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希望在當今?“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世界時局背景下,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向第四次工業革命”產業升級的大變局之際,分析區塊鏈(從BTC開始)看似混亂的繽紛變化,從混沌中發現規律,從無序中建立秩序,力圖擺事實和嚴謹的論證,為讀者呈現出清晰的演進路徑(趨勢):
一是從貨幣角度,走向加密數字貨幣、通證和通證經濟;
二是基于區塊鏈存證數據庫的技術特性,與產業融合,走向產業區塊鏈;
三是當二者匯聚,以通證為紐帶和激勵機制,融合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能、5G等新興技術,實現產業升級,加速數字經濟時代的到來。
同時,為讀者理清現狀:當下區塊鏈已走出最初的浮躁與混亂,完成技術評估、概念驗證和初步的基礎設施建設,正在加速與產業融合,開啟產業區塊鏈新天地。
所以我們發出呼聲:產業區塊鏈,未來已來。希望每位讀者在明晰趨勢和現狀之時,站上時代的風口,找到自己的定位,隨風起舞,順勢而為。
-----全文約1.4萬字,建議收藏后閱讀----
目錄
1?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1.1?開啟新紀元
1.2?內涵解讀
2?科技發展推動產業革命大變局
3 回到基點:故事開始的地方
3.1 BTC創世
? ? ?3.1.1 技術堆棧的三層定義
? ? ?3.1.2?傳統貨幣與比特幣
3.2?由BTC引發的“幣圈”
3.3?由BTC引發的“鏈圈”
3.4?由BTC引發的思考
? ? ? ? ? ?3.4.1?巨大的共識分歧
? ? ? ? ? ?3.4.2?存在即合理
? ? ? ? ? ?3.4.3?新的定位
? ? ? ? ? ?3.4.4?從人的共識到機器共識
4?從基點出發的演繹之路
4.1 組織形態:從圈子到社區
4.2 加密貨幣:從代幣、通證到通證經濟
4.3 技術應用:從存證數據庫到產業區塊鏈
5?產業區塊鏈成型之路
5.1 公鏈的突圍之路
? ? 5.1.1 從BTC開始:可編程貨幣
? ? 5.1.2 ETH接力:智能合約
? ? 5.1.3 波卡應運而生:鏈的擴展
5.2?應用及資產“出圈”
5.3?區塊鏈產業化
? ? 5.3.1?區塊鏈產業結構分布
? ? 5.3.2?波卡生態呈現規模化
5.4?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5.5 產業區塊鏈化:成型之路
6 催化劑:牛市蘊含的產業演進邏輯
7?產業區塊鏈吹響號角
參考文獻
開啟新紀元
在這關鍵的時節點上,歷史拉開了序幕,開啟了一個嶄新的新紀元。
2017年12月28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接見駐外使節的講話中指出:“放眼世界,我們面對的是百年未有之大變局。”這是中央首次明確指出“百年未有之大變局”。?[1]
在2018年6月22日至23日召開的中央外事工作會議上,習近平總書記進一步指出:“當前,我國處于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于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
2020年10月26日至29日在北京舉行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深刻分析了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指出:“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我國發展仍然處于重要戰略機遇期,但機遇和挑戰都有新的發展變化。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深入發展,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
習總書記的講話,高度概括了當今世界時局的時代特征,統一了思想和認識。在這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代背景和指導思想下,一個新紀元拉開了序幕,注定將是不凡的征程。
內涵解讀
如何理解“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包含怎樣的內涵?中國人民大學國際關系學院副院長金燦榮教授認為有4個內涵[2]:?
圖1-1 “百年未有之大變局”4個內涵
一是新格局:世界格局已經由西方主導逐步轉變為東西方平衡。主要表現為西方曾經先進,但現在老化了;我們曾經落后,但當今起來了;起落之間,世界格局已經由西方主導逐步轉變為東西方平衡。
二是新模式: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打破了西方模式一統天下的局面。中國的現代化初步成功,而發展模式卻和西方模式,包括英美模式、德國模式、荷蘭模式、瑞典模式等等都不一樣,具有自己的特點。
三是新工業革命:它可能從根本上改變過去西方在生產力方面遙遙領先的局面。中國未能在第一次、第二次工業革命中抓住任何機會,在第三次工業革命后半段移動互聯網階段抓住了機遇,主要在移動應用方面實現了創新和趕超。如果抓住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機遇,中國將有領先的勢頭,實現全面超越。
四是新全球化:這將導致人類的相互依存性不斷加強。全球化給予我們諸多便利,但也帶來許多問題:網絡管理、超級資本、疾病傳播等。中國積極參與全球治理,推進全球治理體系變革。
