貨幣之間的匯率能否穩定的問題。其實還有一個問題,就是Libra本身可能會產生派生存款和貨幣乘數。

我們假設,Libra在支付市場上得到廣泛應用的話,那有些金融資產就會用Libra來定價,比如石油或者是大宗商品、期貨。

而有金融資產用Libra定價以后,相應的也會有比如說賒銷、貿易融資或者消費信貸等行為,就像支付寶的花唄、借唄也會用Libra來定價。這個時候,如果一旦有信貸產品,比如賒銷或者消費信貸,來用Libra定價,這就相當于用Libra發放貸款。

一旦用Libra發放貸款,之后會產生什么?從貨幣銀行學的角度來說,就會出現派生存款,有了派生存款,就會有貨幣乘數。也就是說,Libra就不再局限于M0了,它就會擴展到M1或者M2的領域。

現在,Facebook自己說要對Libra進行等值儲備,但是這個等值儲備實際上是對M0這個范疇進行的儲備。但如果它進入信貸市場,擴展到了M1和M2的范疇,這部分就是沒有儲備的,也就意味著它沒法滿足百分之百的貨幣兌換保證和幣值穩定,就可能發生通貨膨脹。

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一個中立機構精確測算和控制貨幣乘數,來確定等值的儲備量。這種職能,也只有央行才能做得到。

也就是說,如果Libra推成功的話,Libra協會就要來做這些事,那么實質上它就成為了Libra的央行。

總而言之,Libra想要實現幣值穩定,就必須有央行或者國際貨幣基金組織這樣的機構,進行干預和監管。當然Libra協會也有野心來實現同樣的職能,但它做不做得到,會怎么去做,就又是另一個問題了。

幣值穩定和資產盈利要求是個悖論

剛才我們討論Libra要實現幣值穩定,需要一系列的安排。這里面還涉及另一個問題,就是Libra的儲備資產要怎么管理。

我們說了,光Facebook就有27億的用戶,哪怕只有10%的轉化率,也就是說有3億人左右,能轉化成Libra的用戶,一個人買十塊美金,也就有30億美元了,每個人花一百塊錢,那就是300億,資產儲備量是非常龐大的。這個資產一定會有資產收益,哪怕就是存活期存款也會有利息收入,更何況你還可以做資產運作。

那這些利息或者說這些資本收益會用來干什么呢?

根據Facebook自己的白皮書說,Libra的資產儲備收益并不向用戶付息,資產產生的收益,要用于系統運行、創始機構的分紅和系統升級。

這一塊成本其實是很高的,對一個清算機構來講,它一年的運行成本,沒有10個億或者20幾個億的人民幣是搞不定的。

Facebook專門為Libra設了一個運營機構,叫Calibra,它拿到的牌照叫貨幣服務牌照,但是美國貨幣服務牌照是不允許進行資產托管的,這樣一來,它必須要把資產托管給其他傳統的金融機構,這些其他金融機構就包含了央行,或者是商業銀行等金融機構了。

如果由央行來托管的話,那利息肯定給得就比較少,不可能滿足它拿資產收益來做系統升級、做系統維護,以及分紅的需求。所以只能把這個錢托管給一個金融機構,由金融機構來進行運作。

日本央行官員:G7必須加快建立共同框架來監管數字貨幣以應對制裁漏洞:3月31日消息,日本央行支付系統部門負責人Kazushige Kamiyama表示,七國集團(G7)的政策制定者必須加快建立一個共同框架來監管數字貨幣,因為俄烏沖突加劇了避免數字貨幣被用作制裁漏洞的必要性。

他解釋稱:“數字貨幣比傳統的使用美元、歐元和日元的支付方式更容易逃避制裁,這可以徹底顛覆全球支付體系。而使用穩定幣做到這一點并不難。因此我們需要快速更新當前的規則,而目前這些規則幾乎沒有關于數字貨幣的規定。(路透社)[2022/3/31 14:28:56]

這個金融機構在資金運作的過程中,肯定要強調穩定,不能出事,不能出現大幅上漲或者下跌,只能買低風險的、穩定性比較強的資產組合。

但是你想想目前這種資產組合都是什么?一般來說,滿足要求的,只有主權債券,或者是一些3A級的企業債券。但是對于很多政府債券來講,尤其是歐洲一些國家發行的主權債券,現在是什么收益狀態呢?基本上都是負收益。

資產管理有兩種形式,一種是主動型的,一種是被動型的。

被動型的,就是跟著大盤走,大盤什么表現,你就有什么表現。主動型的就是說你的目標是跑贏大盤。

如果Libra的儲備資產對盈利性有這樣高的要求,那就要采取主動型的資產管理模式,也就是說,要去找那些收益比較高的資產,但是收益高一定意味著風險高。這跟Libra穩定幣的定位又是矛盾的。

也就是說,資產的盈利性和幣值的穩定性,這兩個目標之間天然是存在沖突的,目前也很難判斷它到底會向哪邊擺動。

本講小結

這一講我們探討了Libra能不能實現幣值穩定的問題,雖然我們對它提出了很多質疑,但是不管怎樣,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相比,Libra肯定會是更穩定的貨幣,否則就違背了發行Libra的初衷了。

但是Libra作為一種穩定幣,要能推行成功的話,意味著Libra的創始協會,既要扮演Libra的中央銀行的角色,同時也可能會演變成一個私營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在私營部門里,它會比國際貨幣基金組織的影響力還要大。

這個問題我們后面還會談到。如果你有對國際經濟感興趣的朋友,也可以把這一講分享給他。

下一講,我們來看看Libra的競爭力到底是什么。

03Libra能成為強勢貨幣嗎?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前面我們已經介紹了Libra的技術路線和價值體系,這一講我們來說一個非常重要的問題:Libra作為貨幣的競爭力具體會體現在什么地方。

最近幾年,區塊鏈加密資產興起之后,我們經常會遇到這樣一個問題:加密資產到底是不是貨幣。

這個問題,涉及到貨幣的定義,那么我們就從貨幣的主流定義和基本職能來分析。

傳統上,貨幣有三種基本職能:交易媒介、價值貯藏和記賬單位。

交易媒介,也就是交易的中間媒介。很早以前人們用貝殼來進行交易,后來演變成貴金屬,包括金、銀、銅等,成為交易媒介不一定意味著價值有多高,關鍵是大家能取得共識。

價值貯藏,就是你能用它來保值增值,至少是能保值,也就是說,作為一個貨幣,它的價值必須是平穩的。

記賬單位,也有人翻譯成價值尺度,也就是各種商品到底值多少錢,如何進行交換,就要靠貨幣進行標價。

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說,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完全不具備貨幣的職能和屬性——除了地下經濟交易,幾乎沒有誰真正拿它去做支付、買東西;價值貯藏和價值尺度的功能更是沒有,因為它的價值波動實在太大了。

但是Libra,它號稱價值穩定,那么它有沒有可能成為真正意義上的貨幣,甚至是世界的強勢貨幣呢?