中物聯:6月將發布《2023中國產業區塊鏈生態圖譜》等成果:金色財經報道,據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5月4日消息,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擬定于2023年6月15-17日以“產業驅動、鏈以致用——Web3.0與元宇宙熱浪下的產業區塊鏈發展之路”為主題組織召開2023產業區塊鏈峰會。峰會將發布《中國產業區塊鏈發展報告(2023))》《2023中國產業區塊鏈生態圖譜》等重磅成果。[2023/5/4 14:42:24]
四種內涵的解讀,給出了一個大的畫面。作為科技從業者,擁有全局觀的同時,我們將聚焦到科技發展推動的工業革命大變局上來。
人類的發展史,也是生產力變化推動生產關系改????變,最后呈現出在生活形態和經濟形態上的變化。而科學技術作為第一生產力,極大地推動了幾次產業革命的變局。
圖2-1科技推動產業革命大變局
第一次工業革命:蒸汽時代。1760年代,以蒸汽機發明為代表,出現了機器、汽車、火車等先進生產力及生產工具。在以英國為代表的資本主義生產中,大機器生產取代工場手工業,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工業革命。
第二次工業革命:電氣時代。19世紀下半葉,以電的發明為開端,以美國為代表,圍繞電力展開的電氣發明和工業升級,出現內燃機、發電機、電燈、電話、電影、飛機等,開啟了第二次工業革命。
第三次工業革命:信息時代。1946年,以美國發明創造計算機為標志,科技從模擬時代到數字時代的大遷移,世界進入到第三次工業革命。我們經歷了計算機單機時代、互聯網時代,再到移動互聯網時代,人們的生活和工作變得數字化、信息化、移動化、智能化。
第四次工業革命:數字時代。現在,世界正處在從第三次工業革命轉入第四次工業革命的轉折期,以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區塊鏈、5G、量子通訊等為代表的第四次工業革命將極大地改變人類生活和運作的方式。
從以上分析我們認識到,科學技術是工業革命大變局的核心要素,其對社會經濟形態影響的深度、廣度、強度以及復雜度,足以引起每個國家的高度重視。作為從業者,我們也非常有必要去研究每一項關鍵技術,發現其演進規律,創新應用,探索技術賦能產業的發展之路。
在這里,我們主要對產業區塊鏈進行探索,嘗試從區塊鏈起源、技術、社區、共識、價值體系、模式、數據、通證、資產、生態、產業等各個角度,厘清數字貨幣及區塊鏈的發展變化,努力為讀者呈現出區塊鏈賦能產業發展的現狀和演進路徑。
BTC創世
要透徹了解區塊鏈行業,從各種紛亂的表象中把握住事物的本質,需要回到比特幣(BTC)開始的地方,即基點:BTC創世。從這里出發,我們從混沌中去發現規律,從無序中建立秩序,去探尋它的開始和發展變化。
2008年爆發全球金融危機,同年10月31日,一個自稱中本聰(Satoshi Nakamoto)的人向“加密貨幣郵件組”的成員發送了比特幣白皮書《比特幣: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3],陳述了他對電子現金的新設想——比特幣就此面世。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電腦上運算出比特幣創世區塊,標志著“BTC”以加密數字貨幣的形式正式誕生。
技術堆棧的三層定義
從BTC的實現原理來說,它其實是一個技術堆棧[4],包含三層不同含義,如表3-1所示:
表3-1:比特幣區塊鏈的技術堆棧層級
第1層:是底層技術,即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公開透明的交易記錄總賬。
第2層:是一種基于底層區塊鏈技術之上運行的協議,這種協議可以描述資產是怎么在區塊鏈上轉移的。
第3層:貨幣本身,即比特幣(Bitcoin),它在交易中或交易所內發生交換時通常被表示為BTC。
對于所有的現代加密數字貨幣而言,區塊鏈、協議和貨幣這三個層級是一種通用結構。通常每種幣都代表了一種貨幣及一種協議,另外它可以有自己獨立的區塊鏈或者基于比特幣的區塊鏈之上運行。比如萊特幣的貨幣是基于萊特幣的協議運行的,而萊特幣的協議又是基于萊特幣自有的區塊鏈運行的。基于這種通用結構,截止目前已經產生超過6000多種加密數字貨幣。
理解這種三層協議堆棧非常重要,這是一種全新的視角:區塊鏈作為一種底層技術,BTC其實是區塊鏈技術的第一個成功的應用。
由此,我們可以如此定義比特幣:比特幣是一種電子現金。它是一種利用加密技術來實現獨立于中央銀行之外,協議地發行和驗證支付有效性的電子貨幣和在線支付系統。BTC旨在創造一個可以對抗通縮、無須任何中央權威機構介入就可以創造并轉移貨幣的金融網絡。
傳統貨幣與比特幣
而傳統的貨幣理論認為貨幣的本質是商品或一般等價物,最初的貨幣是具有實際價值的事物,這是實物貨幣。但隨著信任的建立,貨幣就開始向信用貨幣方向演化。特別是隨著金本位制的瓦解,幾乎所有國家的主權貨幣都已是信用貨幣。
貨幣在市場經濟中扮演著核心的角色,而信用與貨幣之間的關系則更為密切。尤瓦爾.赫拉利(Yuval Harari)在《人類簡史》中說:“金錢就是一種互相信任的系統,而且還不是隨隨便便的某種系統—金錢正是有史以來最普遍也最有效的互信系統。”所以可以說貨幣的本質就是信用。
報告:2020年中國產業區塊鏈市場規模突破1400億元:近日,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區塊鏈應用分會發布《中國產業區塊鏈發展狀況與趨勢報告》。報告顯示,2020年發布的產業區塊鏈政策數量有222條,新增專利申請數量12059件,新成立的區塊鏈企業數量有776家,產業區塊鏈的市場規模約1463.8億元,區塊鏈平臺的交易額達到36020億元,平臺上鏈規模4.5萬億元。(中物聯區塊鏈分會)[2021/6/16 23:40:13]
BTC這種“貨幣”屬性定位,備受爭議。因為比特幣是完全去中心化的,沒有主權國家信用背書,沒有任何財富對應,不屬于任何個體,這種“三無”特性極大地沖擊著人們對貨幣的認知,也挑戰了一個國家的貨幣主權。因此,除了極少數極客的追捧外,無論是主權國家、權威經濟機構,還是普羅大眾,都視BTC為“異類”。
由BTC引發的“幣圈”
但是BTC價格的劇烈波動,引起各方關注。BTC誕生以來,最初從2010年10000個BTC買2個披薩,一枚比特幣價值僅為0.003美分,首次實現價格發現;到2013年12月價格增長超過39萬倍,最高達到1175美元,但很快又回調90%以上。在BTC后續的發展中,諸如這樣的短期價格巨幅波動,比較起傳統的金融交易資產來說,就如家常便飯,如下圖所示:
圖3-1 BTC在三次牛市中的劇烈價格波動(TradingView)
價格的劇烈波動,就是財富的劇烈波動,強烈地挑動著人們欲望的神經;加上僅簡單復制開源代碼就可以憑空“印鈔”,人人都是央行,這立馬讓嗅覺敏銳的人聞到了“財富”的味道。
幣圈人幾乎不關心三層協議堆棧底層采用的是區塊鏈技術,也不關心二層協議軟件如何運行,他們只在乎發行的是什么“幣”,能賺多少。既使偶爾提到技術原理,那也只是一種更好的營銷手段,讓人覺得不明覺厲。
特別在以太坊智能合約“一鍵發幣”的加持下,無數數字貨幣以項目的方式或以一紙文書(白皮書),登堂入室。一時間魚龍混雜,蜂擁而出;而各個行業、各個階層、男女老少,亢奮的炒幣者蜂擁而入。每個人都在這里搜索著財富機會,生怕錯失良機,言必項目,言必機會,言必投資,一時間良莠共情,群魔亂舞,形成了一浪接一浪的?“幣圈”高潮。
與幣圈的演繹邏輯不同,“鏈圈”聚焦在三層協議堆棧的第一層,即區塊鏈技術。最初“鏈圈”大都由熱愛編程、熱衷“造鏈”的工程師們組成。
圖3-2 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體系框架[5]
如圖3-2,他們從BTC的底層區塊鏈實現原理中得到啟發,利用區塊鏈技術具備的分布式數據庫、加密算法、智能合約、共識協議、P2P通信技術等去改進、擴展,進行技術和應用創新。希望“以代碼建立規則”、“以技術創造價值”,通過“造鏈造就夢想”,比如EOS、NEO、ONT、公信寶、TT、波場等。由此引起大量新銳資本進入,技術裹挾著資本,掀起一股創業、創新的浪潮。
由BTC引發的思考
可以看出,比特幣一出世,一面是神,讓無數極客敬仰,成為忠實的擁泵者;一面是魔,被主權國家封殺,也被不認可的人厭惡而避之不及。一面是水,滋養著信仰者的“烏托邦”,也讓很多先行者賺的盆滿缽滿,徹底改變階層;一面是火,灼燒著無數人的欲望,也因為貪婪、無知、沖動而徹底淪為BTC的階下囚。
站在現在,回望過去,思考BTC為何引發如此大的的混亂和分歧?
巨大的共識分歧
從貨幣角度來看,BTC完全是一個新鮮事物。人們發現在人類歷史上,還沒有這樣一個先例,一個“三無產品”,一串軟件代碼能夠成為“貨幣”。在原有的經驗體系中,沒有參考的標準,現在經濟體系中的貨幣價值系統失效了。
主權貨幣都有國家的信用背書,有真實的財富對應,所以主權貨幣的價格是相對穩定的,只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波動,這是合理的。但當這個國家發生金融危機,貨幣嚴重濫發,國家信用喪失,貨幣價格就會劇烈波動,極度貶值,甚至一文不名以至于廢除。
根據參考消息網8月7日報道,委內瑞拉政府5日宣布對其貨幣玻利瓦爾進行新的計價,這是本世紀以來玻利瓦爾第三次重新計價,它的幣值將被去掉6個零,并啟用數字玻利瓦爾。報道稱,由于惡性通貨膨脹和貨幣貶值,已經在2018年將幣值去掉5個零的玻利瓦爾紙幣已經幾乎完全從街頭消失。這就是主權貨幣價值體系運行的一套邏輯。
BTC背后沒有國家信用背書,也沒有真實的財富對應,人們失去了參考的標準,唯一依賴的就是各自的認知。有人認為有價值,價格就能“一幣一別墅”,甚至認為將推動改變人類金融活動、社會經濟的進程;有人認為它毫無價值,那么它就是“shit”,認定為是一場旁氏騙局,一如當年的“郁金香泡沫”。這就是所謂的共識。而BTC價格長期劇烈波動充分反映了人們共識的巨大分歧。
存在即合理
但是存在就是合理。這就是說一個事物出現,不是無緣無故的,一定有其背后的原因,一定帶著某種“使命”,解決某種問題,其中蘊含著事物發展的必然規律。BTC就是出現在金融危機爆發之際,特別是在美國,美聯儲貨幣濫發,人們財富被動縮水,直接被搶劫,國家權威信用喪失。而BTC作為新事物要得到普遍認可,要么能找到可以參照的對標體系,讓人們覺得似曾相識;要么就得從社會各個層面重塑認知,達成新的共識,形成新的價值體系。
騰訊云發起成立產業區塊鏈聯盟,計劃年內招募100家成員:6月1日,騰訊云召開“產業區塊鏈聯盟暨課堂發布會”,宣布發起成立產業區塊鏈聯盟,并計劃在一年之內面向相關企業、行業協會、行業媒體、投資機構、高校、智庫等群體招募超過100家成員,共同推動產業區塊鏈相關標準建設、區塊鏈核心技術研發以及產業落地。
據介紹,產業區塊鏈聯盟由標準委員會、技術委員會以及商業生態委員會構成。(岸標財經)[2020/6/1]
BTC應該屬于后一種,走出了一條從“農村(基層民眾)”到“城市(權威機構)”,再到國家(主權國家)的逆襲之路。比特幣價格劇烈波動,引發了財富效應,引起了人們強烈關注,促使無數人參與其中,這過程也是人們帶著原有“烙印”重新認識BTC的過程。在機構方面,隨著BTC市值規模不斷增加,一些機構開始進場。
據News bitcoin 8月8日消息,擁有3700萬個人投資者,管理10.4萬億美元的美國富達數字資產公司的總裁Tom Jessop表示,準備把加密數字資產帶入主流市場。而早在今天2月份,特斯拉就購買了15億美元比特幣,并表示或將接受以比特幣付款購買高端電車。在國家方面,今年6月,薩爾瓦多通過立法,成為全球首個采用比特幣作為法定貨幣的國家。
新的定位
隨著主權國家、金融權威機構逐漸參與其中,BTC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一幅畫像逐漸清晰,并得到強化。