我們也從貨幣的這三個基本職能來分析。

Libra作為交易媒介的優勢和劣勢

作為交易媒介來講,Libra最大的優勢,是它的用戶基礎,27億的用戶基礎,哪怕轉換率是10%,也有將近3億的用戶。再加上我們說的贏者通吃的網絡效應,它的用戶群會非常龐大。

我們從互聯網這些年的發展,已經能看得很清楚,網絡效應會導致天然的壟斷。所以Libra作為交易媒介來講,有天然的優勢。

但是作為交易媒介,也有很大的劣勢。

一個是我們前面說的匯率波動,因為它的儲備資產是一籃子貨幣,不是某種單一法幣。這樣的話,Libra跟一國的法幣之間進行兌換的時候,肯定會出現匯率波動。

當然波動的方向可能并不明確,你有可能賺也有可能賠,但不管怎樣,波動本身就意味著風險。這一點是Libra作為交易媒介的一個劣勢。

除了匯率波動,還有一個經濟學上的概念,叫作“標價成本”。

比如說,在單一法幣國家,如果你采用了Libra作為交易媒介,那就意味著有兩個標價的平行貨幣體系,同一件商品未來要有兩個定價,兩個標價牌。

想象一下,一個超市所有商品都會有兩套價簽,一個是法幣的價簽,一個是Libra的價簽。因為有匯率的變化,還意味著超市每天都要更換Libra的價簽。這對商家來說成本太高,包括人力成本,以及由此帶來的其他成本。

匯率波動帶來的成本,以及標價成本,在強勢貨幣國家,會更加突出。因為強勢貨幣本來就代表著,這個國家的法幣是穩定的、受歡迎的,本國居民沒有必要再用Libra進行交易。所以,像美國或者歐元國家,用Libra做交換媒介的空間相對就會比較狹窄。

跨境支付是Libra最大賣點

剛才說的是,Libra在一國范圍內作為交易媒介可不可行的問題。但如果你看Libra的白皮書,你會看到,它非常明確地打出來一個普惠金融的旗號,也就是說它要解決全世界人民,尤其是發展中國家人民匯款的便利問題:

既然任何一個人都可以在自己國家享受另外一個國家提供的互聯網服務,為什么不能享受Libra提供的支付服務呢?

比如說一個移民,或者說一個在國外打工的人,要匯錢回家,原來通過Swift或者其他的匯款方式,比如moneygram速匯金,或者是WesternUnion西聯,它的手續費就非常高,時間周期也很長。

做過國際匯款的人都有這樣的體驗,比如說你出國留學,父母給你匯一筆錢,怎么著也得一兩天才到。而且錢匯出去以后,整個過程沒法追蹤,也不知道去哪查,只有錢到賬了,這塊石頭才落地。

再加上外匯管制的因素,比如說咱們中國每個人一年不能超過五萬美元,而且你還要填外匯的用途。你要留學的話,還要提供學校的名字;你要旅行,還要填旅行社和酒店的名字,等等,這中間又增加了摩擦。這些都導致了傳統的跨境匯款體驗不好。

這樣一來,Libra在跨境匯款和跨境支付上就非常有吸引力了。而且Facebook本身就是一個大的全球性平臺,兩個Facebook用戶之間,一個可能在美國,一個可能在澳洲。

但對于Facebook來講,就是一個平臺,它的社交職能、社交屬性和巨大的用戶基礎會導致產品一上線,起點就很高。所以跨境支付和跨境匯款就被認為是Libra最大的一個賣點。

Libra為什么要用一籃子貨幣作為儲備資產?為什么不直接用美元作為儲備資產?其實它就是為了做跨境支付,它就是要告訴你,任何人都可以用本國貨幣來兌換。

但是這里我想強調一點,傳統跨境支付的費用高、成本高,原因有很多方面,其中一部分就是監管所帶來的監管成本。這部分不管你用什么新技術,都是避免不了的。

在Libra的聽證會上,美聯儲、財政部和美國幾個監管機構,還有國會都對它提出反對意見,特別強調的就是怕Libra被用來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這方面的監管所帶來的成本,并不會因為你采用了新技術而消失。

比如像美國財政部,或者貨幣監理署,或者各州的監管機關,他們會盯著銀行,或者盯著匯款公司,看你符不符合所有反洗錢的規定。現在只是說監管對象發生變化了,但監管成本依然在。如果你完全不去監管,那一定會有問題。關于監管的問題,我們后面還會討論。

弱勢貨幣國家的貨幣替代?

講到這里,就有一個假設,如果說跨境的交易取得比較大的突破,形成了網絡效應,大家跨境匯款都會用Libra,會不會導致Libra從跨境這個場景拓展到本地場景、本地支付?