最初BTC是“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定位為貨幣和支付網絡系統,但價格一直波動劇烈,顯然并不適合日常經濟活動中的購買及支付手段。
但經過十幾年的發展,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已經進化出龐大的生態和各種金融創新,迅速成長成為一只不可忽視的金融力量。同時BTC在幾次牛市發展中,在日常加密數字資產交易市場里,類似于“大盤”,有一種“錨定”的作用;再加上總量2100萬個,有稀缺性;需要消耗電能“挖礦”,類似于黃金,因此人們開始把BTC對標黃金,認為是一種“數字黃金”,并且優于黃金,能方便、高效實現價值存儲和轉移,可以定位是一種“加密數字資產”。
BTC作為一種加密數字資產,獲得了機構的認同,開始被作為資產配置,成為資產負債表左側的重要部分。自此,BTC的定位從一種“加密數字貨幣”逐步變為“加密數字資產”。
隨著技術和金融應用的不斷創新,BTC將走向何方,會有怎樣的變化,我們拭目以待。
從人的共識到機器共識
在中心化的體系結構中,系統的共識是由中心決定的,各參與方服從這個中心即可。因此,共識的建立是極為高效的。而在去中心化的結構體系中,由于系統各方地位平等,當出現分歧時,如何達成共識就成了問題。[6]
BTC的產生過程,簡單來說就是一個去中心化分布式賬本通過交叉驗證、達成共識記賬的過程。在這里我們不是討論共識如何形成,而是著重強調共識形成的方式上—計算機運行一套軟件算法,“通過計算,在天文數字般的隨機數(2的上百次方)中找到那個正確解”[7],即獲得記賬權,挖到這枚比特幣。這種共識形成的方式,是人類達成共識上的重大改變,即共識的形成,正朝著科技手段能夠實現的方式,發展為機器共識。這也是區塊鏈行里常說的“算法即規則”、“代碼即法律”所要表達的意義。在后續的章節中我們將對“區塊鏈共識機制及共識形成方式變遷”進行重點介紹。
組織形態:從圈子到社區
人類社會的發展歷程,也是人與人之間協作方式改變、組織形態不斷變化的歷程。
從原始社會的部落,到農耕時代的鄉村,都是依靠血緣、地緣聯系而形成的一種組織形態,這是由當時落后的生產工具、生產力決定的一種生產關系,是一種分散、低效,原始的協作方式。
從1600年英國東印度公司成立開始,意味著公司制度的出現,以規則凝聚個人,以分工協作而使得生產效率大大提升。經過幾百年的演進,這種中心化的、高效的組織形態已經遍布全球,極大地提高了人們生產協作效率,加速了社會財富的創造。
但這種高度中心化的組織形態,也加劇了資源和財富的集中,形成壟斷,加大了貧富差距,形成社會不穩定因素,甚至出現既得利益集團阻礙新生力量創新的現象,阻礙社會的變革和進步。比如谷歌、Facebook、百度、阿里、騰訊等互聯網巨頭,他們在搜索、社交、電商領域擁有絕對的數據資源優勢,一方面可以為人們生活、工作、社交提供服務,帶來便利,同時為自己獲取巨額利潤。但另一方面也可以利用用戶產生的數據對用戶作惡,比如數據泄露、廣告轟炸等。另外作為一家互聯網初創公司,如果依附于某一個平臺獲取數據資源和流量,也往往受制于這個平臺,甚至在早期間斷就被平臺“和諧”或者封殺掉。
而BTC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似乎正在使這種現狀發生改變。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征,使得人們的協作方式發生改變,一種新的社會組織形態正在形成。
前文提到BTC的出現,形成兩個既關聯又不同的圈子“幣圈”和“鏈圈”。所謂的圈子,其特征是松散的、臨時的、廣泛的、隨性的、弱主題性的、利樂導向的聚集群體。比如因某個區塊鏈項目而建立的微信群,雖然有主題,有群主等角色,但總體來說是缺乏約束的、松散的組織。這樣的組織形態在項目拉新、尋找目標客戶會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對于各種圈子,社區是更為嚴謹的一種組織形態。這里所謂的社區,不是指現實生活中以臨近的地理區域形成的生活群體和組織。社區的組織形態也區別于公司里股東、雇員這樣的金字塔治理結構。在社區里,一群利益相關者,以共識為紐帶,為了共同的目標,通過一種經濟博弈激勵機制,分工和協作,做出各自貢獻,獲得對應收益,從而實現共識、共享、共建、共贏。所以社區是緊密的、長期的、主題的、有組織的、有分工協作的、有治理的,利益關聯的、價值觀導向的、通過共識凝聚形成的一種組織形態,是一種更為高效的生產協作方式。比如波卡社區,有開發者、搜集人、驗證人、釣魚人、治理委員會、投資人等角色,根據各自角色各行其事,各負其責,做出貢獻,獲得獎勵,共同推進波卡的生態建設。
分析 | 2019可能將成為產業區塊鏈真正步入正軌的元年:據東北新聞網發文《2019產業區塊鏈的五大趨勢》指出,邁入2019年的區塊鏈值得人們期待。從更長的歷史維度看,它可能將成為產業區塊鏈真正步入正軌的元年。從落地應用的流行、大玩家入局、標準化提速、商業模式探索以及與其他技術的深度融合,區塊鏈的市場前景正在變得明朗。從量到質,這將成為2019年區塊鏈行業整體的最大變化。[2019/1/30]
加密貨幣:從代幣、通證到通證經濟
在BTC出現之前,加密貨幣(Cryptocurrencies)已經存在。加密貨幣是一種利用密碼學進行加密,以確保交易及流通安全的數字貨幣。加密貨幣是數字貨幣(Digital Currency)的一種。歐洲銀行業管理局將數字貨幣定義為:價值的數字化表示,不由央行或當局發行,也不與法幣掛鉤,但由于被公眾所接受,所以可作為支付手段,也可以電子形式轉移、存儲或交易。[8]所以BTC歸屬于加密數字貨幣。
BTC是第一種以區塊鏈分布式賬本技術實現的、去中心化的加密數字貨幣。這是加密貨幣領域重要的里程碑,以此為起點,參考BTC的思想和設計原理,出現大量區塊鏈項目及其數字貨幣,比如LTC、ETH、Doge、XRP等。同時也涌現出大量沒有應用場景,沒有任何應用價值的空氣幣。這些所有的“幣”最初都被稱之為“Token”,翻譯為“代幣”。