俄羅斯央行官員:盡管央行表態要禁止加密貨幣,但實際上無法真的做到:盡管俄羅斯央行法律部門負責人Alexey Guznov在接受采訪時表示,即將出臺的數字金融資產法案將禁止發行和流通加密貨幣,但他亦承認,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在俄羅斯不可能被真正禁止。俄羅斯央行多次表態支持禁止比特幣交易,并仍堅決反對比特幣交易。然而,執行這樣的命令似乎是不可能的——俄羅斯政府最近直接承認了這一點。Guznov表示,僅僅是一項禁令根本不可能真的能禁止加密貨幣。不過,他確實表示,加密貨幣正被積極用于洗錢和非法活動。Guznov還強調,加密貨幣“不是錢”。然而,花費比特幣是無法停止的,Guznov補充道:“我們不太可能限制這一情況。”(BeInCrypto)[2020/3/18]

剛才我講它在強勢貨幣國家空間不大,但是會不會對一些發展中國家,尤其是弱勢貨幣國家有吸引力?因為在弱勢貨幣的國家,老百姓對Libra的信心,很可能要大大強于對本國貨幣的信心。

這個邏輯是成立的,但是這里邊也比較復雜。

從貨幣發展史上來看,一直存在一個現象,叫劣幣驅逐良幣。

比如說,古代的時候,政府發行的銅錢,由于冶煉技術的發展,私人也可以進行鑄造,但是私鑄的錢往往都會缺斤短兩,然后市面上流通越來越多的會是私鑄的錢,也就是缺斤短兩的錢,因為大家都會想把質量差的先花出去,好的留下來。就像是你現在收到一張假幣的話,你天然的沖動就會想到一個小攤上,先把它花出去。

所以,如果大家覺得Libra很穩定、本國貨幣不穩定,比如說津巴布韋現在是扛一麻袋本幣,可能只能買一小撮米回來,這樣的話,市場上交易流通的會是哪種幣?一定是津巴布韋的本幣,他們會把本幣先花出去,把Libra存起來。

也就是說在交易媒介這個功能上,有可能會發生劣幣驅逐良幣,但在價值貯藏這個功能上,是良幣驅逐劣幣,也就是在弱勢貨幣的國家,大家都會愿意持有Libra。

而且通常來說,弱勢貨幣的國家,往往也是金融市場不發達的發展中國家,它們本身也缺乏流動性和安全性比較高的資產,所以Libra可能在一些高通脹的國家、匯率不穩定的國家、有貶值預期的國家,成為當地居民一個安全性資產的選擇,從而形成貨幣替代。

也就是老百姓不愿意再持有本國貨幣,而是愿意持有Libra。就好像現在一些國家,人們更愿意持有美元一樣。

當然,這里面其實有一個悖論,Libra說自己是普惠金融,是為弱勢貨幣國家群眾服務的,但對弱勢貨幣國家來講,如果老百姓大量用本幣兌換Libra,會把本幣推向貶值。

而本國貨幣的貶值會導致那些本來收入就很低的人更窮,因為他們的資產都是以本幣計價的,或者持有的都是本幣的資產,比如你一個房子不可能移到國外去賣。這種資產會因為本幣的貶值而大幅縮水,所以只會加劇只有本幣資產的人的貧窮狀況,反而沒有達到他們所說的普惠金融的目的。

各國的負面態度可能也擋不住Libra

當然,Libra想要進入弱勢貨幣的國家,一定會遇到這些國家政府不歡迎的問題。除了比較極端的例子,像津巴布韋這種國家,去年就已經宣布歡迎任何一種貨幣,等于把它自己的貨幣主權放棄了。

但是除了這種極端的情況之外,其他一些弱勢貨幣的國家,比如說像泰國,或者越南,如果真的允許Libra進入,相當于就是把自己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主動權拱手讓人,因為你控制不了這種貨幣,你只能控制本幣。

所以在絕大多數國家,貨幣當局是不太可能歡迎Libra的。所以我們也能看到,Libra出來之后,實際上各個國家貨幣當局和監管機關基本上都是持負面的態度:要么說你必須納入監管,不監管不行,要么說你肯定會對我產生負面影響,我就不讓你進來。

當然也有些國家怕被人指摘說阻礙創新,那也頂多說我需要觀察觀察,但是誰也不會說我歡迎Libra到我這兒來。

但不是說監管不歡迎就能擋住Libra。

即便政府都說了我不允許你在本國使用,也就只能做到本國所有的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不為Libra提供兌換服務和支付服務。但是依然會有民眾可以用其他的方式去國外買Libra,完全禁住是不太可能的。

即使是在中國也很難,盡管中國連Facebook本身都進不來,但是一旦Libra發行了,肯定會有一些人,通過一些輾轉的方式去購買Libra。

看比特幣就知道了,其實我們國家早就不允許比特幣在中國運營,交易所也都屏蔽了,也通知所有的支付機構和商業銀行不允許為比特幣提供相應的兌換和支付服務,但依然會有一些渠道說“我幫你代購”或者說“我幫你買比特幣”,你只要給他們人民幣,然后他們就翻墻到國外交易所進行購買。

當然,也有一種情況,就是如果美國以法律的形式禁止Libra的話,它肯定就推進不下去了。

但只要沒有法律禁止,哪怕就算是默許也好,或者進入一個正常的監管軌道也好,然后各國央行也都是睜只眼閉只眼的態度,Libra極有可能會變成一個強勢貨幣,最終大行其道。

甚至完全有可能,它作為支付工具發展得很好的情況下,進一步脫離儲備資產,變成一個信用貨幣。其實現代信用貨幣也是這么發展過來的,比如說英鎊一開始,也是由一家私人銀行,也就是英格蘭銀行發行的銀行券,后來才變成了信用貨幣、變成了國家法幣。

如果Libra被大家所接受,變成一個通行的支付工具,那么再過一段時間以后,發展成一個世界級的超主權貨幣,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本講小結

我們先是從貨幣的三個基本職能來分析Libra。

從交易媒介這個功能來講,Libra最大的應用場景是跨境支付或跨境匯款,Libra針對的不僅僅是美國本土市場,也不僅僅是強勢貨幣國家,比如歐元區,它還錨定了跨境支付這個市場;

從價值貯藏這個功能來講,在幣值不穩定的發展中國家,或者說弱勢貨幣國家,它有可能得到老百姓的歡迎,成為一種安全資產;

而Libra要發揮記賬單位的功能,障礙是最大的,最重要原因是,記賬單位一般是由一國政府規定的,但Libra很難得到主權國家的認可。

但是不要忘了,因為Libra依托的是Facebook,它的創始機構擁有強大的社會動員能力,監管層的負面態度也不可能完全限制它的發展,Libra就有通過跨境支付成為世界級貨幣的可能性。

所以,跨境支付是Libra最大的賣點,下一講,我們來看看Libra的風險。

04Libra能突破數字貨幣的通行風險嗎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前面幾講里,我們已經講到過一些Libra會帶來的威脅和隱患。

我們先回顧一下在前面講到的,Libra如果能成功的話,Libra的創始協會,既要扮演Libra中央銀行的角色,同時也可能演變成一個私營部門的國際貨幣基金組織,而且因為它和私人經濟、大眾經濟是捆綁在一起的,它影響力的深度、廣度,在私人部門會遠遠超過國際貨幣基金組織。

如果一個機構,它有影響各國貨幣匯率安排的能力,但是又不承擔相應的責任,那是非常可怕的。

對國際貨幣體系來說,安排和協調各國貨幣匯兌機制的機構,一定是一個具有公信力的、中立的組織,否則的話,它就會成為一個金融戰爭的工具了。

Libra的影響力,自然也會威脅到主權貨幣,威脅到各國央行的貨幣政策和匯率政策的主導權。

我們就拿中國來說,Libra一定會侵蝕人民幣的地位。

想象一下,如果我們默許用人民幣可以兌換Libra,那肯定會引發全面兌換Libra的現象,就會導致人民幣貶值。因為人民幣貶值了,就可能會吸引更多人去兌換Libra。越多的人去兌換Libra,越會增加人民幣貶值的壓力,變成一個惡性循環。

當然,Libra帶來的問題還不止這些。

反洗錢和反恐融資責任不明確

其中,Libra帶來的一個非常大的隱患就是,通過它進行的交易,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責任是不明確的。

如果你看了Libra在美國國會的聽證會,你會發現,美國財政部跟國會,最關心的其實就是資本流動的問題,也就是你這錢去哪了,是不是流到敵對國家去了,比如說流到伊朗去了?流到朝鮮去了?或者流到委內瑞拉去了?

聲音 | 烏克蘭央行官員呼吁該國加密貨幣合法化:據news.bitcoin消息,烏克蘭國家銀行戰略與改革部主任米哈伊爾?維迪亞金表示,數字資產合法化的主要問題是制度性的。有太多的監管機構負責監管該行業,而加密貨幣尚未受到烏克蘭法律的監管和定義。米哈伊爾?維迪亞金呼吁使該國加密貨幣合法化,他還強調,傳統銀行應向金融科技行業開放,為金融服務提供新的交付渠道,烏克蘭當局應解決金融創新缺乏法規和法律定義的問題。[2019/1/9]

還有就是關于洗錢、逃稅、恐怖融資,這都是它最擔心的問題,而恰恰Libra在這些方面是非常薄弱的。

事實上加密資產在跨境匯款里早就占不小的比重。一個叫Clovr的區塊鏈公司,2018年就搞過一個調查,叫“匯錢回家”,他們發現使用比特幣、以太幣這樣的加密資產進行跨境匯款,已經占到15%的市場份額。

那么咱們就可以合理地推斷一下,在很多有資本管制的國家,15%的資本外逃就很有可能是通過加密資產來實現的。

更糟糕的是,現在好多暗網的交易、黑市的交易,涉及人口販賣、、武器交易,甚至更邪乎的,基本上都用的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資產進行結算。

咱們國家就有個案子,武漢有個高校的副教授,跟《絕命師》電視劇里的絕命師一樣,他也制,他做的是“喪尸藥”,叫“甲卡西酮”,專門向國外出售,當時他就是用比特幣來進行收款的。

所以如果我們允許Libra運行的話,那很有可能也會導致這些地下經濟通道完全打開。

這也是為什么從資本管理的角度,各國中央銀行肯定不會愿意Libra進來。中國也一樣,假設允許Libra運行,就意味著那五萬美元的換匯額度會很輕松地被突破,外匯管制也很難奏效了。

2017年ICO和比特幣比較熱的時候,七部委聯合打擊ICO和比特幣,當時的原因也是為了解決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和傳銷等問題,確實,這些問題也存在,但更深層次的原因是為了防范利用ICO和相關加密資產搞資本外逃和洗錢,以及為地下交易提供支付通道。

那么關于美國國會最關心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Facebook是怎么回應的呢?它把鍋甩給了下面的參與機構和用戶。

這里需要解釋一下,還記不記得我們在一開始講Libra技術架構的時候,說它是一種混合式的架構,下面是中心化的,只有最上面一層才可能用區塊鏈。Libra的運營和技術一樣,也是雙層的安排:頂層是Libra協會加上驗證節點,底下也有一種特殊的角色——經銷商。

從運營上來說,Libra不是直接面向大眾去銷售,而是授權給這些特殊的角色,也就是經銷商去進行銷售:協會把Libra賣給經銷商,經銷商再把Libra賣給大眾。

當然,這個順序實際上是反著的,經銷商先把錢收上來,再去買Libra,也就是經銷商買Libra的這個動作,才發生了頂層的區塊鏈節點的記賬。這就是它的雙層技術和運營體系。

Facebook就是用這種安排,把自己的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責任都甩給了經銷商和其他的機構,包括用戶,也就是有什么問題你去找下面的經銷商,因為用戶信息不在我這。

同時,它還說了,五年內要從許可鏈過渡到公有鏈,我在前面也講到過,公有鏈和許可鏈的區別就是,一個是完全公開的,一個是需要允許之后才能進來的。

一旦到了公有鏈之后,Libra就更沒責任了,就可以完全不管了,出了洗錢的事跟Libra一點關系都沒有,因為是公有鏈,我也不知道用戶到底是誰,相當于把反洗錢和反恐融資的責任全都撇開了。

所以你看,表面上聽證會上Facebook說,我會主動接受監管,但其實它用一些安排,把自己的責任早就甩給別人了。

Libra能保護用戶隱私嗎

除了反洗錢和反恐融資,在數據隱私保護上,Libra也有很多值得質疑的地方。

Libra的協會是注冊在日內瓦的,受瑞士的法律約束,瑞士不是歐盟成員國,它是不受歐盟的法律約束的,也就是說,跟數據保護和隱私保護相關的歐盟法律——《通用數據保護條例》對它起的作用會比較小。而它的運營機構像Calibra和Facebook以及28個成員機構都在美國,也就是說,是受美國法律的管轄的。

這兩個監管法律體系之間是存在差異的,那會出現什么情況呢?