作為代幣,強調的是與區塊鏈項目有附屬關系的數字貨幣屬性。但隨著數字貨幣內涵的豐富,“代幣”一詞不能全面概括Token的屬性。2017年,孟巖老師首次將Token翻譯成“通證”,意思是“可流通的加密數字權益證明”,具備權益證明、流通、經濟價值的屬性。“通證”的譯法在國內得到了廣泛的認可。
所以通證不僅具有加密數字貨幣的屬性,也具有“權益憑證”的屬性。這種內涵的延伸,使得“通證”可以跟經濟活動中的資產、商品、服務等相關聯,成為與之對應的數字載體,從而可以實現資產數字化、交易、流通和價值的傳遞。
隨著通證內涵的豐富和廣泛應用,圍繞“通證”概念構建出一套全新的經濟形態—通證經濟。通證經濟將成為打通實體經濟與新興虛擬經濟之間的橋梁。
自此,區塊鏈從BTC開始,從“貨幣”這個角度出發,經歷加密貨幣、數字貨幣、代幣到通證的過程,并且演繹出一套“通證經濟”體系。我們預期“區塊鏈+通證經濟+實體經濟”將為社會經濟活動注入新的增長動力。關于“通證經濟及其如何賦能產業,促進社會經濟發展”我們將在后續的章節中作重點介紹。
技術應用:從存證數據庫到產業區塊鏈
區塊鏈作為實現BTC的技術手段,因BTC而受到持續關注、挖掘和演進。2020年7月,央行下發《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9],其中對區塊鏈進行了定義:區塊鏈?(Blockchain)作為一種由多方共同維護,使用密碼學保證傳輸和訪問安全,能夠實現數據一致存儲、防篡改、防抵賴的技術體系。央行對區塊鏈的定義,強調區塊鏈技術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存證數據庫。
由此可以看出中國政府對區塊鏈的抉擇方向是產業區塊鏈,重點在于區塊鏈與實體產業融合,推動實現產業升級改造。利用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多方共識記賬、塊的鏈式結構、智能合約等技術特征和防丟失、防篡改、易追溯、自動規則等性能特性,在司法、政務、公益、金融、實體等領域,開展存證優化、流程簡化、公信提升、流程再造,信用傳遞、商品溯源等應用,達到降本增效,提升生產和服務效率的作用。
在此基礎上,隨著區塊鏈與產業的深度融合,區塊鏈將成為產業的基礎設施,為數字經濟升級奠定基礎;再結合人工智能、物聯網、大數據、5G等高新技術,推動實現數字經濟升級。關于“區塊鏈結合新基建技術促進數字經濟升級”?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在后續的章節中作重點介紹。
從BTC開始:可編程貨幣
BTC的出現有兩個重大的歷史性的貢獻,一是首創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即區塊鏈技術;二是貨幣領域的創新,首創可編程貨幣,即BTC。從三層協議堆棧實現原理來看,BTC顯然將自己定位是一種電子現金,一種加密數字貨幣。因為這種“貨幣”定位,BTC故意限制了內置的腳本語言,僅能夠進行簡單的合約編寫,實現擔保交易、聯名賬戶和延時支付等功能。既使這樣,這種腳本編寫的合約也使得BTC成為歷史上第一種可編程的貨幣。
BTC無論作為“幣”還是“鏈”的開山鼻祖,擁有萬丈光芒,不僅建立了強大的社區共識,也集聚無數志愿者開發、維護及擴展這個網絡。但因為特殊的定位設定和作為一種初期的公鏈技術,存在諸多瓶頸,比如:區塊容量小,處理速度慢,簡單的智能合約,單一數字資產,難以擴展。這樣的性能特征,不能滿足廣泛使用和應用創新。
ETH接力:智能合約
2013年年末,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in發布了以太坊初版白皮書《以太坊(Ethereum):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10]。以太坊是一個開源的、全球去中心化的計算機基礎架構,被設計為通用可編程區塊鏈,它的虛擬機能夠執行任意和無限復雜的代碼,可以執行智能合約的程序。
以太坊實現了智能合約的擴展,開啟了通用目的的區塊鏈用于構建多種應用的道路。它的愿景是成為去中心化應用(DApp)的編程平臺。[11]
有了強大的智能合約系統和DApp編程平臺,區塊鏈進入2.0時代,開始脫離貨幣領域的創新,轉戰涉及合約功能的其他商業領域。
經過3年沉淀,在2016-2019年期間,基于ETH公鏈的技術及應用得到爆發式增長。主要表現為從BTC時代的單一加密數字資產,到數字資產(ICO)、應用(DApp)的百花齊放,涵蓋區塊鏈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如交易所、錢包、瀏覽器、預言機、基礎設施等,涌現出一批明星項目及應用創新,如Filecoin、Polkadot、DeFi、NFT、Cosmos等,引爆整個市場。
韓國舉行第4產業區塊鏈技術與虛擬貨幣研討會:在本月12日,在韓國狎鷗亭洞的郵輪378舉行了區塊鏈技術和虛擬貨幣的使用方案和其價值進行研討會,該研討會面向全韓國200名參與者。其研討會由專家組成,并分享對于虛擬貨幣和區塊鏈技術的見解。[2018/4/10]
隨著各類業務的爆發,所有應用都在爭奪ETH的計算資源和處理能力,網絡的擴展性、伸縮性出現嚴重瓶頸,一方面導致處理速度慢,堵塞,費用極其昂貴等問題;另一方面,隨著DeFi、NFT的應用及資產品類創新,資產上鏈、資產跨鏈等新的訴求變得迫在眉睫,而現有的公鏈網絡無論是BTC、ETH、EOS、波場等都難以滿足要求。
為了應對這樣的局面,ETH一直在升級改造,也提出了ETH2.0的解決方案。除此之外,業界提供諸多的解決方案,諸如側鏈、LAYER2、分片、跨鏈等,其中波卡在眾多的解決方案中異軍突起,無論在技術架構,生態建設等方面表現尤為優異,備受關注。
波卡的應運而生:鏈的擴展