比如說有件事放在美國干更容易,受到的監管標準更低,那我就放在美國,如果這件事放在瑞士干更方便,瑞士的監管更松,我就放在瑞士,這就變成了“孰低原則”和“孰松原則”進行機構擺布和業務擺布,也就是我們所說的“監管套利”。

說到數據隱私的保護,我們看看Libra是怎么說的。它說它采取的是假名機制,也就是說用同一個用戶可以注冊多個地址,你可以通過申請多個地址來實現一個假名機制,從而實現所謂的匿名。

通過這種假名機制是不是能夠保護你的隱私安全了呢?我們來看一下,Libra的用戶實際上會和哪些用戶是重疊的呢?這包括Facebook和WhatsApp的用戶,以及28家機構的用戶,比如Uber的用戶。

這些用戶注冊的時候,基本上是實名注冊的,因為掛接了傳統的支付工具,或者是注冊了郵件地址或者住址,通過數據挖掘,基本上都能知道誰是誰。

當然Facebook說了,你不用擔心,我不會從Libra獲取數據的,我頂多也就是用個廣告推送什么的。但是,它并沒有說Facebook的數據不給Libra用,也就是說,Facebook可以把自己的數據交給Libra,如果它把Facebook的用戶數據提供給Calibra的話,那意味著兩個數據融合以后,進行對比,馬上就能知道持有Libra人的真實身份。

所以,它這種所謂的假名機制根本就不是真正的匿名,而如果像它說的,它將從許可鏈過渡到公有鏈,鏈上信息就相當于完全公開了。

本講小結

這一講我們集中講了Libra會帶來的一系列問題,對國際貨幣體系的威脅、對國家貨幣主權的威脅,為洗錢、資本外逃、地下交易打開支付通道等等,還有數據隱私的問題。這些,都是擺在各國貨幣監管當局面前的問題。

到這里,關于Libra的情況我就講得差不多了,Libra未來會怎樣,會有哪些新的動作,我們肯定還會保持關注。

下一講,我會來講另一個可能也會馬上出現在你我生活中的數字貨幣,也就是我們人民銀行——央行所發行的數字貨幣。

05DCEP:中國自己的數字貨幣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前面我們討論了Libra的革命性和局限性,接下來我想跟你聊一件重要的事,那就是人民銀行正在研究的、我們中國自己的數字貨幣。

我做這個課程的時候是2019年的8月,離中國人民銀行推出我們自己的數字貨幣也不是很遠了。我們這個數字貨幣的項目叫作DCEP,也就是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它的設計邏輯,很多地方跟Libra很相似。但我要先澄清一下,不是我們模仿Libra,事實上,做中國自己的央行數字貨幣,早在2014年,當時的行長周小川就提出過這個想法了。

央行數字貨幣是紙鈔替代

央行的數字貨幣是個什么樣子呢?

它的功能和屬性跟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它的形態是數字化的。我們對它的定義翻譯過來就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

什么叫具有“價值特征”呢?簡單來說,就是“不需要賬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你想想紙鈔就能理解了。你用紙鈔進行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賬戶的,DCEP也是這樣。

你可以想象這樣的場景:只要你我手機上都有DCEP的數字錢包,那連網絡都不需要,只要手機有電,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把一個人數字錢包里的數字貨幣,轉給另一個人。

也就是說,你在支付的時候,是不需要綁定任何銀行賬戶的。不像我們現在用微信也好、支付寶也好,都要綁定一張銀行卡,但DCEP不需要。

當然了,除非你要往數字錢包充錢,或者你想從數字錢包里取錢出來去理財,除此之外,用戶與用戶之間的相互轉賬是不需要進行賬戶的綁定的。

這就意味著,DCEP能像紙鈔一樣流通。這也就是為什么說,你可以把它簡單地理解成紙鈔的數字化替代。

事實上,像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它最根本的一個優勢,就是擺脫了傳統的銀行賬戶體系的控制,因為它只是一個加密字符串。從這一點上來說,DCEP也具有同樣的優勢。

那不一樣的是什么呢?

不一樣的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屬于法幣,跟現金一樣,央行的數字貨幣也具有無限法償性,就是說你不能拒絕接受DCEP。

我們看到現在私營的支付機構或平臺,會設置各種支付壁壘,用微信的地方不能用支付寶,用支付寶的地方不能用微信,但對央行數字貨幣來說,只要你能使用電子支付的地方,就必須接受央行的數字貨幣。

那DCEP,跟我們常用的支付寶、微信支付,具體還有什么區別呢?

首先從法權上,DCEP的效力和安全性是最好的。

你用的紙鈔是央行貨幣,DCEP也是央行發行的,但是你用支付寶或微信做電子支付的時候,用的是支付寶的電子錢包、微信的電子錢包,它們的貨幣是從哪兒來的呢?它們不是用央行貨幣進行結算的,而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結算的。當然,在備付金集中存管以后,情況有所變化。

也就是說,微信和支付寶在法律地位、安全性上,沒有達到和紙鈔同樣的水平。

理論上講,商業銀行都可能會破產,所以這些年人民銀行建立了存款保險制度;但假設微信破產了,微信錢包里的錢,它沒有存款保險,你就只能參加它的破產清算,比如你之前有100塊錢,現在只能還你1毛錢,你也只能接受,它是不受央行最后貸款人的保護的。當然,這種可能性很小,但你不能完全排除。

其次,我們還要考慮到一些極端情況,比如大的地震,通信都斷了,電子支付當然也就不行了。

那個時候,只剩下兩種可能性,一個是紙鈔,一個就是央行的數字貨幣。它不需要網絡就能支付,我們叫做“雙離線支付”,是指收支雙方都離線,也能進行支付。只要你手機有電,哪怕整個網絡都斷了也可以實現支付。

我們也可以說一些不那么極端的、你能感知到的情況,比如說你到地下的超市去買東西,沒有手機信號,微信、支付寶都用不了。

又或者,在飛機上,也沒有信號,如果你坐的是廉價航空公司的航班,吃飯就需要花錢,這種場景下,原來你只能用信用卡支付,以后也可以用央行的數字貨幣支付。但這一點,像Libra這樣的數字貨幣是做不到的。

當然,可能也有人會問,DCEP會對支付寶、微信的地位產生影響嗎?我們的回答是:并不會。

因為目前支付寶、微信也是使用人民幣支付,其實也就是用商業銀行存款貨幣進行支付。央行數字貨幣推出后,只是換成了數字人民幣,也就是用央行的存款貨幣,雖然支付工具變了,功能也增加了,但渠道和場景都沒有變化。

但為什么在電子支付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央行還要做這樣一個數字貨幣呢?