2016年10月,Gavin Wood發布白皮書《Polkadot(波卡鏈):暢想一種異構的多鏈架構》,波卡應運而生。[12]正如波卡白皮書里所述,現有的區塊鏈架構都存在擴展性(extensibilty)和伸縮性(scalability)的諸多問題,其根源在于把共識架構中的一致性(canonicality)和有效性(validity)綁定得太緊密了。
為了分離這兩者,且能保持最小化的絕對安全性(security)和傳輸性(transport)等基本功能,從而提出一種原生的支持內核可擴展(core extensibilty)的可行性方法。
Polkadot 構建網絡的核心思想是異構分片,即鏈接多鏈,構建一個多元異構網絡。這個網絡主要由中繼鏈、平行鏈、轉接橋三部分構成,其基本原理如圖5-1所示:
圖5-1 Polkadot架構示意圖
中繼鏈是Polkadot 的核心,也稱之為主網,負責網絡的安全性、共識和跨鏈互操作性,其原生數字資產是DOT。平行鏈是主權區塊鏈,可以擁有自己的代幣,并針對特定場景優化其功能。為了連接到中繼鏈,平行鏈可以按需付費或租用一個卡槽以實現連續連接。轉接橋是一種特殊的區塊鏈,它允許 Polkadot 分片連接以太坊和比特幣等外部網絡并與之通信。
波卡的架構設計,分離了一致性和有效性,解決了伸縮性和擴展性的諸多問題,使之能夠完美實現鏈級別的任意擴展,也使得波卡成為下一代區塊鏈網絡的基礎設施變得可行。同時在波卡網絡中,可以高效實現數據及資產跨鏈、萬鏈互聯,從而形成區塊鏈的互聯網。波卡社區提出,構建波卡,共建WEB3.0,實現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聯網的邁進。這一切也將為產業區塊鏈的落地和發展奠定基礎。
應用及資產“出圈”
這期間區塊鏈的發展呈現出重大變化--“出圈”初見端倪,這個變化將成為區塊鏈生態發展的轉折點和契機。
一方面,隨著DeFi的出現,抵押借貸、衍生品等鏈上金融交易開始延伸接軌現實金融業務,形成一個“鏈上+鏈下”完整的金融業務閉環;另一方面,隨著NFT的出現,加密資產品類得以極大豐富,并且不再局限在區塊鏈的原生資產,開始與現實生活、現實經濟活動中的實體、金融、虛擬資產相對應,如體育明星、藝術品、游戲裝備等。這種NFT類型的資產屬性變化,為物理世界資產數字化、上鏈提供了可行的解決方案。
自此,區塊鏈從初期的“圈內自嗨”、“內卷”到“出圈”,開始探索“務實”之路,嘗試與現實對接,與產業對接。關于“區塊鏈應用及數字資產實現鏈上鏈下、圈內圈外的閉環”?方面的內容,我們將在后續的章節中作重點介紹。
隨著區塊鏈技術、應用的不斷進步和完善,區塊鏈內部生態各環節具備,趨于規模化,呈現出區塊鏈生態的產業化,這是區塊鏈與產業融合、服務于產業的基礎。
BTC的出現,實現了貨幣的創新,并給出了可參考的區塊鏈技術范式;ETH的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則加速了應用的創新和生態項目成熟,特別是Defi及NFT類項目呈現出爆發式增長;而波卡主網上線,先行網絡KSM插槽拍賣,正在加速生態成熟。
根據賽迪區塊鏈研究院的統計,目前我國區塊鏈上、中、下生態層級游逐漸清晰,生態分布結構相對聚焦。上游占比27.66%,主要包括硬件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平臺層,該層包括礦機、芯片等硬件企業,以及基礎協議、底層基礎平臺等企業。中游占比35.11%,聚焦于區塊鏈通用應用及技術擴展平臺,包括智能合約、快速計算、信息安全、數據服務、分布式存儲等企業;下游占比37.23%,聚焦于服務最終的用戶,面向金融、供應鏈管理、醫療、能源等行業提供各類行業應用。如圖5-2所示:
圖5-2:區塊鏈產業結構分布
波卡生態呈現規模化
波卡主網自2020年5月26日上線以來,無論在底層技術、工具、鏈、集成、生態項目等方面都取得了不錯的進展,備受業界關注。
在基礎設施方面,據PolkaWorld統計,2020年波卡主網新增代碼68778行;構建波卡所用的區塊鏈框架Substrate新增代碼130226行;實現18個鏈上Runtime升級。有超過100以上的鏈條已準備好接入波卡,有超過60個測試網上線;實現30多個產品及工具上線,還有60多個在開發中。
在生態項目方面,根據PolkaProject統計,截止2021年7月,目前波卡有481個左右生態項目,其中Substratebased類170個,工具類47個,Polkadotmpl類7個,錢包類40個,基礎設施37個,開發類55個, Validator類31個,瀏覽器15個,Forum 類24個, Workshop類19個,DApp類36個。生態項目幾乎涵蓋了上中下游各個環節。如下圖5-3所示:
圖5-3 波卡生態項目分布
除此之外,波卡Web3.0基金會,通過資助優質項目實現資源的管理和利用,于 2018 年 12 月啟動以來,302 個團隊已被接受資助。這些團隊正在研究各種去中心化用例,包括數字身份和隱私、物聯網、游戲、數據存儲和金融等,攜手共建Web3.0。
可在此處查看已接受申請的完整列表(需科學上網):https://github.com/w3f/Grants-Program/blob/master/docs/accepted_grant_applications.md
數據成為新的生產要素
2019年10月28日-30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九屆中央委員會第四次全體會議在北京召開,會議審議通過了《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簡稱《決定》)[13]。《決定》中提到:“健全勞動、資本、土地、知識、技術、管理、數據等生產要素由市場評價貢獻、按貢獻決定報酬的機制。”
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之前,中國官方認定的生產要素有土地、勞動、資本、知識、技術、管理6項。在十九屆四中全會上,首次將“數據”增列為生產要素。毫無疑問,中國對數據成為新生產要素的判斷,將會對未來經濟和社會生活產生重要影響。
數據要成為生產要素,需要解決數據確權、隱私、安全、可信、計價等問題,而區塊鏈具備的防篡改、防丟失、可用不可見、價值傳遞等技術特性,可以成為數據生產要素化的理想支撐平臺。比如利用區塊鏈技術對數據創造、加工、傳播等進行確權,讓貢獻者享有數據的所有權、收益權和經營權等,形成新的生產關系;改變傳統世界數據匯聚平臺成為大數據唯一受益者的?“數據霸權”現狀,讓數據的貢獻者成為數據的受益者。
只有實現確權,數據流通和交易才變得可行,數據作為一種核心要素資源才會從社會資源轉變成可以量化的數字資產;后續通過進一步金融創新,進而演變為生產性的數字資本,真正釋放其內在價值。
一旦數據生產要素化,數據資產化,物理世界資產遷移上鏈變得可行:一方面數據與預言機結合,可以打通鏈上和鏈下數據,形成完整的業務閉環。二是智能合約變成數據驅動的軟件,能夠使業務流程實現自動化、智能化。有關“預言機和智能合約”相關的內容,我們將在后續章節中重點介紹。
總之,數據作為新的驅動因素,將加速區塊鏈與產業的融合,加速數字經濟發展。從原始數字資源、到數字資產、再到數字資本的不斷演進過程,正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目標,也將為未來中國經濟增長提供強大的資本來源,這才是真正的供給側改革[14]。
產業區塊鏈化:成型之路
綜上分析,區塊鏈基礎技術、應用以及加密數字資產的演進、突圍之路,也正是產業區塊鏈的成型之路。總結為五個方面:
從BTC出現開始,演繹出“幣圈”和“鏈圈”,一個通向數字貨幣及通證經濟,一個定位存證數據庫,通向產業區塊鏈;二者匯聚時,在融合諸多新興技術情況下,產業升級為數字經濟時代。
作為構建各類應用的基礎,公鏈技術從BTC、ETH發展到波卡,智能合約、去中心化應用平臺、可擴展的網絡架構、跨鏈等諸多問題得以很好解決,網絡的安全、隱私、效率、費用等性能將得到極大提升,生態逐步形成,最終實現萬鏈互聯,為產業區塊鏈奠定基礎。
?在應用上,Defi打通了鏈上鏈下,與現實金融業務形成閉環;在資產方面,除原生數字資產外,非原生加密數字資產類別迅速增加(如NFT),并與現實資產對接。這是物理世界資產遷移至網絡世界的核心基礎要素。
?在區塊鏈生態內部,上、中、下游層級逐漸清晰,并呈現規模化發展。從上游硬件基礎設施和底層技術平臺層、中游通用應用及技術擴展平臺和下游垂直行業應用三個方面為產業區塊鏈化奠定基礎。
數據生產要素化,數據資產化,是產業區塊鏈的基礎;而數據驅動的經濟形態,將極大地加速產業區塊鏈發展,最終升級到價值互聯網時代,數字經濟時代。
催化劑:牛市蘊含的產業演講邏輯
圖6-1:三次數字資產牛市中蘊含的雙線邏輯[15]
圖6-1來自于孟巖老師,他提出了“牛市中的雙線邏輯”。根據他的分析:BTC自誕生以來經歷了三次數字資產牛市。第一次是2013年5月至2013年12月,牛市的主角是BTC與LTC;第二次牛市發生在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主角是BTC和ETH(ICO);第三次是從2020年3月開始,主角是BTC和DeFi。
我們發現,每一次牛市都不是BTC獨立完成的,都有一員“大將”作為搭檔。在區塊鏈世界里,BTC相當于基石,它有用是因為無用,是一個高度抽象的價值符號,相當于數字黃金,是無用之用。而要掀起一波牛市,必須有某種創新來擴充、放大人們的想象力,比如新的數字資產創新(比如:LTC)、技術創新(比如:ETH),或者應用創新(比如:DeFi、NFT)等,這是有用之用。這就是三次牛市蘊含的雙線邏輯。
沿襲有用之用+無用之用的牛市雙線邏輯,我們有理由推斷,BTC作為區塊鏈的基石,在數字資產世界里繼續發揮價值錨定和價值回歸的作用;而“有用之用”的創新發展才會推動社會經濟進步,帶來更大的發展空間和財富機遇。換句話說,區塊鏈融入現實生活,融入金融體系,融入實體經濟,融入虛擬經濟,將是必然的方向,這就是產業區塊鏈。
綜上,區塊鏈從BTC誕生開始,走出了一條價格發現、價格投機,到價值發現、應用創新,再到賦能產業的演進路徑,并在技術、基礎設施、數據要素、資產類別、用戶認知等各個層面作好鋪墊,助力產業區塊鏈,迎接下一波“產業”牛市。
產業區塊鏈吹響號角
2019年10月24日,中共中央局就區塊鏈技術發展現狀和趨勢進行第十八次集體學習。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在主持學習時強調,區塊鏈技術的集成應用在新的技術革新和產業變革中起著重要作用。我們要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的重要突破口,明確主攻方向,加大投入力度,著力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16]
2020年4月20日,在國家發改委的例行會議上,新基建范圍首次被劃定,主要包括信息基礎設施、融合基礎設施、創新基礎設施3個方面內容。區塊鏈被納入新基建的信息基礎設施。[17]
2021年5月27日,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聯合頒發了《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提出到2025年、2030年的具體發展目標。[18]
一系列政策及指導意見出臺,讓區塊鏈已經走向了舞臺的中央。而從產業區塊鏈自身的發展階段來看,已經完成技術評估、概念驗證和初步的基礎設施建設,當下正是技術擴張和應用落地之際。接下來一定會在政策、資本和產業的共振下,演繹出更精彩的產業改造、數字化升級的振興之路。