首先,為了保護自己的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我們需要未雨綢繆。

其次,現在的紙鈔、硬幣的發行,印制、回籠、貯藏各個環節成本都非常高,還要投入一些成本做防偽技術,流通體系的層級也比較多,攜帶又不方便,現在誰也不愿意帶現金了。

除了犯罪分子不愿意讓別人知道,或者你也可能有些消費不想讓其他人知道,特意用現金之外,現在大部分人需要用現金的情況是越來越少了。

當然只要你不犯罪,你想進行一些不想讓別人知道的消費,這種隱私我們還是要保護的。

這也就是說,公眾其實是有匿名支付的需求的,但現在的支付工具,比如說互聯網支付、銀行卡支付都是跟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綁定的,它滿足不了匿名的需求,也就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鈔的支付,也就是紙鈔支付。

所以,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的價值特征,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要求。

央行數字貨幣如何反洗錢

但便利老百姓的支付是一個方面,同時還得要保持一個平衡,就是不能便利犯罪。

推行DCEP,我們同樣會遇到反洗錢的問題。用紙鈔進行洗錢,雖然匿名的程度比較高,但還是有一定成本,比如要洗的錢比較多的話,還要用卡車拉,但數字貨幣這個成本就比較低。

那如果在推出DCEP后,我們怎么反洗錢呢?

我們進行反洗錢、反逃稅、反恐怖融資這些工作,都可以用前面提到過的大數據的方式。也就是說,雖然普通的交易是匿名的,但是如果我們用大數據識別出一些行為特征的時候,還是可以鎖定這個人真實身份的。

舉個例子來講,涉及到很多洗錢的交易,都是有行為特征的,比如說大量的賭博行為都發生在夜間12點以后,而且所有的賭博交易都沒有零頭,都是十的整數倍。一般來說,開頭是用小額,越來越大,突然斷崖沒了,也就是沒有交易了,那說明是輸光了,這就符合一般賭博的特征。

電信詐騙也是如此,如果出現大量分散的錢集中到一個賬戶里面,突然又迅速地分散開,消失在很多個賬戶里面,這就符合明顯的電詐的特征。

那我們把這些交易特征分析出來之后,再利用大數據和數據挖掘技術,進行身份比對,就能把后面那個人找出來。

所以說,出于反洗錢的考慮,我們對數字錢包也是有分級和限額安排的。比如說你就用一個手機號碼注冊一個錢包,那你這個錢包當然可以用,但是級別一定是最低的,只能滿足日常小額支付需求;但如果你要能上傳一下身份證,或者再上傳一個銀行卡,就可以獲得更高級別的數字錢包,如果你還能到柜臺去面簽一下,那可能就沒有限額了。

本講小結

這一講我向你介紹了央行的數字貨幣。

它的本質是現鈔的替代,雖然在央行這一層,我們并沒有采用區塊鏈技術,但我們把區塊鏈的內核拿了出來,也就是說,它是具有價值特征的數字支付工具,脫離賬戶也可以進行價值轉移,能夠滿足可控匿名的支付需求。

同時,我們也講了央行數字貨幣反洗錢的手段,任何一種支付工具,都需要在便利性和合法上進行平衡。

那下一講,我們就來看看,DCEP到底是怎么運營的呢?

06DCEP的設計和發行邏輯有何創新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上一講我們說到了人民銀行想要推出自己的數字貨幣DCEP,那這一講我們就來看看,DCEP是怎么樣來進行運營的。

雙層投放和雙層運營

人民銀行早在2014年就開始了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2016年,當時的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還接受過財新的專訪,討論過關于數字貨幣的話題。現在網上也能找得到,如果你感興趣的話,可以找來看一看。

2018年的1月25號,央行的范一飛副行長也發表了一篇文章——《關于央行數字貨幣的幾點考慮》,現在在網上也能找到,從這篇文章你可以看出,那個時候,實際上就已經確立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框架。

這個研發框架主要就是說,中國央行數字貨幣應采用雙層運營體系,當時還叫作雙層投放體系,現在改成了雙層運營體系。

什么叫雙層運營體系呢?就是上面一層是人民銀行對商業銀行,下面一層是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對老百姓。

我們為什么要采用雙層的運營體系來進行DCEP的研發和兌換呢?簡單說,就是要充分利用現有資源,調動和發揮社會力量。

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實際上是一個非常復雜的工程,像中國這樣大的國家,人口眾多,各地的經濟發展、資源稟賦和人口基數,差別都比較大,所以你在設計、發行和流通的整個環節,就要充分考慮所面臨的多樣性和復雜性。

如果我們采取單層投放、單層運營,相當于人民銀行一個機構就要去面對全中國所有的消費者,環境復雜,考驗非常嚴峻。

另一方面,雖然央行也建立了很多自己的系統,比如現有的大額支付系統、零售支付系統、超級網銀、銀聯、網聯等,都是在央行的主導下進行開發運營的,央行也積累了相關經驗。但是這些系統面對的用戶原來都是銀行機構、金融機構,沒有直接面對過老百姓。

如果人民銀行要搞這么大一個直面老百姓的系統,既要滿足用戶的體驗,還要實現系統的高效,人民銀行自己的預算、資源、人才,都會面臨客觀的約束。

而商業銀行和其他一些商業機構,在IT基礎設施應用和服務體系上,都已經比較成熟了,在金融科技方面也積累了很多經驗,人才儲備也比較充分,完全沒有必要拋開現有的商業銀行IT基礎設施,再去另起爐灶、重復建設。所以這也是為什么我們要選擇雙層的運營體系。

那么我們會使用什么樣的技術路線呢?