在這樣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時局背景下,在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浪潮中,我們背靠國家的政策紅利,站在產業區塊鏈的角度,整體梳理了區塊鏈從BTC開始的一系列演進變化,明晰了目前產業區塊鏈整裝待發的現狀,同時希望從貨幣、通證、技術、應用、生態、產業等各個層面引發一系列探索和思考,在為讀者建立一個初步的整體畫面和認知框架的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同道中人與我們一起出發,去尋找答案,探索“區塊鏈賦能產業發展”之路。
文中提到的很多要點并未詳細展開,我們將在后續章節中具體陳述。接下來我們將思考一些問題:區塊鏈(BTC)為什么有如此大的力量,不僅改變人們的思維,也推動社會經濟活動為此改變?這種力量最底層的邏輯是什么?它會呈現什么樣的作用軌跡?區塊鏈為底層技術作用下的WEB3.0生態正在以什么樣的方式快速崛起,它將如何改變人類協作生產的思維方式?我們該如何善加利用,讓它更好的服務于我們的生活、工作、產業和社會經濟的發展呢?
希望您與我們一起,以此開啟探索之旅,去不斷發現精彩!
這是時代的風口,未來已來,我們充滿期待。
備注:全文內容僅代表本號作者觀點,如有失偏頗感謝指正。文中涉及引用都在參考文獻列出,若有遺漏,請與本號聯系,我們會及時調整修改。
參考文獻:
[1]?中國共產黨新聞網http://cpc.people.com.cn/
[2]?中國青年報,《金燦榮:面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中國有4大優勢》https://baijiahao.baidu.com/s?id=1641631820340748952&wfr=spider&for=pc
[3]?中本聰《比特幣白皮書: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
[4]?梅蘭妮.斯萬(美),《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2016年1月第一版
[5]?中國人民銀行《金融分布式賬本技術安全規范》,JR/T 0184-2020
[6]?張健《區塊鏈?定義未來金融與經濟新格局》,2018年3月第一版P44-45
[7]?韓峰等《區塊鏈國富論》2021年3月第一版,P206
[8]?張榮豐,《關于數字貨幣的發行與監管初探》,華北金融, 2017(1):36-38.
[9]?中國人民銀行《區塊鏈技術金融應用評估規則》,2020-07-10
[10]?Vitalik Buterin《以太坊(Ethereum):下一代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平臺》,2013
[11]?Gavin Wood(英)等著,喻勇等譯,《精通以太坊:開發智能合約和去中心化應用》,2021
[12]?Gavin Wood《Polkadot(波卡鏈:暢想一種異構的多鏈架構》
[1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中共中央關于堅持和完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若干重大問題的決定》,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105/c419242-31439391.html?
[14]?搜狐網《范文仲談金融科技的未來:基礎設施是核心競爭力》,2021-08-06 https://www.sohu.com/a/481832669_114988
[15]?孟巖老師的授課PPT
[16]?中國共產黨新聞網《習近平在中央局第十八次集體學習時強調?把區塊鏈作為核心技術自主創新重要突破口?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和產業創新發展》,http://cpc.people.com.cn/n1/2019/1025/c64094-31421403.html
[17]?中國經濟網《國家發改委首次明確新基建范圍?將從四方面促進新基建》,http://www.ce.cn/xwzx/gnsz/gdxw/202004/20/t20200420_34733212.shtml
[18]?工業和信息化部、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關于加快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和產業發展的指導意見》
不學習基本很難更新認知邏輯,現在投資體系很割裂,Crypto 其實同樣也在各種割裂,我們現在還只有一億多人玩你就跟不上,等到什么時候十億玩家,你會發現跟現在的股市一樣內卷,言歸正傳.
1900/1/1 0:00:00阿根廷球星萊昂內爾·梅西(Lionel Messi)的轉會居然與幣圈跨界聯動了起來。根據巴黎圣日耳曼俱樂部披露的合同細節,梅西在俱樂部的年薪為4100萬美元,其中部分薪酬將使用加密貨幣“$PSG.
1900/1/1 0:00:00原標題:《對話頭部安全公司,為什么受傷的總是跨鏈橋?》8 月 10 日晚間,跨鏈互操作性項目 Poly Network 突遭黑客攻擊,損失金額高達 6.1 億美元.
1900/1/1 0:00:00DeFi數據 1.DeFi總市值:1145.06億美元 市值前十幣種排名數據來源DeFiboxDeFi總市值數據來源:Coingecko2.過去24小時去中心化交易所的交易量:35.
1900/1/1 0:00:0008-23-2021 周報摘要: 1、?上周交易所BTC提幣趨勢相對緩和,當前交易所BTC儲備余額約244萬枚.
1900/1/1 0:00:00早期NFT項目EtherRock再度被高價售出,上演“瘋狂的石頭”。8月23日,EtherRock#27以250ETH被售出,價值約83萬美元,打破昨天創造的187ETH(價值約60萬美元)最高.
1900/1/1 0:00:00