我們的選擇是,不預設技術路線。前面我們說了,Libra是個混合架構,雖然DCEP也是個混合架構,但是我們的混合架構就是不預設技術路線。

央行這個層面屬于技術中性的,也就是說,央行不會干預商業機構的技術路線選擇,商業機構對老百姓兌換數字貨幣的時候,用什么技術來兌換?是用區塊鏈,還是用傳統賬戶體系?是用電子支付工具,還是用移動支付工具?無論采取哪種技術路線,央行這個層面,都能適應。

只要商業機構能夠達到我們對并發量的要求,和我們對于客戶體驗的要求,以及對于技術規范的要求,無論采取哪種技術路線都可以。

我們的出發點就是要充分調動市場力量,通過競爭選優來實現系統優化,共同開發,共同運營,有利于整合資源,也有利于促進創新。

避免金融脫媒

當然雙層運營體系還有別的考慮。

一個是可以避免金融脫媒。

什么是金融脫媒?如果我們采用的是單層運營的話,人民銀行直接對老百姓發行數字貨幣,那意味著人民銀行會成為商業銀行的競爭者。

因為老百姓一兌換數字貨幣,就會把商業銀行的存款轉移到人民銀行來,在這種情況下,商業銀行的融資成本就會升高,實體經濟就會因此而受到損害。

而且,人民銀行直接對老百姓發行貨幣,老百姓的所有信息在人民銀行都有存儲,那意味著什么?

意味著人民銀行知道每個人、每個企業的信用狀況,也知道你每個月掙多少錢、花多少錢,你資金來源是什么樣的,這些數據人民銀行全有。也就是說,人民銀行可以替代商業銀行做所有的金融業務。

如果你年紀比較大的話,可能就會記得1984年以前,中國就只有人民銀行一家銀行,金融脫媒說的就是這種情況。

那如果采用單層運營的話,意味著我們是不是可以不需要商業銀行了?不需要金融中介了?人民銀行直接放貸,把所有的金融業務全做了,直接省去中間的摩擦,這個效率會不會更高呢?

你會發現,這像什么?像計劃經濟。

有人說,在大數據時代,數據已經豐富到可以搞計劃經濟了,這一點我是非常不同意的。

計劃經濟做到極致,所有的經濟學家、統計學家都坐下來,把世界上所有信息搜集來,這種情況下你做的資源配置,能做到的最好情況,也不過就是和用市場做資源配置的水平一樣而已。

萬一這里邊有什么信息沒有搜集齊,或者是數學模型不對,算錯了,或者數學模型給了你一個結果,但是你決策作錯了,都可能導致資源配置的失敗。

我們反對計劃經濟,并不是說我們是市場原教旨主義者,而是經過一定研究后得出的結論,也是經過實踐得出的結論,南斯拉夫當年就做過這樣的嘗試,得到的教訓是很慘痛的。

所以,并不是說信息多了、數據多了,就能搞計劃經濟。因為計劃經濟沒有競爭,沒有激勵機制,一旦出問題,就會是大問題。

我們采用雙層運營體系,本身也是為了充分調動市場的積極性,用市場機制來實現資源配置,調動商業銀行和商業機構的積極性。

你可以這么理解DCEP的投放過程:跟紙鈔投放一樣。紙鈔是怎么投放的呢?人民銀行印出來以后,商業銀行給人民銀行繳納貨幣發行基金,然后把紙鈔運走,運到網點,然后老百姓去網點兌換現鈔,就是這么一個過程。

數字貨幣的兌換依然會保持這種結構:商業銀行在中央銀行開戶,按照百分之百全額繳納準備金,個人和企業通過商業銀行或商業機構開立數字錢包。

而且我們要求是進行M0替代,也就是紙鈔的替代,不能是M1和M2,這樣也就意味著公眾所持有的央行數字貨幣依然是中央銀行負債,由中央銀行進行信用擔保,具有法償性。

那么對于用戶來說,你其實也不需要跑到商業銀行去,只要下載一個App,注冊一下,這個錢包就可以使用了,比如接收別人的付款,再比如你要兌換數字貨幣,那么只要用你的銀行卡進行兌換就行了。

當然,跟取現金一樣,我們也會按照現行的現金管理規定,設置一定的摩擦。

什么意思呢?

比如如果一旦有金融危機了,或者說某個銀行有兌付問題了,可能所有人都去擠提,排隊把存款從銀行里面取出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銀行可能會設置一些門檻,比如你兌換現鈔,小額的直接取沒問題,但你要是取大額的,比如50萬,那你就需要提前預約,數字貨幣也是一樣的安排。

本講小結

這一講我向你介紹了央行數字貨幣,它采用了雙層運營體系,這是一個既符合中國國情,也能夠調動市場機構積極性的設計。

下一講,也就是最后一講,可以算是我們整堂課的一個結語。我們會再回到Libra,來講講我認為,我們對Libra應該采取什么樣的應對措施,以及我對互聯網金融創新的一些看法。

結語|互聯網創業思維,不適合金融領域

你好,我是穆長春。歡迎來到我的得到課程。

在最后一講。我先帶你做一個有關Libra的整體回顧。

首先,認識和理解Libra,有這么幾個關鍵問題:

第一,Libra雖然也部分用到了區塊鏈技術,但它不再是去中心化的,有很明顯的組織和主體。它跟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資產,已經非常不一樣了。

第二,它擁有至少27億的用戶,這還只算Facebook和WhatsApp,社會動員能力巨大。

第三,它樹起了一桿普惠金融的大旗,主要市場在跨境支付和發展中國家。

第四,Libra很有可能獲得超主權的影響力,影響國際貨幣體系,侵蝕主權貨幣的地位。Libra如果不被監管,也很有可能導致地下經濟通道完全打開,成為非法交易的工具。

那么,要應對第四點說的這些問題,我們在Libra剛出來的時候,就在倡議,各國央行和國際組織應該需要合作,將Libra納入監管,而不是睜一只眼閉一只眼。

我被問到過一個問題:比如像Facebook這么大的公司,是不是也有能力和意愿去承擔社會責任、關注金融的安全和穩定性呢?

我的理解是,在金融這個領域,互聯網創業者,哪怕是像Facebook這樣大的互聯網公司,也缺乏應有的風險意識。

這些年的互聯網創新,不管是共享經濟也好,互聯網思維也好,其實都是奔著走獨角獸的模式去的,要么做大,成為一個壟斷企業,要么做死。這會給社會帶來很大的成本,死了的話,不管是社會資本也好,風險資本也好,投資者融來的錢,實際上最后都損失了。

咱先不說獨角獸這種模式是不是好,這是另外一個話題。但是如果說你用同樣的思路來做金融的話,會產生非常大的影響,因為它的外部性特別強。

金融這個領域和其他的行業不一樣,非金融領域的項目出現損失,會限制在一定范圍內。當然,這里要排除像共享單車這樣的情況,因為押金已經具有一定的金融屬性了。除此之外,實業領域用所謂的共享經濟也好,其他的經濟也好,它的外部性沒有那么強,它的損失都局限在一定程度內。

但是在金融領域,你是用別人的錢來做這件事,用公眾的錢加了杠桿來做這件事,如果出險的話,就不是這幾個人的問題,而是系統性的問題了。

這也是為什么任何一個傳統上做金融的人,在做任何一件事情之前,上任何一個新業務之前,首先都會問一個問題:到底有沒有風險。他首先不會問這能不能賺錢。所以你看所有的銀行上新業務,上新項目,都比較慢。

可是做互聯網的思維方式完全不一樣。

比如你看,這些年互聯網創新提倡的也都是精益創業、小步快跑,也就是做項目的時候,第一個首先要看這個東西做完了扔出去,讓老百姓去試試,讓市場先看看。管他有棗沒棗,先打一竿子,看老百姓歡迎不歡迎。不歡迎大不了不做了,或者我再去改。

但做金融也這么去試,社會成本就會很大。當然如果你的產品闖出來、成功了還好,但是很多東西都失敗了。

一個例子,就是P2P,在中國現在可以說是完全變成了這兩年最大的一個金融風險,一直在治理。它給老百姓帶來的損失,有的就是家破人亡。

再舉個例子,支付寶的相互寶。相互寶從理念上來說,是非常先進的。但是跟《保險法》是違背的,《保險法》要求你必須先花錢買產品,然后對你進行保險保障。這樣的話,有大數定律、有統計學來做精算,我就知道這個產品會不會賺錢。

但是相互寶不一樣,它是說你先進來,出了險以后,大家再分攤費用。你不知道你以后會分多少,這個是違反《保險法》的,后來叫停了。叫停以后,它改了名字,變成了一個網絡互助產品,后來又出現很多的糾紛。

互聯網金融的創業者,有沒有考慮風險?

我的答案是,很少考慮。他先想的是,這事我能不能賺錢,或者我這個理念好不好,能不能靠大家一塊來實現。如果你要做的是一個大眾金融產品,這種思維一定有問題。

要知道,對整個的互聯網金融來說,還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金融周期,一個金融周期是長于經濟周期的。在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金融周期的測試之前,很多互聯網金融產品會有很大的風險。

比如像咱們現在很多互聯網金融機構都說,你看我能實現“310”,也就是三分鐘放款、一分鐘到賬、零個人審核,而且壞賬率還非常低,零點幾。

但是你要知道這些東西都是在一個流動性充足的環境下做的,它沒有經過一個完整的金融周期的測試,一旦在流動性不好的情況下,就可能會出現大面積無法還款的情況,導致一個產品的失敗,甚至把整個體系都拖垮。

我們還可以說回Libra。

前面我們說Libra的雙層運營體系,也就是Libra協會授權別的機構去做,類似授權經銷商去做,而這些經銷商很可能也會扮演做市商的角色。

做市商是什么意思呢?

一方面,Libra買賣的時候中間會有價格波動,做市商可以通過買賣的價差來套利;但是當流動性不好的時候,理論上來說,做市商要平滑流動性。

但是,如果在真正流動性吃緊的情況下,按照市場的歷史經驗來講,做市商一定會跑,他不會去管你。依靠這種第三方機構來做市場的安排,其實風險是很大的。

所以,這也是為什么,納入監管框架,進入正常的監管軌道,對Libra非常必要。我們也需要做好Libra在國際貨幣體系中,成為一個重要角色的準備。

這堂課我就講到這里,謝謝,再見。

Tags:LIBRALIB數字貨幣區塊鏈libra幣發行了嗎libra幣最新價格數字貨幣交易所app下載區塊鏈幣圈幣種知識大全

SHIB
BTC:BTC礦工的新處女地:前蘇聯西伯利亞工業廢墟_Dreamverse

金色財經比特幣9月2日訊冷戰期間為蘇聯制造業提供動力的東西伯利亞的布拉茨克水電站正在為另一個渴求能源的行業提供支持:比特幣挖礦.

1900/1/1 0:00:00
比特幣:數據顯示:比特幣沖高未果,逐步企穩_BTC

北京時間9月5日8點,反映加密貨幣市場整體走勢的ChaiNext100指數報897.02點,過去24小時下跌0.86%,成交額315.59億美元,成交較前24小時減少16.86%.

1900/1/1 0:00:00
MOTO:比特幣是阿根廷外匯管制的直接受益者_BNB

狂人說 阿根廷比索持續暴跌,無論阿根廷國內怎么升息,還是有源源不斷的資金瘋狂出逃,而阿根廷的外匯儲備已經不足400億美元,難以抵御這樣瘋狂的出貨.

1900/1/1 0:00:00
加密貨幣:數據顯示:BTC市值占比持續沖高,30天ROI保持上行_okex

據TokenGazer數據分析顯示:截止至9月4日17:00,BTC價格為$10,498.48,市值為$188,672.26M;主流交易所24HBTC交易量約為$1,289.71M.

1900/1/1 0:00:00
區塊鏈:新浪推出新社交APP“綠洲” 集齊"數字資產 粉絲經濟"王炸_TOP

今日,巴比特記者獲悉,新浪擬推出一款社交應用APP,名為“綠洲”,目前處于內測階段,只有通過邀請碼才能進入。這款產品的定位是“年輕人的生活時尚社交平臺”,由新浪微博團隊出品.

1900/1/1 0:00:00
PEL:ARPA將于9月3日登陸GGBTC萬有引力交易所_KAR

GGBTC交易所將于2019年9月3日上線阿帕奇,屆時將開放ARPA充值和交易服務,具體如下:開放交易開始時間:2019年9月3日14:00開放充值時間:2019年9月3日14:00開放提現時間.

1900/1/1 0:00:00
a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